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北京师范大学世界经济2004答案年考研试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研真题

  摘要

参考答案

北京师范大学

2004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专业:世界经济

科目代码:412

研究方向:全球化和区域化、集团化研究

考试科目:世界经济

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30分)

1.产业内分工:指国际分工依据同一产业内部产业链条的不同环节来进行,具体而言,一个产业的生产可以为三大环节:一是技术环节。研究与开发、设计、生产及加工技术的提高和技术培训;二是生产环节。采购、终端加工、测试、包装和库存管理;三是营销环节。分销物流、批发及零售、品牌管理及售后服务。在全球高新技术产业分工体系中,发达国家逐渐把研发和品牌营销作为发展重点,控制核心技术和市场资源,把加工制造环节转移出去,生产呈现出典型的“哑铃”型;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的产业分工体系中充当着加工制造的角色。

2.国际垄断价格: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垄断组织保证国际垄断利润的一种国际市场价格,包括向经济落后国家出售商品时规定的垄断高价和向他们购买商品时支付的垄断低价。不合理的国际分工,少数发达国家对国际贸易的垄断,使这些发达国家的垄断组织能以垄断高价销售工业品,而以垄断低价收购农产品、矿产品和初级产品,通过不等价的剪刀差,攫取高额利润。当垄断组织在同局外交易时,它便采取垄断价格。垄断组织在国际间采用垄断价格的条件是:某一部门相竞争的公司数量、产品的价格需求弹性、替代弹性的大小以及国际经济和政治形势等。

3.出口带动效应:即一国的出口的增加对国民经济的其他部门所产生的带动效应,点的理论依据在于贸易乘数理论。一国出口的增加会增加对出口商品的需求,因此需要增加对出口部门进行投资,整个社会的资源开始向出口部门转移;与此同时,出口的增加将会带动整个国民生产总值按照乘数原理的方式急剧膨胀,国民收入的增加又会带来对其他部门投资的增加,并最终带来整个国民经济的升级。

4.特别提款权: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创设的一种储备资产和记帐单位,亦称“纸黄金”。它是基金组织分配给会员国的一种使用资金的权利。会员国发生国际收支逆差时,可用它向基金组织指定的其它会员国换取外汇,以偿付国际收支逆差或偿还基金组织贷款,还可与黄金、自由兑换货币一样充作国际储备。但由于其只是一种记帐单位,不是真正货币,使用时必须先换成其他货币,不能直接用于贸易或非贸易的支付。特别提款权定值是和“一篮子”货币挂钩,市值不是固定的。

5.环境壁垒:指那些以维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为目的而采取的限制甚至禁止贸易的法律、法规、标准、政策及相应措施,这种壁垒往往是披着合法的外衣,但是却严重的影响了其他国家的出口,对世界贸易的自由化制造了严重的障碍。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的出口产品实施的关税歧视等措施正在逐渐的取消,但是环境壁垒正逐渐成为制约我国出口的另一个重要的障碍。

6.转型经济:即由市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向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过程中所形成的经济。在这种经济中,市场经济还没有完全的建立起来,经济计划对整个社会资源的配置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改革的继续,转型经济将逐步过渡到市场经济,因此这种经济仅仅是一种过渡经济,而不能成为独立的经济模式。转型经济主要存在于原苏联和东欧国家,这些国家原先都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型经济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在这些国家存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