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吉林大学文学院674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下面对于研究假设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根据一定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科学事实对所研究的问题的规律或原因做出的一种推测性论断和假定性解释。
B. 在进行研究之前预先设想的、暂定的理论。
C. 在进行研究之前,研究者根据个体的主观能动性而设想的各种可能情况。
D. 对各种教育问题和现象所作的且尚待证明的初步解释都属于假设性质。
【答案】C
【解析】研究假设是根据一定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科学事实对所研究的问题的规律或原因做出的一种推测性论断和假定性解释,是在进行研究之前预先设想的、暂定的理论。对各种教育问题和现象所作的且尚待证明的初步解释都属于假设性质。
2. 下面有关教育研究假设基本类型的表述,( )是按照假设的形成划分的。
A. 归纳假设、演绎假设、研究假设
B. 描述性假设、解释性假设、预测性假设
C. 归纳假设、解释性假设、预测性假设
D. 描述性假设、解释性假设、研究性假设
【答案】A
【解析】按假设的形成可分为:①归纳假设是基于观察基础上的概括,是人们通过对一些个别经验事实材料的观察得到启示进而概括、推论提出的经验定律;②演绎假设是从教育科学的某一理论或一般性陈述出发推出新结论,推论出某特定假设;③研究假设陈述的是两个变量间所期望的相关(或不同)。按性质和复杂程度可分为:①描述性假设,是对事物外部联系和大致的数量关系的推测,是关于对象的大致轮廓的外部表象的一种描写;②解释性假设是揭示事物的内部联系,指出现象质的方面,说明事物原因的一种更复杂、更重要的假设,是比描述性假设高一级的形式;③预测性假设是对事情未来的发展趋势的科学推测,它是基于对现实事物的更深入、更全面了解的基础上提出的更复杂更困难的一种假设。
3. 教育科学的思辨性研究( )。
A. 可达到普遍性认识,但受研究者认识能力的局限,主观的分析会不同程度代替客观现实
B. 可达到普遍性认识,因此研究者主观的分析不会代替客观现实
C. 不能达到普遍性认识,因此研究者主观的分析会代替客观现实
D. 不能达到普遍性认识,因此研究者的主客观的分析都不会影响客观现实
【答案】A
【解析】虽然可达到普遍性认识,抽象思维,虽然能把握现象背后的规律,但受研究者认识能力的局限,难免会出现用主观的分析代替客观现实的真实性的情况。因此要看到理论研究的局限性,在进行理论研究时注意与实践研究相结合,并借助形象思维。
4. 根据概括程度的不同,理论研究分为( )两个层次。
A. 经验的和理论的两个层次
B. 理论的和实践的两个层次
C. 一般的和特殊的两个层次
D. 广义的和狭义的两个层次
【答案】A
【解析】理论研究具有结构体系的层次性。根据概括程度的不同可区分为经验的和理论的两个层次。经验性层次: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单纯排列与分类,进行各种事实的积累过程,通过对这些事实进行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形成经验概念(经验定律)。理论性层次:通过分析性、批判性思维,将教育现象中隐含的本质性的因素外化和明确地表述出来,揭示出经验定律中的“普遍性和必然性”,使处在较低概括层次的各种经验概念形成为理论原理,从现象深入到本质,从而获得对事物的比较全面的了解。
5. 关于比较研究的本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比较研究是从事物的相互联系和差异的比较中选择更加科学可取的对象,从而探索规律
B. 比较研究仅是一种收集信息资料的手段
C. 比较研究是对教育现象在相同环境下的不同表现进行比较,以得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
D. 比较研究是从事物的相互联系和差异的比较中观察事物、认识事物,从而探索规律
【答案】D
【解析】比较研究的本质在于:从事物的相互联僚和差异的比较中观察事物、认识事物,从而探索规律。比较,也是一种认识。教育科学的比较研究是对某类教育现象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不同情况下的不同表现进行比较分析,以揭示教育的普遍规律及其特殊表现,从而得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
6. 选题的实践基础是( )。
A. —定的事实依据
B. 客观真理
C. 主观意愿
D. 实践基础
【答案】A
【解析】选题的现实性表现为选定的问题要有科学性,指导思想及目的明确,立论根据充实、合理。选题要有一定的事实依据,这是选题的实践基础。研究课题是从实践中产生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践经验同时又为课题的形成提供一定的、确定的依据。
7. 编制态度问卷,下面不正确的叙述是( )。
A. 题目不可以使用双重否定句
B. 应尽量回避社会赞许性高的问题
C. 量表尺度在7+2之间最好
D. —般说来,编制问卷的题目越多越好
【答案】D
【解析】试题是问卷的主体,在编制问卷时不但要注重试题的质量,而且还要注意试题的数量,题目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而是要适量。
8. 同其他文献相比,二次文献具有( )。
A. 原始性
B. 客观报导性
C. 主观综合性
D. 客观系统性
【答案】B
【解析】二次文献具有客观报告性、汇编性和简明性,是对一次文献的认识,是检索工具的主要组成部分。
9. 在科学史上,首先提出“实验科学”概念的是( )。
A. 达•芬奇
B. 罗吉尔•培根
C. 伽利略
D. 弗兰西斯•培根
【答案】B
【解析】伽利略(Galileo.Galilei ; 1564~1642)第一个将实验作为研究自然科学的一种必要方法,弗•培根(Bacon , Francis1561~1626)制定了实验方法论原则而被誉为“实验科学始祖”。
10.将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分为理论方法、实验方法、实验研究和历史研究四大领域的分类标准是( )。
A. 研究问题的性质
B. 研究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