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628公共管理学综合之公共管理学考研题库

  摘要

一、概念题

1. 利益落实

【答案】利益落实是指在分配利益时,满足一部分利益群体的合理要求是十分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这些利益群体能否按照政策规定的目标,获得应有的利益,这不仅是相关的利益群体关心的事,更应该是政府关心的事。政府的政策主体地位,需要其主动地把政策内容贯彻到实践中去,产生应有的政策效果,即从本质上讲,使得分配的利益到位。

2. 公共决策体制

【答案】公共决策体制是指决策权力与责任在决策主体之间进行分配所形成的权力配置格局和责任分担模式,是多元决策主体在决策过程中的分工合作与活动程序。通常一个完整的公共决策体制应由决断子系统、咨询子系统、信息子系统、监控子系统和执行子系统等组成。

3. 系统议程

【答案】系统议程又称公众议程,是指某个社会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公众和社会团体的普遍关注,向政府部门提出政策诉求,要求采取措施加以解诀的这样一种政策议程。从本质上讲,公众议程是一个众人参与的讨论过程,是一个问题从与其具有特殊联系的群体逐渐扩展到社会普通公众的变化过程,即一个问题引起相关群体的注意,进而引起更多人的兴趣,最后受到普通公众的关注。

4. 推断统计

【答案】推断统计是指通过对样本的统计,来推断或估计总体的分布特性。在公共管理活动中,统计对象往往相当复杂,数据量较大,因此一般是从总体中抽取出有代表性的样本,然后通过样本来推断总体的特征。在推断统计的基础上,管理者做出解释、预测或估价。

5. 制度分析

【答案】制度分析学家认为,制度是指“结构”和“游戏规则”。这些结构规则构成一个社会,特别是一种经济秩序的合作与竞争关系。制度是为约束在谋求财富和本人效用最大化中的个人行为而制定的一组规章、依循程序和伦理道德行为准则。制度分析主张公共政策是政府机构的产物,不同的政府制度导致不同的公共政策。政府应着眼十和平与可持续发展,致力十促进以个人自由、公民权利、市场经济、公共经济、自主治理、有限政府、宪政法治与民主制度等制度平台为基础的公共政策。

6. 市场失灵

【答案】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无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和劳务的情况,市场作为一种社会问题解决途径存在本质性的缺陷。一方一面,在市场存在缺陷的情况下,市场保证经济效率的上述优势也就或多或少地要打一些折扣; 另一方面,即使不考虑不完美的市场造成效率损失的可能性,市场在促进另一个价值标准——公平的实现方面也往往不能令人满意。两个方面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通常所说的“市场失灵”。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垄断与效率损失、公共物品与效率损失、外部效应与效率损失、信息不对称与效率损失。

7. 前后对比法

【答案】前后对比法是公共政策评价的基本方法,是评价活动的基本思维框架,其他一切方法都在这种方法的指导下进行。前后对比法是将公共政策执行前后的有关情况进行对比,从中测度公共政策效果及价值的一种定量分析法。前后对比法通过大量的参数对比,使人们对公共政策执行前后情况的变化一目了然。其小仅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公共政策的准确效果,还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公共政策的本质和误差,因此是公共政策评价常用的基本方法。

8. 公共问题

【答案】公共问题是指影响超出了当事人范围,波及到非直接相关的群体,受到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问题。按社会生活领域的不同将公共问题分为政治、经济、社会(狭义)和文化等领域的问题。

9. 市场

【答案】市场是指商品交易关系的总和,主要包括买方和卖方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包括由买卖关系引发出来的卖方与卖方之问的关系以及买方与买方之间的关系。一般地,将市场称作第二部门。市场的主要特点包括:①它是现代社会中私人物品(和服务)的主要提供者; ②它由各种正式的私人组织(企业)组成; ③市场中的私人组织(企业)提供物品(或服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最大利润; ④分散决策和基于互利的自主交易是市场提供物品(或服务)的主要模式。

10.价值分析

【答案】公共政策中的价值分析,主要是指决定某项政策的价值,提供的信息是评价性的。政府所做的往往是社会的公共事业,基本目标是最大程度地满足社会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与文化需要。公共政策的倡导、评价功能,决定了价值研究在公共政策分析中的突出地位。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出,人的全部活动都是在追求着某种价值目标。价值目标越大,越是同活动主体的需要相一致,人们所激发的潜能也越大。政府所制定的政策价值取向,为社会不同群体的实践活动提出行动导向。离开了导向,就失去了政策存在的意义。

二、简答题

11.何谓SWOT 分析方法?

【答案】SWOT 分析方法是指通过了解组织自身的优势与弱势,掌握外部机会,规避威胁,从而制定良好战略的方法。其中,S 代表strength (优势),W 代表weakness (弱势),0代表opportunity (机会),T 代表threat (威胁),S.W 是内部因素,0, T 是外部因素。SWOT 分析方法的步骤包括:

(1)列出组织的关键外部机会;

(2)列出组织的关键外部威胁;

(3)列出组织的关键内部优势;

(4)列出组织的关键内部弱点;

(5)将内部优势与外部机会相匹配,形成SO 战略;

(6)将内部弱点与外部机会相匹配,形成WO 战略;

(7)将内部优势与外部威胁相匹配,形成ST 战略;

(8)将内部弱点与外部威胁相匹配,形成WT 战略。

SWOT 分析的关键是进行优势与劣势,以及机会与威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行动的战略。考察关键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是进行SWOT 分析最困难的部分,要求有良好的判断。经过SWOT 分析,一个组织可以有不同的战略匹配和选择。

12.探讨中国政府改革的前景。

【答案】中国政府改革是一场革命,其本质涉及调整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中国政府改革是一个关系再造的过程。关于改革的前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我国政府改革面临的挑战

①市场经济转型带来政府职能转变方面的挑战。中国市场经济己经初步建立,市场经济需要有良好的制度基础,如经济自由、产权保护、政治和平与法治,这四项制度基础的建设是中国政府职能转变的难点。

②市场经济建立带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的挑战。市场经济的转型,一方面要求政府职能转变,从微观管理向宏观调控转变; 另一方面,也要求政府提供一些基础性公共服务,并为社会自治提供制度基础。

③政府组织结构调整的挑战。虽然通过5次机构改革,中国国务院政府组成机构己经大大地减少,但是与成熟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政府机构数量仍然过于庞大。

④政府自身建设和政府运行的挑战。在政府自身建设和运行方面,主要是强调制度建设、程序建设和机制建设,制度建设方面主要是强调政府的各种行为有法可依,程序建设方面主要是强调政府运行流程精简、有效和合理,机制建设方面主要是强调约束政府机关和人员的行为,使得他们的行为受到监督。

⑤如何通过启动政治体制改革来为政府改革提供动力的挑战。在未来的中国政府改革中,如何将政府改革纳入政治体制改革,如何通过启动政治体制改革来为中国政府改革提供动力和机会,也仍然是中国政府改革面临的非常重要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