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新闻学概论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电视

【答案】电视是以无线电波(或导线)所传送的声音和图像为媒介的大众传播媒体。1936年8月,英国广播公司在亚历山大宫建立电视台,同年11月2日正式播出电视节目,此为世界电视事业的开端。电视片由画面(图像)和声音两部分构成。画面包括现场景物、活动图像以及照片、图片、文字等,声音包括有声语言、音乐、音响等。电视节目通过演播室、控制室、中央机房和发射机房播出,播出方式分为演播室直播、录像播放、现场直播等几种。

2. 新闻事业的阶级性

【答案】新闻事业的阶级性是指报纸、广播、电视在反映客观世界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立场、思想、观点客观上有利于某个阶级的利益。新闻事业具有阶级性,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不同的报纸; 阶级性有强弱之分,有鲜明与不鲜明之分。新闻事业的阶级性表现在选择事实、编写新闻、安排版面、写作新闻等方面。

3. 郭士立

【答案】郭士立是中国近代报刊发展史上来华办报的一位外国传教士,也是香港英治时期的高级官员,曾三次在中国沿海各地游历,收集情报,在上海等地贩卖鸦片并在“阿美士德”间谍船上活动,同时散发宗教书刊。郭士立不仅精通中文,能讲普通话及闽粤方言,还十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与习俗。1833年8月1日在广州创办和主编了《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旨在宣扬西方文化的优越,征服中国人骄傲自大的排外心理。《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虽是一份宗教性报刊,但其所刊载的内容已包括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知识、新闻和杂姐等各个方面,宗教内容已在次要地位。

4.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

【答案】《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是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制定的,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系统的新闻职业道德规范条例。它系统概括了社会主义新闻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②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③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 ④发扬优良作风; ⑤坚持改革创新; ⑥遵纪守法; ⑦促进国际新闻同行的交流与合作。“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也是我国新闻工作的根本宗旨。”

5. “沉默的螺旋”理论

【答案】“沉默的螺旋”理论是传播效果理论重新回归到强大效果论的代表理论之一。“沉默的螺旋”最早是由诺依曼于1974年在《传播学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提出的,1980年以德文出版的《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一书,对这个理论进行了全面的概括。诺依曼通过“沉默的螺旋,,理论,重新提示了一种“强有力,,的大众传播观。这个假说包括以下几个要点:①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②经大众传媒强调提示的意见由于具有公开性和传播的广泛性,容易被当作“多数”或“优势”意见所认知; ③这种环境认知所带来的压力或安全感,会引起人际接触中的“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的大声疾呼”的螺旋式扩展过程,并导致社会生活中占压倒优势的“多数意见,,—舆论的诞生。

6. 延缓性新闻

【答案】延缓性新闻是对逐步发生变化的事情的报道。例如,天气渐渐热起来了,物价在慢慢降低,青少年的平均体重逐步增加等。它很难有明确时间,往往只能以“近来”、“最近,,、“近日”之类模糊词汇来写出时间的概述。

7. 社会营销

【答案】社会营销是指一种运用商业营销手段达到社会公益目的,或者运用社会公益价值推广商业服务的解决方案。社会事件或公益主题一向是最吸引媒体和民众关注的目标,同时由于它具有广泛的社会性,较多企业把商业运营模式放到公共领域,以此来开展营销活动从而获得良好的效果。社会营销有利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社会效应),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隐性打动消费者,促进企业发展。

8. 微博

【答案】微博(Micro-blog )是一种非正式的迷你型博客,是基于Web2.0平台的一种可以发布即时信息的系统。微博的概念最早出现于2006年,2010年被称为中国的微博元年。微博可以使用户通过网页、收集、IM 软件和API 等方式发送图片和文字信息,不受任何时间地点的限制。与博客不同的是,微博发布的信息受到字数限制,最多不能超过140个字符(70个汉字)。其传播特点有:短小精悍,信息量密集,更契合人们快节奏的生活; 实现跨平台数据交换,使用户摆脱了工具的限制; 准入门槛较博客更低,实现了话语权的平民化。

9. 语言符号

【答案】语言符号(verbal )是一种有组织结构的、约定俗成的习得符号系统,用以表达一定地域社群或文化社群的经验,包括口语和文字两大部分。口语最初仅仅是一种将声音与周围事物或环境联系起来的符号,在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中,逐渐提高了它的抽象能力,成了一种能够表达复杂含义的音声符号系统,直到今天,口语依然是人类最基本、最常用和最灵活的

传播手段; 文字是在结绳符号、原始图画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文字的出现使人类进入了一个更高的文明发展阶段。文字克服了音声语言的转瞬即逝性,能够长期保存; 文字能够打破空间和距离的限制,扩大了人类交流和社会活动的空间; 文字的出现使人类文化的传承有了可靠的资料和文献依据。

10.牌报

【答案】牌报(或是旗报)是露布的一种转化形式。在明末李自成起义军中广泛使用,把起义军的战果和作战情况写在布旗上(称旗报)、木牌上(称牌报),由人手持,沿途供民众阅读。牌报常用来发布有关战争、社会动荡等方面的消息,是我国古时常用的消息发布、鼓动宣传的形式之一。

11.宣传

【答案】宣传是指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的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它的基本职能是传播一种观念(理论、方针、政策、伦理道德、立场态度)。宣传作为一个传播过程,共由七个环节组成:①宣传者—谁来宣传(who ); ②被宣传者—向谁作宣传(whom ); ③宣传内容—宣传什么(what ); ④宣传场合—在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什么样的地方作宣传(where ); ⑤宣传时机—在什么情况下、选择什么时机作宣传(when ); ⑥宣传动机—为什么要宣传、要达到什么样的预期目的(why ); ⑦宣传方法—怎样宣传(how )。上述七个环节,总称6W1H 。这七个环节也就是决定宣传效益的七个因素。

12.舆论引导

【答案】舆论引导又称舆论导向,是一种运用舆论操纵人们的意识,引导人们的意向,从而控制人们的行为,使他们按照社会管理者制定的路线、方针、规章从事社会活动的传播行为。具体而言,舆论导向包括三方面内容:①对当前社会舆论的评价; ②对当前社会舆论及舆论行为的引导; ③就某一社会事实制造舆论。

二、简答题

13.简述当前世界新闻学的几个主导性理论。

【答案】当前世界新闻学主要由四种主导性理论,包括:

(1)自由主义报刊理论

①自由主义报刊理论起源于欧洲,至今却盛行于北美尤其是美国。自由主义报刊理论是为了确立、维护和发展新闻自由所作的理论探索。它力图以理论的形式来阐述、论证新闻自由的合理性、必然性; 探讨新闻自由和政府、社会、个人的关系是该理论的主要内涵,并由此确立其基本原则。

②主要观点:

报刊独立自主,不受政府的干涉。报刊和政府的关系是自由主义报刊理论中的关键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