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776历史学基础综合之中国现代史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二十一条”

【答案】“二十一条”是日本向袁世凯提出的旨在独占中国的秘密条款。“二十一条”的主要内容是:①承认日本享有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利; ②将旅大租借期限及南满、安奉两铁路期限延长为99年,并承认日本在南满及内蒙东部的特殊权利; ③中日合办汉冶萍公司,未经公司同意,不准他人开采附近矿山; ④中国沿海港湾及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给其他国家; ⑤中国中央政府聘用日本人为政治、财政、军事等顾问,中国警政及兵工厂由中日合办,将武昌至九江、南昌至杭州、潮州间之铁路建筑权给予日本,允许日本在福建省有投资修筑铁路及开采矿产的优先权。

2. 二次革命

【答案】二次革命是1913年孙中山发动的反对袁世凯独裁统治的战争,又称讨袁之役、赣宁之役、癸丑之役。1913年初,袁世凯为阻止国民党执政,派人暗杀了宋教仁。宋案真相大白后,孙中山动员起兵讨袁。李烈钧于江西湖口成立讨袁军,拉开了二次革命的序幕,江苏等地也相继独立,加入讨袁行列。后来讨袁军战败,二次革命宣告失败。

3. 《双十宣言》

【答案】在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的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了推动革命形势的发展,向全国人民宣布自己的基本政策,于1947年10月10日发表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即《双十宣言》。宣言分析了战争形势,正式提出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宣布了人民解放军的也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八项基本政策,包括没收官僚资本,发展民族工商业,改善人民生活; 打倒蒋介石的独裁政府,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各少数民族有平等自治的权利; 废除一切卖国条约,同外国订立平等互愿通商友好条约; 废除封建剥削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制度等。《双十宣言》适应了新形势,并对正在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斗争的人民,起了很大的动员和鼓舞作用,给全国人民指出了彻底解放全中国的总目标。

4. 护法运动

【答案】护法运动是1917年孙中山发动的维护《临时约法》、反对段祺瑞独裁统治的斗争。袁世凯死后,段祺瑞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召开国会。1917年7月9月1日,非常国会举行大元帅选举会,孙中山当选为陆海军大元帅,但实权掌握在西南军阀手中。1918年5月4日,孙中山愤而辞职,护法运动宣告失败。

5. 八七会议

【答案】八七会议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以后,在关系党和革命事业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时刻,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它的主要内容有:①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②改选党中央领导机关,组成临时中央政治局; ③决定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这次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毛泽东在会上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著名思想。

6.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答案】1935年4月,蒋介石发表《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之意义及其实施》的报告,宣布推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1936年中国的国民经济出现了复苏的局面,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也达到了中国历史上的最高峰。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作用不仅是发展国民经济,增加了国民收入,更重要的是,它是一场战前的经济动员运动。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是一场由政府号召并组织的、动员各界人士参加的群众性的经济建设运动。它是一场较为全面、较为彻底的经济建设运动,对中国近代化有着深远影响,符合中华民族利益和人民愿望。

7. 实业救国

【答案】实业救国是近代民族资产阶级实业家宣扬的兴办实业、拯救中国的社会政治思想。20世纪初,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有了初步发展,但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清王朝的封建压迫,民族经济举步维艰,在当时广大人民反帝爱国救亡的形势下,一些民族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提出实业救国论,主张大力发展本国的资本主义工商业,以抵制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掠夺。这一思想在资产阶级上层人物中风行一时,并有广泛的影响。代表人物是张謇。

8. 国家主义派(醒狮派)

【答案】国家主义派是曾琦、李磺等于1923年12月在法国巴黎成立的一个组织,初名为“中国国家主义青年团”。1924年秋在上海形成中国青年党在国内最初的组织。他们创办《醒狮》周报,随后又出版多种书刊,因此被称为“醒狮派”。他们初期活动的一切主张,都以“中国国家主义青年团”的名义发表,因此社会上又称其为国家主义派。国家主义派鼓吹反苏反共; 强调“全民国家”,否定国家的阶级性; 宣扬“全民革命”与“阶级合作”,反对阶级斗争等。为揭露国家主义派理论的反动本质,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青年团,通过《向导》、《中国青年》等刊物,

1926年下半年后,对国家主义派进行了有力地批判。国民党左派也开展了反对国家主义派的斗争。

国家主义派的影响日益缩小。

9. 东北抗日联军

【答案】东北抗日联军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英雄部队。“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各地纷纷建立抗日武装。东北抗日联军的前身是东北抗日义勇军余部、东北反日游击队和东北人民革命军。抗联的队伍包括杨靖宇率领的第一军、周保中率领的第二军、李兆麟担任总指挥的第三

路军。东北抗联长期坚持东北抗日武装斗争,有力地支援了全国的抗战。

10.四三会议

【答案】中国共产党把开展内蒙古自治运动作为领导内蒙古人民争取和平民主的中心环节,在共产党的领导和推动下,1946年4月3日,联合会和东盟自治政府在承德召开了内蒙古自治运动统一会议(即著名的“四三会议”)。会议一致决议:民族解放的方针是平等自治,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撤销东盟自治政府,改造蒙古武装,直属于人民解放军各军区统一领导和指挥。会议选举乌兰夫为自治运动联合会执行委员会主席。四三会议的成功,是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和统一战线政策的胜利,明确了中国共产党是内蒙古自治运动的领导者,从理论上、思想上解决了内蒙古自治运动的方向、道路问题。从此,内蒙古人民的革命力量统一起来了,内蒙古各族人民投入到伟大的人民解放战争。

二、论述题

11.试述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历史意义和经验教洲。

【答案】(1)历史意义

①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密切了党同工人群众的联系,提高了党和工人阶级在在全国人民中的威望。

②这些斗争显示了中国阶级的坚定革命性和坚强的战斗力,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的政治影响,为党同其他革命力量的合作和掀起更大的革命准备了条件。

(2)经验教训

①中国革命要战胜强大敌人,依靠无产阶级的同时,必须要争取一切可能的同盟者。

②中国革命要取得胜利,不能仅仅依靠罢工等合法斗争,必须进行革命的武装斗争。

12.简述袁世凯死后中国的主要军阀派系有哪些?

【答案】袁世凯死后,帝国主义列强失去了统治中国的共同工具,便都各自寻找和培养自己

的代理人,进行扩张侵略势力。在列强激烈争夺下,中国出现了各派军阀割据和互相火并的局面。

(1)直系:1916年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出以直隶人冯国璋为首领的一派。冯死后,曹锟、吴佩孚继起为其首领。主要地盘有江苏、江西、湖北三省。1917年7月张勋复辟失败后,冯国璋到北京继仟总统,其部下曹锟、李纯、陈光远、王占元分别任直隶、江苏、江西、湖北等省督军,构成了直系的基本势力。直系基本受到英美的支持。

(2)皖系:袁世凯死后,以安徽合肥人段祺瑞为首的一派,被称为皖系军阀,系北洋军阀的主力。以日本帝国主义为后台,其势力最大。因此,首先攫取北京中央政府。控制的主要地区是安徽、山东、浙江、福建、陕西等省。在1920年的直皖战争中,直系军阀联合奉系军阀打败皖系军阀。此后,皖系军阀一撅不振,渐渐没落。

(3)奉系:奉系军阀是北洋军阀派系之一,因其首领张作霖系奉天人而得名。主要人物有吴俊升、张作相、孙烈臣、张景惠、杨宇霆、张宗昌等。奉系利用民国初年的混乱局面,在日本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