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武汉工程大学材料科学基础(同等学力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配位数

【答案】配位数是指晶体结构中任一原子周围最邻近且等距离的原子数目。

2. 过冷度

【答案】过冷度是指相变过程中冷却到相变点以下某个温度后发生相转变,平衡相变温度与该实际转变温度之差称过冷度。

二、简答题

3. 谈谈你所了解的新材料、新工艺。

【答案】材料的种类繁多,把那些已经成熟且在工业中已批量生产并大量应用的材料称之为传统材料或基础材料。而把那些正在发展,且具有优异性能和应用前景的一类材料称之为先进材料或新材料。

传统材料通过采用新技术、提高性能可以成为新材料,新材料经过长期生产和应用之后也就成为传统材料。目前新材料往往与新的加工技术联系在一起,如通过一种快速冷却或机械合金化等加工方法,可以制备非晶态的金属合金,而在这之前人们不知道金属还可以做成非晶态;其他如喷射沉积技术、半固态加工技术、净形薄带连续铸造技术等都是新的加工技术。

其中铝合金制备新技术有:热顶铸造、气隙铸造及电磁铸造技术,铝合金电磁铸轧技术,大型铝合金型材挤压技术,特宽铝合金中厚板轧制技术,半固态金属成形技术,铝合金显微组织结构预测及性能控制技术。

4. 试绘出体心立方晶胞示意图,在晶胞中画出体心立方晶体的一个滑移系,标出指数;说明体心立方结构的单相固溶体合金在冷塑性变形中的特点。

【答案】(1)体心立方晶胞示意于图,晶胞中的一个滑移系为

效。

(2)体心立方结构的单相固溶体合金在冷塑性变形表现出的特点为加工硬化、屈服现象和应变时

5. 原子的结合键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答案】原子的结合键有.

(1)离子键。其特点是:正负离子相互吸引;键合很强,无饱和性,无方向性;熔点、硬度高,固态不导电,导热性差。

(2)共价键。其特点是:相邻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对结合;键合强,有饱和性,有方向性;熔点、硬度高,不导电,导热性有好有差。

(3)金属键。其特点是:金属TH 离子与自由电子相互吸引;键合较强,无饱和件,无方向件;熔点、硬度有高有低,导热导电性好。

(4)分子键。其特点是:分子或分子团显弱电性,相互吸引;键合很弱,无方向性;熔点、硬度低,不导电,导热性差。

(5)氢键。其特点是:类似分子键,但氢原子起关键作用;键合弱,有方向性;熔点、硬度低,不导电,导热性好。

6. 解释冷变形金属加热时回复、再结晶的过程及特点。

【答案】冷变形金属加热时,各自特点如下:

(1)回复过程的特征

①回复过程组织不发生变化,仍保持变形状态伸长的晶粒。

②回复过程使变形引起的宏观一类应力全部消除,微观二类应力大部分消除。

③回复过程中一般力学性能变化不大,硬度、强度仅稍有降低,塑性稍有提高,某些物理性能有较大变化,电阻率显著降低,密度增大。

④变形储能在回复阶段部分释放。

(2)再结晶过程的特征

①组织发生变化,由冷变形的伸长晶粒变为新的等轴晶粒。

②力学性能发生急剧变化,强度、硬度急剧降低,塑性提高,恢复至变形前的状态。

③变形储能在再结晶过程中全部释放,三类应力(点阵畸变)清除,位错密度降低。

(3)晶粒长大过程的特征

①晶粒长大。

②引起一些性能变化,如强度、塑性、初性下降。

③伴随晶粒长大,还发生其他结构上的变化,如再结晶织构。

7. 萤石

和空间点阵。

属立方晶系,其结构如图1所示,钙正离子位于立方晶胞的角顶和面的中心,形成面心立方结构,而氟负离子填充在全部的(8个)四面体间隙中。请画出萤石晶体的结构基元

【答案】由题意知,钙正离子位于立方晶胞的角顶和面的中心,而氟负离子填充在全部的(8个)四面体间隙中,则结构基元和空间点阵如图2所示。

图2

8. 请分析影响回复和再结晶的因素各有哪些,以及影响因素的异同,并请分析其原因。

【答案】分析如表所示。

影响回复和再结晶的因素及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