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内蒙古师范大学840中外新闻传播史、新闻采访与写作之《中国新闻传播史》考研必备复习题库5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诚言》事件
【答案】《诚言》事件,是指1925年五册运动时期上海的《申报》、《新闻报》刊登帝国主义宣传品《诚言》,引发社会舆论谴责的事件。《诚言》是一种类似传单的铅印宣传品,由上海租界工部局出版处出版,不固定篇幅,不具出版机关。《诚言》的内容是为帝国主义辩护,颠倒是非,恶意攻击中国人民的爱国行动。这个宣传品一露面,就受到卜海广大市民的强烈反对。在这种情况下,《申报》、《新闻报》刊登《诚言》事件一出现,社会舆论立即沸腾起来,《血潮日刊》、《中国青年》等载文痛斥,几百群众涌到申报馆门前提出抗议。在爱国力量的说服下,《申报》在7月17日刊登《辟(诚言)》全文,18日刊登向社会各界道歉的启事,并印发(((诚言)是英国人的谣言》传单20万份。这场新闻斗一争的结局说明,中国任何报刊都必须坚持反帝、爱国的方向,否则必将为人民群众所唾弃。
2. 《联合日报》
【答案】《联合日报》是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党在上海创办的一份较有影响力的报刊,1945年9月在上海创刊,由中共中央从重庆派至上海的原重庆中外出版社负责人筹建。该报名义上是一份民间日报,声称“纯民间资本,无党派立场,发挥民间舆论精神”,实际上是中共的报纸。该报仅出版了两个月就被国民党当局指令停刊。后经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于1946年恢复出版,改名《联合晚报》,由中共代表团驻沪办事处直接领导。
3. 王韬
【答案】王韬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报人和报刊活动家,早期的维新思想家。1867年,王韬旅英二年,两度访法,加深对西学与西方时政的了解,并于1869年参与《六合从谈》的编撰。1874年,王韬创办《循环日报》,并主持笔政十年,撰写大量评论,评论中外时事政治,鼓吹强中攘外变法自强,成为中国最早的报刊政论家。其政论文体不拘一格,有所创新,后形成一种新的报章文体,对当时文坛和以后维新报人影响极大。1883年,王韬将其部分政论汇编成《孜园文录外编》,这是中国新闻史上第一本报刊政论文集。王韬关于办报的言论代表了维新变法前报刊理论的最高成就,奠定了近代报刊理论的基石。
4. 《清议报》
【答案】《清议报》是戊戌政变后保皇会在海外创办的第一份机关报,旬刊,1898年12月23日在日本横滨创刊,主编为梁启超。《清议报》的办报宗旨是“主持清议、开发民智’,,一方面要求“尊皇攘后’,,归政光绪,另一方面继续宣传维新,倡导民权,更明确提出君主立宪主张。为了适应时代潮流,梁启超、欧集甲在《清议报》上发表了一些谈民权、谈自由、谈破坏、谈革命的
第 1 页,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