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五邑大学材料科学基础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全位错与不全位错
【答案】全位错是指柏氏矢量等于晶体点阵矢量的位错;不全位错是指柏氏矢量不等于晶体点阵矢量的位错。
2. 晶族
【答案】按晶体含轴次(高于2)的高次轴或反轴的情况可将晶体划分为高、中、低三类晶族。只含唯一一个高次主轴(含反轴)的晶体属于中级晶族,包括三方晶系、四方晶系、六方晶系三种晶系;无高次轴或反轴的晶体属低级晶族,包括三斜晶系、单斜晶系和正交晶系三种晶系;含多个高次轴的晶体属高级晶族,只有立方晶系一种。立方晶系必有与立方体对角线方向对应的4个三重轴或反轴。
二、简答题
3. 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或同一主族元素原子结构有什么共同特点?从左到右或从上到下元素结构有什么区别?它的性质如何递变?
【答案】同一周期元素具有相同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但从左一右,核电荷依次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减小,电离能増加,失电子能力降低,得电子能力增加,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増强;同一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但从上一下,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电离能降低,失电子能力增加,得电子能力降低,金属性増加,非金属性降低。
4. 对于固体材料将其晶粒细化后其力学性能会有何种变化? 解释原因。并回答对于铸件能否采用再结晶的方法细化晶粒,为什么?
【答案】固体材料将其晶粒细化后,会出现细晶强化的现象,即材料的强度、硬度、塑性、韧性同时提高。这是因为:由于晶粒细小,可供塞积位错的滑移面较短,塞积位错的数目较少,由位错塞积引起的应力集中分散于各个晶粒中,使其屈服强度升高。
另一方面,由于晶粒细小,在相同的外力作用下,处于滑移有利方向的晶粒数较多,应力分散在各晶粒中,即使在受到大的塑性变形时,仍然保持其较好的性能,而不致开裂,从而提高材料的軔性。
对于金属铸件则不能采用再结晶的方法细化晶粒,这是因为:一方面再结晶过程需要在一定的形变基础上,由储存能提供一定的能量进行晶粒的重新形核、长大,铸件没有进行过形变。另一方面,由于再结晶温度过低,铸件也不可能通过重结晶相变细化晶粒。
5. 若面心立方晶体中有行位错反应?为什么?
【答案】能够发生反应。
几何条件:
能量条件: 的单位位错及的不全位错,此二位错相遇能否进
几何条件和能量条件均满足。
6. 简述形变金属在退火过程中显微组织、储存能及其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的变化。
【答案】随退火温度的升高或时间延长,出现亚晶合并长大,再结晶形核及长大,无位错的等轴再结晶晶粒取代长条状高位错密度的形变晶粒,然后是晶粒正常长大。储存能逐渐被释放;硬度及强度下降,伸长率上升;电阻降低,密度提高。再结晶时各种性能变化都比回复时强烈得多。
7. 高分子链结构分为近程结构和远程结构。他们各自包含的内容是什么?
【答案】
8. 有错误的A-B 二元系平衡相图如图(a )所示。
(1)在改动量最少的前提下改正图中的错误。
(2)说明错误的理由。
【答案】(1)经改正的相图如图(b )所示。
(2)根据相律及相区接触法则,原图中有4处错误:
①e 、d 两点应重合。因为对组元A ,它相当于一元系,
由度为零,温度不变;
②kin 线应该水平。既然有三个两相区及三个单相区与之相接,它就应该是一个三相平衡区,故为一条水平线;
③与fghij 线相接的应是三个而不是四个单相区;
④水平线cb 应是三相平衡(包晶反应)线。 两相平衡(同素异构转变)时,自
a )有错误的;b )经改正的
图A-B 二元平衡相图
三、计算题
9. Pb-Sb-Sn 三元合金常用作滑动轴承内衬。图1是某机车Pb-Sb-Sn 轴瓦内衬的铸态金相组织,其中图a 合金的成分为74.07%Pb-16.30%Sb-9.63%Sn,组织中自色多角形块状物为初生晶SnSb
++SnSb)化合物,其余为((Pb )(Sb )共晶体;图b 合金的成分为80.36%Pb-14.63%Sb-5.01%Sn,
组织中黑色树枝状物为初生的(Pb )固溶体,其余为((Pb )+(Sb )+SnSb)共晶体。使用结果表明,图a 合金的寿命明显低于图b 合金的寿命,其失效方式主要是衬层大块剥落。
a )74.07%Pb-16.30%Sb-9.63%Sn;b )80.36%Pb-14.63%Sb-5.01%Sn
图1 两种Pb-Sb-Sn 三元合金的铸态组织
(1)从组织的角度分析这两种合金使用寿命的不同。
(2)借助图2所示的Pb-Sb-Sn 三元合金液相面投影图,分析a 、b 两种合金组织中初生晶不同的原因。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