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834技术经济及管理综合之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货币主义认为影响国民经济的重要变量是( )。
A. 货币余额
B. 利率
C. 货币供给量
D. 投资量
【答案】C
【解析】货币主义认为,利率变动对货币供给的影响比其他资产预期同报率的影响要小,所以货币供给本身就是影响国民收入的重要变量。在货币供给量增加时,债券价格上升,利率下降,除了货币和债券人们还可以选择其他形式的资产。因为利率下降,其他有价证券和实物资产的价格也会变得相对便宜,这就吸引人们对这些资产的购买,于是刺激消费和投资,致使国民收入增加。
2. 下列哪一个因素将导致自然失业率上升? ( )
A. 最低工资率下降
B. 失业救助金提高
C 收入所得税提高
D. 货币增长减速
【答案】B
【解析】自然失业率是指经济围绕其波动的平均失业率,是稳定状态的失业率,但并不表示失业率是固定不变的,自然失业率包括摩擦性失业,失业救助金提高会增加摩擦性失业从而提高自然失业率。
3. 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 )
A. 如果没有投机货币需求,则LM 曲线是水平的
B. 如果没有投机货币需求,则LM 曲线是垂直的
C. 如果LM 曲线斜率为正的话,增加实际货币供给对LM 曲线没有影响
D. 如果LM 曲线垂直的话,增加实际货币供给对LM 曲线没有影响
【答案】B
【解析】如果没有投机需求,则货币需求只有交易需求,m=L=勺,货币供给不变,则交易需求不变,收入不变。LM 曲线即为垂直。
4. 失业保障计划增加了( )
A. 摩擦性失业
B. 季节性失业
C 青少年的失业
D. 周期性失业
【答案】A
【解析】失业保障计划减少了失业者的生活困难,从而使他们用更长的时间去寻找工作,增加了摩擦性失业。本题还应该注意到青少年失业一般是因为最低工资法,而季节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则是与经济周期相关的一种失业。
5. 储蓄增加将导致( )。
A.IS 曲线向右移动
B.IS 曲线向左移动
C.LM 曲线向右移动
D.LM 曲线向左移动
【答案】B
【解析】储蓄增加意味着相对来说消费需求减少了,从而总需求减少了,导致IS 曲线向左移动。
6. 实际利率与储蓄之间的关系为( )。
A. 实际利率上升,将导致储蓄上升
B. 实际利率上升,将导致储蓄下降
C. 实际利率上升,既可能导致储蓄上升,也可能导致储蓄下降,两者之间的关系难以确定
D. 实际利率上升,不会导致储蓄有任何改变,两者没有任何关系
【答案】C
【解析】利率通过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对消费产生影响。收入效应是指实际利率上升将增加消费者储蓄能获得的利息收入,从而增加当前消费; 替代效应是指实际利率上升将倾向于使消费者以将来的消费来替代现时的消费,亦即人们更加愿意储蓄了,从而减少当前的消费。故只实际利
率上升这一个条件,储蓄增加还是减少难以确定,要根据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相对大小来确定。
7. 新凯恩斯主义最重要的假设是( )。
A. 非市场出清
B. 经济当事人的最大化原则
C. 信息不完全
D. 价格刚性
【答案】A
【解析】非市场出清假设是新凯恩斯主义最重要的假设,这一假设来自原凯恩斯主义。该假设使新凯恩斯主义和原凯思斯主义具有相同的基础。
8. 在开放经济中,属于政府宏观政策的最终目标的是( )。
①国际收支平衡②不存在贸易逆差或顺差③经济均衡增长④消除通货膨胀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答案】B
【解析】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最终目标为: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持续均衡增加和国际收支平衡。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并不意味着不存在贸易顺差或逆差。
9. 对于长期总供给曲线,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如果价格水平上涨,曲线向右平移
B. 如果税收增加,曲线向左平移
C. 如果劳动生产率提高,曲线向右平移
D. 如果政府支出减少,曲线向左平移
【答案】C
【解析】影响长期总供给的因素有人口增长、技术进步、资本存量增加等,因此劳动生产率提高能影响长期 总供给。税收和政府支出是影响总需求的政策,而价格水平一般认为是内生变量,不会影响曲线的移动。
10.决定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因素是各国的( )。
A. 收入水平
B. 利率水平
C 价格水平
D. 进出口差额
【答案】B
【解析】资本会流向利率高的国家,一般情况下,净资本流出可表示为本国利率r 与国外利率r w 之差的函数,即
。各国间利率水平的差异是决定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因素。
二、判断题
11.假设某菲利普斯曲线为,
使失业率提高到12%。( )
【答案】F
,要使通货膨胀率下降9个百分点,则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