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 中国和世界各国的政治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在这个过程中,单纯的语言交流已不足以有效地实现交流目的。相反,有效的跨文化交流能够让我们更客观、全面地了解其他国家特别是西方国家。 因此,在基础英语教学阶段开始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尤为重要。
然而,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国高中英语课堂通常过度强调语言知识而忽视文化教学已然是一个不可争辩的事实。即使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词汇、语法和发音,但是在跨文化交际中也可能交际失败或达不到预期效果。
幸运的是,国家教育部在2003年制定了《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随后又制定了《新课程标准》(简称《新课标》)。在课程标准里,特别重点强调了要注重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提高交际能力。但是文化教学是否顺利进行了呢?是如何实施的?学生和老师对于这种文化教学是否感兴趣?在实施过程又遇到什么阻碍?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开展研究。
本文首先阐述了语言、文化、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以及国内外对于文化教学的研究,然后基于这些理论和已有研究,首先提出了文化和语言是密不可分的,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采访全面了解目前高中英语课堂上文化教学的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尽管有新课标作为指导,文化教学的前景仍然不乐观,仍然存在一些限制因素,比如对文化教学不够重视、 教师自身文化知识和文化意识不足、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以及母语定势思维对英语产生的消极影响。 为此,本文提出,课堂模式应该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英语教师的文化水平,采用比较法进行文化学习以及努力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等,期望通过这些手段扫除文化教学中的障碍,从而提高高中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