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内蒙古师范大学840中外新闻传播史、新闻采访与写作之《中国新闻传播史》考研必备复习题库1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解放日报事件

【答案】“解放日报事件”发生于上海,具体过程是:上海大专院校造反派红卫兵,要求将载有批判《解放日报》文章的《红卫战报》,同《解放日报》一起发行。这一要求遭到拒绝后,大批红卫兵于1966年11月30日冲进解放日报社,使报纸无法发行。而报社周围有数十万群众,高喊:“我们要看《解放日报》”的口号,反对占据报社。这一斗争持续了8天8夜,以中共上海市委接受造反派红卫兵的条件而告终。这一事件,不仅造成解放日报社机构瘫痪、工作混乱的局面,而且严重影响了上海乃至全国新闻界。

2. 《星岛日报》

【答案】《星岛日报》是香港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大报。1938年8月1日由胡文虎创办,聘请进步人士金仲华任总编辑,羊枣为军事评论员,还约请作家夏衍、沙汀等经常为其副刊《星座》写稿。该报积极宣传抗日,笔锋犀利,生动活泼,赢得国内外读者赞誉,一度成为香港地区宣传团结抗战的进步新闻阵地。香港沦陷后,一度停刊。1945年复刊后,由胡文虎的儿子胡好主持。该报消息齐全,专栏、副刊适合知识分子趣味。它还在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及台湾地区设航空版。

3. 邮发合一

【答案】“邮发合一”是指中国从建国初期到80年代实行的一项报刊发行制度。在这种发行制度下,报纸的生产(编印)和流通(发行)是截然分开的,把送信与送报捆在一起,把多家报纸捆在一起,把报纸的征订、运发和投递捆在一起,把批发和零售捆在一起,这种“一分开、四捆起”就是“邮发合一”的发行模式。这种模式拓宽了报纸发行的深度和广度,利用现有资源,减少了浪费和混乱。然而,随着历史的前进,社会条件的不断变化,“邮发合一”逐渐不能适应新的环境,中国的报刊发行模式逐渐演变为“邮发”与自办发行相结合的格局。

4. 《民国》杂志

【答案】《民国》杂志于1914年5月10日创刊于日本东京,刊期不定,由孙中山等一部分国民党员创办。1914年7月中华革命党在东京成立后,该报即转为该党的机关刊物。由居正仟名义上的发行人,胡汉民仟总编辑,参加编撰工作的有朱执信、戴季陶、廖仲恺、邵元冲、邹鲁、田桐、苏曼殊等。该刊的中心内容是反袁,刊载大量文章揭露袁世凯独裁专制、媚外卖国的罪行; 主张维护辛亥革命的成果,武力讨袁。

5. 拉里·金

【答案】拉里·金是美国著名主持人,有“世界最富盛名的王牌主持人”之称。他是第一个在世界

第 1 页,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