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专门史313历史学基础之中国现代史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1948年,国民政府开始实施币制改革,宣布以( )

A. 金圆券

B. 银元

C. 美元

D. 军用票

【答案】A

【解析】1948年8月19日,国民党政府实行“币制改革”的比率收回法币。取代法币,决定强行收兑国人的金银和外币。发行金圆券,以一元金圆券兑换300万元法币

2. 中国革命必须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步走的理论的提出是在( )。

A. 中共第一次代表大会

B. 中共第二次代表大会

C. 中共第三次代表大会

D. 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

【答案】B

【解析】中共第二次代表大会于1922年7月16日至23日在上海英租界南成都路辅德里625号举行,由陈独秀主持,讨论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宣言分析了国际形势和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阐明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动力和对象,指出,当前的中国革命性质是民主主义革命; 革命的动力是无产阶级、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也是革命的力量之一; 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 革命的前途是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宣言实际上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党的最低纲领,即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主要纲领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 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 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党的最高纲领是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社会。

3. 1953年,为解决粮食供应紧张问题,我国采取的新措施是( )。

A. 实行国家合同定购

B. 发展农业合作社

C. 推行“以粮为纲”政策

D. 实行统购统销

【答案】D

1953年10月16日,,【解析】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

其中所谓“计划收购”被简称为“统购”“计划供应”被简称为“统销”。统购统销是对农村中的余粮实行计划收购,对城市居民和农村缺粮户实行粮食定量配售,有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

4. 20世纪20年代初,以( )为旗帜的疑古思潮兴起,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开始反思。

A. 古史辩

B. 回向三代

C. 近代科学

D. 大同小康

【答案】A

【解析】古史辨派,又称“疑古派”,为顾颉刚所创立,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出现的一个以“疑古辨伪”为特征的史学、经学研究的学术流派。五四运动后,顾颉刚等开始以西方现代科学方法来更新自己的治学方法,用“历史演进方法”研究古代历史,使历史上已被遏抑的几次评击伪书的运动复苏起来,掀起一个新的辨伪浪潮。他们发表了不少古史辨伪的文章。这些文章后来由顾颉刚等人汇印成《古史辨》。

5. 抗战期间,我国戏剧界涌现了很多作品。下列哪一项不是抗战时期的作品? ( )

A. 郭沫若的《女神》

B. 郭沫若的《屈原》

C. 夏衍的《法西斯细菌》

D. 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

【答案】A

【解析】《女神》收入郭沫若1919年到1921年之间的主要诗作,应“五四”精神的激发和感召而生; 《屈原》是郭沫若创作于1942年1月; 《法西斯细菌》是夏衍于1942年写于重庆; 陈鲤庭在1931年创作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在抗日救亡运动兴起的时候,街头剧成了反战的艺术形式,当时最著名的街头剧就是《放下你的鞭子》。

6.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采取了整顿税务、控制金融、改革币制、开展“国民经济建设”等经济改革措施,其最主要的后果是( )。

A. 士曾加了中央财政收入

B. 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C. 建立了官僚垄断资本在中国的统治地位

D. 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答案】C

【解析】这场经济建设运动,是一场由政府号召并组织的、动员各界人士参加的群众性的经

济建设运动。虽然对经济发展起到了相当程度的促进作用,但政府全面掌控经济发展,削弱甚至解除了其他因素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官僚资本在中国建立起统治地位。

7. 下列哪一项不是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期间的著作? ( )

A. 《论持久战》

B. 《关于时局的声明》

C. 《论联合政府》

D. 《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答案】B

【解析】《关于时局的声明》写于新中国成立之后。

8. 下列表述中未能正确表述经济体制改革前我国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因素的是( )。

A. 政企不分,企业缺乏自主权

B. 计划经济对经济活动统得过死

C. 分配中平均主义倾向严重

D. 农村公有制不利于调动生产积极性

【答案】D

【解析】农村公有制从三大改造完成以后就没有再发生变化,并非农村公有制不利于调动生产积极性,而是不当的经营方式(人民公社)会损伤生产积极性。

9. 李大钊在《庶民的胜利》中写道“我们应该准备怎么能适应这种潮流,不可抵抗这个潮流”。这种“潮流”是( )。

A. 新文化运动

B.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 社会主义革命

【答案】C

【解析】十月革命的胜利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先进的知识分子效法俄国十月革命,研究和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用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来观察中国的问题,逐渐形成了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李大钊,于1918年下半年,先后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等论文,呼唤十月革命的胜利,阐述俄国革命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区别和这个革命的伟大意义。

10.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最主要的依据是( )。

A. 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