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发展心理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儿童同伴关系的作用。
【答案】随着儿童独立性与批判性的不断增长,儿童对父母,教师的依赖逐渐减少,更加平等关系的同伴交往在儿童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对儿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同伴提供了儿童学习的榜样,通过互相学习,儿童认知能力和技能都得到最快的发展。
(2)提供了形成和评价自我概念的机会,有利于儿童的观点采择,共情等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
(3)通过同伴交往,儿童对归属感,尊重的需要得到满足。
总之,同伴关系对儿童形成和发展个性特点,形成社会行为,价值观和态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良的同伴关系可能导致儿童孤僻,缺乏基本的交流技巧,认知能力发展受阻等,对儿童的身心造成长远的影响。
2. 如何理解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协调性?
【答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理解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协调性
(1)小学儿童逐步形成自觉地运用道德认识来评价和调节道德行为的能力
小学儿童道德认识表现出从具体形象性向抽象逻辑性发展的趋势。在道德认识的理解上,小学儿童从比较肤浅的、表面的理解逐步过渡到比较精确的、本质的理解,但具体性较大,概括性较差。在道德品质的判断上,小学儿童从只注意行为的效果到比较全面地考虑动机和效果的统一关系,但常常有很大的片面性和主观性。在道德原则的掌握上,儿童的道德判断从简单依附于社会的、他人的规则,逐步过渡到受内心的道德原则所制约。
(2)小学儿童的道德言行从比较协调到逐步分化
在整个小学时期,儿童在品德发展上,认识与行为、言与行基本上是协调的、相称的。年龄越小,言行越一致,随着年龄增长逐步出现言行一致和不一致的分化。
(3)自觉纪律的形成和发展在小学儿童品德发展中占有相当显著的地位
自觉纪律的形成和发展是小学儿童的道德知识系统化及相应的行为习惯形成的表现形式,也是小学儿童出现协调的外部和内部动机的标志。
所谓自觉纪律,就是一种出自内心要求的纪律,是在儿童对于纪律认识和自觉要求的基础上形成的,而不是依靠外力强制的纪律,因此,自觉纪律的形成过程是一个纪律行为从外部的教育要求转为儿童内心需要的过程。
3. 什么是情绪的社会性参照? 它对婴儿心理发展有什么意义?
【答案】(1)情绪的社会性参照
情绪的社会性参照是在婴儿发展的特定时期发生的人际情绪的交流和他人情绪信息的利用,是在一种特定情境中发生的特定情绪交流模式。情绪的社会性参照是婴儿情绪社会化的一种重要现象和过程,充分显示了情绪的信号作用和人际通信交往功能,是情绪社会化的重要方面。
(2)情绪的社会性参照对婴儿心理发展的意义
;不具备情绪理解的面部①婴儿的情绪社会性参照能力的四个水平:无面部知觉(0〜2个月)
;对表情意义的情绪反应(5〜7个月);在因果关系参照中运用表情信号(7或知觉(2〜5个月)
8个月〜10个月)。由此可见,婴儿的情绪社会性参照能力是婴儿成长到七八个月时才发生的。
②情绪的社会性参照对婴儿发展的意义:
a. 情绪的社会性参照对婴儿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于0.5〜1.5岁的婴儿,其语言能力尚未发展,情绪的社会性参照能帮助婴儿超越仅仅回应他人信息的阶段,能通过这些信息来确定他人的内在心理状态和偏好,并以此来决定自己的行为。
b. 情绪的社会性参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婴儿的生活质量和发展机会。婴儿与成人的主动的情绪交流,参照成人的情绪信息,能使婴儿避免、摆脱许多险境和危险物体,并有利于婴儿行为的调整与改变。同时,婴儿经常与成人分享情绪体验,共享同样的情感,有助于丰富婴儿的情感世界,密切母子、父子亲情。
c. 积极的社会性参照更能成为婴儿认知发展的媒介,促进婴儿探索新异情境和事物,进一步扩大活动范围,发展智慧能力。
4. 试述弗洛伊德和艾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并比较其异同。
【答案】(1)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组成的,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它们之间的关系决定着个人人格的基本面貌。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是本能,人格的发展就是性(心理性欲)的发展。儿童人格发展分为口唇期(0〜1岁)、肛门期(1〜3岁)、性器期(3〜6岁)、潜伏期(6〜11岁)和生殖期(青少年期)五个阶段。
(2)艾里克森接受了弗洛伊德理论的基本框架,但更强调自我的作用,认为人格是生物、心理和社会三方面因素组成的统一体,个体人格发展要经过一系列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目标、任务和冲突。各个阶段互相依存,后一阶段发展任务的完成依赖于早期冲突的解决。人的心理发展分为八个阶段:阶段1(0〜1岁)信任对怀疑、阶段2(1〜3岁)自主对羞怯、阶段3(3〜6岁)主动对内疚、阶段4(6〜12岁)勤奋对自卑、阶段5(12〜18岁)同一性对角色混乱、阶段6(成年初期)亲密对孤独、阶段7(成人中期)繁殖对停滞、阶段8(成年晚期)完美对绝望。
(3)区别与联系:
①区别:弗洛伊德强调本能的作用,将人格发展局限于母亲一儿童一父亲这个狭隘的三角关系中,特别强调早期经验在人格形成中的作用;而艾里克森则更强调自我的作用,将个体发展置于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上,重视社会文化对人格发展的影响,认为人格发展是一个渐成的过程;弗
洛伊德对人格发展阶段的划分只到青春期为止,而艾里克森则将人格发展阶段扩展到了人的一生。
②联系:艾里克森的发展理论是对弗洛伊德的发展理论的继承、扩展与修正。
5. 为什么说游戏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最好的活动形式?
【答案】说游戏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最好的活动形式,是因为:
(1)游戏具有社会性,它是人的社会活动的一种初级模拟形式,反映了儿童周围的社会生活。儿童在与成人的交往中,渴望参与成人的一些活动,可是又受到身心发展水平的限制,游戏恰恰解决了这一矛盾。游戏作为儿童获得和表达其社会交往能力的情境,为儿童提供了社会性发展的机会,可以帮助儿童摆脱自我中心的倾向,学会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想法和情感,而这是儿童同情心、合作能力等社会能力发展的基础。
(2)游戏是想象与现实生活的一种独特结合,它不是社会生活简单的翻版。儿童在游戏中既
,又不受真实生活中许多条能利用假想情境自由地从事自己向往的各种活动(如过家家、打针等)
件的限制(如体力、技能、工具等既可以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又能真实再现和体验成人生活中的感受及人际关系,认识周围的各种事物。
(3)游戏是儿童主动参与的、伴有愉悦体验的活动,它既不像劳动那样要求创造财富,又不像学习那样具有强制的义务性,因而深受儿童喜爱。
(4)在游戏过程中,儿童既可以体验到开放、自由、宽松的心理环境,又可以发展适应生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儿童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通过各种游戏活动,幼儿不但练习各种基本动作,使运动器官得到很好的发展,而且认知和社会交往能力也能够更快、更好地发展起来。游戏还帮助儿
童学会表达和控制情绪,学会处理焦虑和内心冲突,对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同样有着重要的作用。
6. 请简述儿童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的诞生和发展。
【答案】(1)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和发展
①准备时期
19世纪后期之前为准备时期。在近代社会发展、近代自然科学发展、近代教育发展的推动下,经过许多科学家对儿童的研宄,终于在19世纪后期诞生了科学的儿童心理学。
②形成时期
从1882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西方儿童心理学形成时期。在欧洲和美国出现一批心理学家,开始用观察和实验方法来研宄儿童心理发展。普莱尔是最杰出的奠基人。继普莱尔之后,如美国的霍尔、鲍德温、杜威、卡特尔,法国的比纳和德国的施太伦等开拓者,都为这门科学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各自的贡献。
③分化和发展时期
二战期间,是西方儿童心理学的分化和发展时期。由于整个心理学的发展,儿童心理学研宄工作和著作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有了飞速发展。儿童心理学理论受到了各种心理学流派,如精神分析、行为主义、“格式塔”心理学的影响,出现了各种心理学家,如瑞士的皮亚杰、美国的格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