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河北经贸大学传播学805新闻采写之新闻写作教程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概念题
1. “蒙太奇”
【答案】法文montage ,原为建筑学术语,意为构成、装配。现在是指影视电影创作的主要叙述手段和表现手段之一,一般包括画面剪辑和画面合成两方面。影视蒙太奇手法是以场景和细节的连接铺陈事实,其特点是可以在时间和空间的转承与组合上突破一般规律,摒弃枝节性的情节,跳跃着展示事件的发生和发展。引入事件性的新闻报道中的蒙太奇手法,即用跳跃的文字,超越常规性的时间与空间顺序进行事实的转承,跳跃着表述新闻,形成节奏美。
2. 人物通讯
【答案】人物通讯是指以人为对象、专门写人的通讯。具体而言,人物通讯是指以通讯的形式报道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反映其行为、事迹和生活,再现其精神境界、人生轨迹和生存状态,从而达到教育启迪,或监督批判、警示社会的目的的通讯。
3. 新闻特稿
【答案】新闻特稿是指以报道新闻事件为其主要内容的特稿。它涉及的范围极其广阔,政治冲突、建设成就、社会矛盾、政府举措、刑事犯罪,及一切构成人们关注热点的新闻事件都会成为特稿的报道对象。新闻特稿通常担负两个最为重要的任务,一是向读者提供新闻事件详细过程的描述,帮助读者了解新闻事件的细节,让读者去切身感受新闻事件; 一是向读者提供对新闻事件的深入的解释和分析,帮助读者去认识新闻事件的复杂性,让读者深刻地理解新闻事件。
4. 云计算
【答案】云计算,从技术角度来讲,一般认为是传统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融合的产物,其核心思想是将大量用网络连接的计算资源统一进行管理和调度,构成一个计算资源池来向用户按需服务。“云”就是提供资源的网络,用户无需将这些资源信息存放在终端,而是通过网络到“云”中去获取所需的信息。目前传媒产业对云计算技术的讨论依然是在探索之中,研究者们主要探讨云计算技术的优势,其在报纸、广播、电视、新媒体等的构想和运用,以及如何利用云技术实现数字化生存和全媒体转型。从目前状况来看,云技术的一些应用,比“云报纸”仍具有试验性质,在技术上和受众使用的角度上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5. 叙述式导语
【答案】叙述式导语是用摘录或综合的力法,把消息中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简明扼要地写出来。这种类型的导语用足够生动的情节来讲述故事,使读者能够产生如同他们亲身目击事件的
现场感。叙述式导语写作,使用小说的所有技巧,包括对话、情景描写和悬念设置。
6. 新闻结构
【答案】新闻结构是指消息组织材料、安排内容的方式,是体现体裁特征的重要因素。多数消息包含导语、主体、背景、结尾四个部分,一般按突出主要新闻事实和简明扼要、脉络清晰的要求组织成有机整体。常见的有“倒金字塔式”结构、时序结构、逻辑结构、导引结构等形式。一条消息究竟采用哪种结构形式,往往是综合考虑新闻事实本身的联系、媒介的传播特点,以及更好体现报道意图等诸多因素的结果。
7. 非故意失实
【答案】非故意失实是指新闻报道者并无故意造成失实报道的动机,而是由于种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或影响,未能按照客观事实的本来面目如实做出报道所导致的新闻失实。这种失实虽然从性质上看没有故意失实那么严重,但它出现的频率高,所造成的危害也不能忽视。通常的表现形式有:①思想方法片面,对所报道的事物认识不够准确; ②知识不足,在报道中闹笑话、出差错; ③采写作风小严谨、粗枝大叶等造成失实。
8. 事件通讯
【答案】事件通讯是指详细报道社会上发生的新闻事件的通讯。这种通讯重在记述和再现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相对完整的过程,显示事件的内在逻辑和社会意义。事件通讯所报道的事件一般具有以下特点:①有明确的行为主体; ②发生的时问、地点比较具体、集中; ③有开头、有过程、有结尾; ④常常带有鲜明的矛盾性和冲突性; ⑤有具体的原因和结果。
9. 专访
【答案】专访是指记者请新闻人物就专门性的问题进行解答的一种方式,是记者带着目的对有关人士进行专门的采访,经常是以一种特别强调的方式获取独家新闻的手段,是以记者同人物的谈话为卞取得直接材料并穿插背景材料而成的一种特殊通讯。它比一般报道要详细和生动。专访中少不了采访对象、记者两个因素。专访的特点在一个“专”字,重点是一个“访”。人物专访既强调新闻性、政治性义要强调其可读性。相对于其它新闻形式,人物专访可读性强,具有亲和力。因此,为受众所喜闻乐见。
10.报道角度
【答案】报道角度,是指新闻报道的切入点、侧重点。构成事物的各个因素和各个侧面,都是新闻报道可以选择的角度。选择报道角度,实际上就是选择揭示蕴藏在事实中的新闻价值的具体途径。它关系到一篇新闻报道是否能够有夺目的光彩,是否能够引起读者的关注。对于一个具有新闻意义的客观变动,如果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和表现,会产生不同的传播效果。
11.通讯的主题
【答案】通讯的主题是从实践中来,从实际材料的综合、分析中来的,是记者调查研究的产物。先有素材,后有题材,再有主题。通讯的主题提炼一般需要以下几个步骤:①采访中收集到的大量的原始材料,尚未经过综合整理、提炼加工的东西,称为素材; ②记者根据一定的报道思想,根据自己对生活、对事实的理解和评判,从大量素材中选择、提炼、加工成的写作材料,称为题材; ③题材经过记者头脑的深思熟虑,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抓住本质和核心,渐渐形成一个明确的思想,称为主题。
12.用事实说话
【答案】用事实说话是指在忠实地报道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对事实的适当选择与表述,巧妙地表达传播者的立场与观点的一种报道原则与报道方法。记者把思想观点藏在精心准备的某个事实中,让受众通过这一事实,自己来悟出某种道理。它通过客观叙述新闻事实及其背景来体现观点、发表意见。用事实说话是新闻写作活动的基本规律。“用事实说话”,寓情于事实,符合人们从新闻中主要是了解事实信息的要求,以及新闻应以事实的信息沟通情况、达到信息交流与分享目的的基本特征,因而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新闻的收受者,且具有说服力。
二、简答题
13.在新闻写作中如何体现时效性?
【答案】时效性是新闻报道的重要属性之一。在新闻写作中讲求实效性,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新鲜
①要加强今日新闻的采写。
新闻事实发生的时间与把它传播出去的时间两者之差越小越好,越小新闻就越新鲜,越新鲜也就越受读者欢迎。
②学会在报道中把最新鲜、最精彩的信息或内容“拎”出来,用最明显的形式摆在读者的面前。
新闻报道要学会从众多的新闻事实中提炼出最新鲜的那一点。同时还要学会开门见山地从“新闻眼”切入,提纲掣领地面对整个新闻事实。
③寻找新闻的最近点。尽可能找出某件新闻事实在今天的依据。
(2)快速
记者要学会快速写作。为了使自己写得快,记者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训练:
①学会集中精力,不受外界干扰,在不同的工作条件下都能迅速投入写作。
②学会和养成打腹稿的习惯。在采访与记录的过程中,心中即开始酝酿、起草稿件。
③熟练掌握新闻各种文体的写作要领,特别要得心应手地运用消息写作的技巧和方法。
④善于准备好各种写作素材,灵活地组成“预制构件”,随时可以根据报道的需要进行拼接与组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