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北科技大学影视学院837电影基础理论[专业硕士]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电视散文
【答案】电视散文是一种具有浓郁抒情氛围的电视文学样式,它主要是通过特定的屏幕声画形象,散点式地反映创作者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所忆的生活情景和刹那间的思维活动,运用独特的电子制作手段将散漫的思维碎片组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散文般优美的意境。电视散文将电视与散文联姻,催生成一个新的文学载体,具有文学性,包涵浓郁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广阔的社会生活时空等,给人以无限的想象审美空间。同时它又具有电视性,以画面、音乐、色彩、字幕、声响等艺术元素构成直观的审美视觉空间,在与观众的直接交流中,产生审美的即时互动效果。电视散文的代表作有温州电视台的《永远的廊桥》、四川电视台的《哑巴渡》等。
2. 春晚
【答案】春晚,即春节联欢晚会,一般指中央电视台每年农历除夕之夜举行的综合性文艺晚会。央视春晚自1978年起开播,1983年起改为现场直播,2008年开始高清视频网络转播,近年来播出时长在5小时左右。春晚节日内容包括歌舞、小品等,形式活泼多样、雅俗共赏,是每年除夕之夜中国人民必看的节目,已成为中国新的文化现象和民俗习惯。央视春晚在演出规模、演员阵容、播出时长和海内外观众收视率方面堪称世界之最。此外,各地方电视台也陆续主办类似的综合性文艺晚会,与央视春晚相比更具地方特色。
3. 舞台调度
【答案】舞台调度是指舞台行动的外部造型形式,也叫场面调度,它是导演把各种戏剧动作及环境因素按照一定的审美原则组织起来,表现二度创作的立意构思,塑造舞台形象的艺术创作活动,它通过演员的体态、演员与演员以及演员与舞台景物之间的组合,通过演员在舞台上活动位置的安排与转换,或通过一组形体动作过程,构成艺术语汇,使舞台生活形体化、视觉化,舞台调度是剧本台词和舞台语言在视觉形象上的体现,是导演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
4. 视听率
【答案】视听率(Rating ),指某一时段内收看(收听)某一节目的人数占电视观众(广播听众)总人数的百分比。这是一项用来统计广播电视节日拥有观众、听众人数多少的指标。与视听率相关的测量指标还包括到达率、收视人口、占有率、毛评点、忠实度、受众构成、千人成本、毛评点成本等。
二、填空题
5. 电视剧_____产生于1958年。
【答案】《一口菜饼子》
6. 滚滚长江东逝水是_____的主题曲。
【答案】《三国演义》
【解析】电视剧《三国演义》改编自中国古代长篇章回小说《三国演义》(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讲述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以及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其主题曲是明代文学家杨慎所作《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的开场词一一《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由著名歌唱家杨洪基演唱。
三、简答题
7. 简述“走自己的路”的含义
【答案】“走自己的路”是对新中国成立之初胡乔木提出的“广播要学会自己走路”的意义引申。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的力度逐步加大。1980年10月,全国第十次广播工作会议提出了具体的工作方针:广播电视要“自己走路”。当时张香山局长所作的报告的题目就是《坚持自己走路,发挥广播电视长处,更好地为实现四个现代化服务》。电视剧要“自己走路”,不仅意味着电视剧艺术要摆脱电影、戏剧的两根拐杖,还要充分显示声画电子传播艺术的优势,开创一条电视剧自己的发展道路。
“走自己的路”意味着电视剧本体意识的觉醒。如何把“把文艺事业搞活”,这其中就包含着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要落实“双百”方针,使文艺从“文化大革命”死气沉沉的局面中苏醒过来; 第二层意思是要把创作搞活。从外部原因看,电视剧之所以要“自己走路”,是因为电影的“断奶’,; 从内部动因看,是呼唤“电视剧本体意识的觉醒”。
8. 论如何遏制电视媒体的“三俗”倾向。
【答案】电视媒体的“三俗”倾向是指电视文艺节目和电视剧方面的庸俗、低俗、媚俗倾向。要遏制这种倾向,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正确的政策指导:要积极发挥领导层面的引导作用,善于发现、提倡反映主流价值、弘扬主旋律的作品,扶持、推广典型引路。多用引导的办法,少用行政的办法,团结、带领艺术创作人员,逐步形成强大的良好的创作风气。同时要积极稳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使广播电台、电视台两台合并达到资源统一整合、机制有机转换、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要加大内容生产力度,高度重视广播影视内容生产,增加数量,提高质量,鼓励创作反映现实题材的广播影视作品; 要按照科学管理、依法管理、全面管理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管理,以管理保导向、保安全,促改革、促发展。
(2)要有开放的思想体系:要坚持民族文化特色,进一步与世界文化接轨,广播电视文艺创作要立足本土、面向世界,向世界优秀的电视节目借鉴学习
(3)要扩大高素质的作者队伍:产品质量的高低、价值蕴涵的多少、社会影响力的大小无不
与广播电视工作者的思想取向、聪明才智和具体运作密不可分。应该说,有了高素质的专业作者队伍,才可能有高质量的广播电视文艺节目。自然,所谓高素质并非一个可以定量的固定标准,而只能是一个相对而言的模糊概念,是集广播电视文艺工作者的知识功底、文化艺术修养、思想智慧能力,还有选择、组织、操作能力和对节目未来效果的预见能力乃至使命感与责任感为一体的整体概念。电视媒体的“三俗”倾向与一些素质低下的媒体从业人员的推动息息相关,一些电视节目制作者为争取收视率往往放弃了道德标准与正确的价值取向,从而流向庸俗。
(4)要制作灵活多样的节目形态:电视节目的收视率取决于观众对该节目的艺术性、娱乐性的接受度,多样化的节目形态能够促进各电视媒体之间的良陛竞争,也能让观众有更多选择,促进节目制作环境的优胜劣汰。
(5)市场化的运作机制:市场化的运作机制是相对于现在大部分电视节目的控制权仍然由政府部门主导而言的,电视节目的市场化运作有利于活跃节目制作环境,促使制作者在竞争压力下创作更高质量的节目,从源头上抵制“三俗”的文艺作品被制作的可能。
9. 广播电视音乐具有怎样的特质?
【答案】音乐是广播电视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广播中尤其如此。20世纪90年代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除了专门开设文艺频道外,还专门开设了音乐频道。其主要特质有:
(1)可作为独立的广播电视节目内容
广播电视在现代的音乐传播上体现的强大的媒介功能,表现为对各地各民族声乐、器乐、原生态音乐的录播、直播,以及音乐的普及、服务等。这一点在欣赏性节目、专题专栏性节目、知识性节目、报道性节目中均有所体现,例如:“名曲欣赏”、“同一首歌”、“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讲座”、“上海之春”、“哈尔滨之夏”等。
(2)可作为广播电视节目的有机组成部分
作为艺术元素,音乐在与广播电视结合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成为“广播电视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主要表现在:
①各类节目的配乐
如广播电视文学节目、专题节目、歌舞晚会、广播剧、电视剧的配乐。音乐具有情感的指向性和不确定性,在与特定的广播电视节目相配时,既能与节目的内容和形式相辅相成,又具有相对独立的艺术品格和欣赏性。在各类节目的配乐中,或选已有的音乐段落与节目相配,或专门作词作曲。
②电声音乐与流行歌曲
主要指用于广播电视传播及欣赏的音乐作品。随着音乐录制技术和电声技术的发展,此类作品渐成气候,对现代社会的音乐传播产生了很大影响。
③音乐电视
音乐电视是视听结合的、运用现代音乐兀素(尤其是电声音乐)与电视画面兀素综合创作的形态。20世纪80年代初,MTV 源于美国音像商推销音乐唱片磁带的电视广告,不久欧美建立了MTV 电视频道。90年代初,进入我国电视屏幕,受到文艺爱好者的青睐。现己成为民族歌唱家、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