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华侨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国际关系学院313历史学基础之中国近代史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魏源

【答案】魏源(1794~1857), 字默深,湖南邵阳人,1844年中进士。1814年,到京师学习《公羊春秋》,后与龚自珍齐名。曾受江苏布政使贺长龄延聘,编辑《皇朝经世文编》,又助两江总督陶澍、江苏巡抚林则徐筹议漕运、水利、盐政诸事。他讲求经世致用,批判了在当时思想界占统治地位的宋学和汉学。鸦片战争前,主张严禁鸦片输入,认为鸦片贸易是使中国民穷财尽的重要原因;鸦片战争时,参与浙东抗英斗争。《南京条约》订立后,他为了与当时军事上的颓势相对照,撰写了《圣武记》,历述清王朝过去武功上的胜利。他根据《四洲志》及其他中外文献资料,编写成《海国图志》,对各国历史、地理及中国应采取的对外政策进行了综述。《海国图志》传人日本后,对日本的学术和政治也产生过不小的影响。魏源主张变法革新,提出了著名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认为学习西方,不仅要学习西方的养兵练兵之法,也应当着手建立近代工业,他还介绍和评说了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魏源的这种思想和主张是难能可贵的,对以后的中国思想界产生了较大影响。

2.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答案】《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是1945年8月14日中华民国政府与苏联政府就对日作战后期及战争结束后解决双方争议问题的一个条约。根据条约换文,中华民国政府允许将依公正的公民投票的结果决定外蒙古是否独立。1945年10月20日,外蒙人民在外蒙当局的监视和控制下进行公民投票,结果显示97.8%的公民赞成外蒙古独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1950年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时的换文规定,《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失效。

3. 护国运动

【答案】护国运动是反对袁世凯帝制的运动。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发布接受帝位申令,引起各界人士的反对。原云南都督蔡锷和国民党李烈钧等奔赴昆明,联络云南督军唐继尧于25日通电反袁,宣布云南独立,成立护国军。次年蔡锷率军入川,与袁军激战。反袁号召深得人心,贵州、广西、广东等省相继宣告独立,通电促袁退位。北洋军阀对袁离异,帝国主义“警告”袁缓称帝。袁在内外压力下被迫于1916年3月宣布撤销帝制,企图回到总统地位,遭到各方拒绝。同年6月,袁忧愤死去。护国运动宣告结束。

4. 共进会

【答案】共进会是1907年8月在日本东京成立的中国革命团体。主要领导者有焦达峰、孙武等。共进会以同盟会的纲领为纲领,但将“平均地权”改为“平均人权”,主张以长江流域为中心开展革命运动。1911年的广州起义和四川保路风潮,推动了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9月24日,共进会和文学社正式联合成立了统一的起义领导机构,于10月10日晚发动了武昌起义。

5. 练军

【答案】练军是清末编练的军队。清政府为制约防军势力,咸丰年间开始改编绿营兵。1866年,总理衙门大臣奕沂首先在直隶辖内的绿营兵中挑选部分士兵,其军制饷额仿照湘、淮军制,以简器械、勤训练为原则,故称为“练军”。后各省相继仿行。练军多使用新式武器,镇驻战略要地和交通要区,清政府重视练军胜于防军。至1898年,各省防军、练军总计36万余人。

6. “苏报案”

【答案】苏报案是清末著名反清政治案件。1903年6月,上海租界的工部局派巡捕到《苏报》馆捕人,章炳麟和邹容先后入狱,发生了震动一时的“苏报案”。清政府要求工部局将章、邹等引渡,解送南京审讯。列强担心这会影响他们在租界内的特权,拒绝引渡。最后由租界会审公廨,判决章炳麟监禁三年、邹容监禁二年。“苏报案”发生后,革命分子将《革命军》和《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收集在一起,题名《章邹合刊》,各地交相翻印,进一步扩大了革命思想的影响。

7. 一二•九运动

【答案】一二•九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大规模学生爱国抗日救亡运动。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举行大规模示威游行,反对设立冀察政务委员会,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要求保全中国领土的完整。北平学生的爱国行动,得到了全国学生的响应和全国人民的支持,形成了全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的新高潮,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一二•九运动是抗战动员的运动,是准备思想和干部的运动,是动员全民族的运动“,“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

8. 《伊犁条约》

【答案】《伊犁条约》是清政府与沙俄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1878年6月,清政府派崇厚前往俄国谈判索还伊犁的问题。崇厚在沙俄的胁迫愚弄下,于1879年10月2日擅自签订了《交收伊犁条约》。清政府拒绝批准该约,改派曾纪泽兼任驻俄公使前往俄国改订条约。经过半年多的反复交涉,双方代表于1881年2月在彼得堡签订了中俄《伊犁条约》和《改订陆路通商章程》。根据这一条约,中国收回被俄国侵占的伊犁地区,取消了崇厚所订条约中割让特克斯河流域和松花江航船到伯都纳等条款,但霍尔果斯河以西、伊犁河以南以北两岸的原属中国的大片领土被划归俄国。

9.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答案】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是俄罗斯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1862年8月起,中俄双方在塔尔巴哈台(今新疆塔城)开始勘分西部边界的谈判。由于俄方态度蛮横,并以并以武力相威胁,致使谈判长期中断。中俄双方于1864年10月在原地重新谈判,并于7日签订了勘界议定书,即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按照中俄《北京条约》里规定的边界,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具体划定了中俄西段边界。据此,沙俄霸占了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约44万平方公里的大片领土。

10.洪仁矸

【答案】洪仁讦(1822~1864), 广东花县人,是“拜上帝会”的最早成员之一,也是太平天国的领袖之一。1856年,天京事变后,他从香港到天京,被封为干王,总理太平天国朝政;洪仁幵向洪秀全提出了一个统筹全局的方案——《资政新篇》,主张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和科学技术,并在经济、思想文化、外交等方面都有新的主张,成为太平天国运动后期的斗争纲领。洪仁矸的建议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符合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与农民战争相比,在原有的平均主义理想是一个大的进步。天京陷落后,洪仁开在江西被俘,不屈被杀。

二、论述题

11.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后,国民党各派军阀的战争有哪些?

【答案】国民党各派军阀间争斗的主要表现为军阀混战,按时间先后主要有:

(1)蒋桂战争。战前蒋桂间的争斗由来已久,蒋介石以南京政府的名义下令讨桂,蒋桂战争爆发。由于受蒋的收买,桂军一部在前方倒戈,使桂军从武汉地区仓皇撤退,蒋军进入武汉。随后,蒋派军队由湘、粤、滇三路进攻广西。不久,李宗仁组织南路“护党救国军”,通电反蒋,并派兵进攻广东。受到蒋支持的粤军打败桂军,蒋任命原桂系军人俞作柏为广西省政府主席。蒋桂战争结束。

(2)蒋桂战争之后,相继爆发蒋冯战争、第二次蒋桂战争和蒋唐战争。1929年10月,冯军将领宋哲元等通电讨蒋,蒋介石下令对冯军进行讨伐,从10月下旬到11月,蒋冯两军在豫西展开激战。战事发动后,原来答应与冯联合反蒋的阎锡山,转而附蒋反冯,结果冯军败回陕西。11月,在蒋桂战争中被蒋起用为师长的张发奎,与桂系联合,组成“护党救国军”,进攻广东。12月,蒋派何应钦率军援粤,张、桂军被击败,这是第二次蒋桂战争。同时,唐生智与石友三联合,参加“护党救国军”,举兵拥汪反蒋,不久被蒋打败。

(3)蒋介石与冯、阎、桂之间的中原大战。1930年5月11日,蒋介石下总攻击令,中原大战爆发。10月,阎、冯等完全失败。历时近半年的中原大战,给人民造成极大灾难。经过1929

年至1930年的军阀混战,蒋介石打败了所有反对力量,在国民党军阀势力中取得了明显的优势。

12.简要比较《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对中国的影响。

【答案】《马关条约》的签订使得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随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