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辽宁大学经济学院431金融学综合[专业硕士]之金融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目录
2018年辽宁大学经济学院431金融学综合[专业硕士]之金融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一) .... 2
2018年辽宁大学经济学院431金融学综合[专业硕士]之金融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二) .. 13
2018年辽宁大学经济学院431金融学综合[专业硕士]之金融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三) .. 24
2018年辽宁大学经济学院431金融学综合[专业硕士]之金融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四) .. 35
2018年辽宁大学经济学院431金融学综合[专业硕士]之金融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五) .. 47
一、名词解释
1. 货币面纱论
【答案】即认为货币对实际产出水平不产生影响的典型理论。“面纱论”认为,货币对于实际经济过程来说,就像罩在人脸上的面纱,它的变动除了对价格产生影响外,并不会引起诸如储蓄、投资、经济增长等实际经济部门的变动。如果说,在一定条件下,货币供给在短期内还具有增加实际产出的效应,从长时期考察,也只能增加名义产出量,而不能提高实际产出水平。 2. 最适度货币区理论
【答案】最适度货币区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关于汇率机制和货币一体化的理论,该理论着重要解决的是在什么情况下实行固定汇率和货币同盟或货币一体化最佳。西方的最适度货币区理论是有关区域货币一体化理论的概念,即指由一些符合一定标准的地区所组成的独立的货币区,在这种货币区内,各成员采用固定汇率制并保证区内货币的充分可兑换性。其最适度性表现为,这种货币区能通过协调的货币、财政政策和弹性的对外汇率实现三个目标:区内的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对外收支平衡。关于组成这种货币区的标准问题,经济学家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研究最适度货币区理论的目的是试图分析各国经济的结构特征,并就这些特征给出某些标准,使满足这些标准的国家组成货币联盟。同时,它研究一国加入一个货币区的成本和收益。最适度货币区理论认为,加入货币区将为加入国带来好处,当然也得付出某些代价。
3. 租赁公司
【答案】租赁公司是指经营租赁业务的金融机构。按照国际通行的划分方法,租赁公司所经营的租赁业务可划分为:融资租赁、经营租赁和综合租赁三大类。通过融物的形式起到了融资的作用,实现了融资与融物的有效结合。当代租赁公司则主要以融资租赁为主。
4. J 曲线效应(J-Curve Effects)
【答案】J 曲线效应的含义是:当一国货币贬值后,最初会使贸易收支状况进一步恶化而不是改善,只有经过一段时间以后贸易收支状况的恶化才会得到控制并趋好转,最终使贸易收支状况得到改善。这个过程用曲线描述出来,与英文字母“J ”相似,所以贬值对贸易收支改善的时滞效应被称为J 曲线效应,如图所示。
本币贬值对贸易收支之所以存在J 曲线效应是因为贬值对国际收支状况的影响存在时滞。西
方经济学家认为,本币贬值对贸易收支状况产生影响的时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货币合同阶段、传导阶段、数量调整阶段。在货币合同阶段,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和数量不会因贬值而发生改变,以外币表示的贸易差额就取决于进出口合同所使用的计价货币。如果进口合同以外币计值,出口合同以本币计值,那么本币贬值会恶化贸易收支。在传导阶段,由于存在种种原因,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开始发生变化,但数量仍没有大的变化,国际收支状况继续恶化。在数量的调整阶段,价格和数量同时变化,且数量变化远大于价格变化,国际收支状况开始改善,最终形成顺差。因此,
假设出口需求弹性为
况得到改善。
进口需求弹性为
曲线效应产生原因在于在短期内进出口需求弹性本币贬值能使一国国际收支状本币贬值恶化贸易收支,而在中长期,
+
图 J 曲线效应
5. 外汇平准基金(Foreign Exchange Equilibrium Fund)
【答案】外汇平准基金是指货币当局拨出一定数量的外汇储备和本国货币建立的基金。货币当局建立外汇平准基金的主要目的是调节临时性、偶然性的国际收支失衡。当国际收支发生逆差造成外汇市场上外汇需求超过外汇供给时,货币当局就动用该基金在外汇市场上卖出外汇,消除对外汇的超额需求,稳定汇率水平。当国际收支发生顺差造成外汇市场上外汇供给超过外汇需求时,货币当局就动用基金在外汇市场上买进外汇,消除对外汇的超额供给,以稳定汇率。用外汇平准基金来调节临时性、偶然性失衡的好处在于可使外部失衡的影响止于外汇储备阶段,而不影响国内经济与金融。另外,在浮动汇率制度下,货币当局还可以通过外汇平准基金的买卖来调节外汇供求,影响汇率,使之起到推动出口、增加外汇收入和改善国际收支的作用。
6. 信用货币制度
【答案】又称纸币制度,在此制度下各国的主要货币是中央银行发行的纸币,它是国家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具有无限清偿能力。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它代替金、银执行货币的职能。纸币不能兑换黄金,它的发行不以金、银为保证。纸币的发行是依据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而定,它的发行是通过信用程序进入流通的。信用货币制度有以下特点:①流通中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由纸币和银行存款构成,它们都是银行对所有者的负债,体现着信用关系。②流通中的货币都是通过信用程序投入流通的,即是通过信用程序发行的。③国家对货币流通的管理成为经济正常发展的必要条件。纸币制度是货币制度发展的高级阶段,它克服了金属货币制度下货币的数量受金属供
给限制的缺点,使国家可以根据经济活动的客观需要来发行或回笼货币,以便灵活地控制货币供应量,进而实现对整个经济的宏观调节与控制。同时,纸币造价低廉、携带方便、节省流通费用。然而,正是由于纸币发行的人为性,也使得货币发行存在着超过经济发展需求的可能。
7. 资本外逃(Capital Flights)
【答案】资本外逃亦称资本逃逸、保值性资本流动。指基于对安全或保值方面的考虑,短期资本持有者迅速将其资本从一国转移到另一国的行为或过程。引起资本外逃的动因分为两种:资本安全因素和资本收益因素。资本安全因素既包括政治方面的因素,如:一国政局动荡不稳,资本外逃以求安全; 也包括经济方面的因素,如:一国国内经济情况日益恶化,国际收支持续逆差,其货币可能发生贬值,资本外逃以期保值。资本收益因素是指:一国加强外汇管制或颁布新税法,使资本使用受到限制或资本预期收益减小。
资本外逃的渠道主要有:各种形式的空壳公司的出现; 外方通过产品出口和原材料的定价手段赚取高额利润,变相抽回资本; 外汇指定银行柜台把关不严; 外方投资设备作价高估,造成虚假投入。
资本外逃对于一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际收支稳定有着十分不利的影响。它将降低该国的国内储蓄水平,从而造成投资下降和生产萎缩; 它将加剧国际收支逆差,从而引起外汇储备的减少和国际清偿能力的恶化,使本币汇率波动; 大量资本外逃时,如果一国试图维持一定的生产和消费水平,势必将引起外债负担的迅速累积。因此防止资本外逃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 8. 信用
【答案】信用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让渡。偿还性和付息性是其基本特征。 信用的最基本的职能是动员闲置资金并加以再分配,第二个职能是提供流通于段和支付手段。信用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环节中的一个范畴,信用分配是建立在社会总资金运动中企业初次分配和财政二次分配基础上的第三次分配。信用是一种动员暂时闲置资金的行为,在这种借贷行为中,所有权没有发生变化,资金的使用权发生了转让,从而使各主体可支配的资金规模发生了变化,因此,信用没有自己独立的资金可分配领域,而是与企业初次分配和财政二次分配重叠,是建立在前两次分配基础之上的第三次资金分配。
在现代银行制度下,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主要通过中央银行发放再贷款、办理再贴现和公开市场业务实现; 货币供应量的收缩则做相反操作。流通中的现金属中央银行的负债,通过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向中央银行提款获得增加。因此,无论是从中央银行层面,还是从商业银行层面来讲,信用活动本身都包含着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职能,创造货币的职能主要是指中央银行增发货币的信用行为。
9. 投资基金
【答案】投资基金指通过发行基金单位,集中投资者的资金,由基金托管人托管,由基金管理人管理和运用资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投资方式,是一种间接的金融投资机构或下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