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当代新闻写作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概念题
1. 调查性报道
【答案】调查性报道是指一种以揭示真相为宗旨的新闻报道方式,是新闻工作者针对被掩盖或者被忽视的损害公众利益的行为以及社会问题,通过独立、系统、科学、有针对性的调查而完成的新闻报道方式。这种报道通常篇幅长、份量重,受到广泛关注。调查性报道以揭露社会弊病为目的,调查内容广泛涉及政治、经济等领域的多个方面,它是新闻媒体相对独立的工作。
2. 癸丑报灾
【答案】癸丑报灾,是指1913年袁世凯对新闻界的大扫荡。1912年宋教仁被杀后,新闻界的深入报道令当局颇为不满。1913年袁世凯当局对反对派的报刊开始进行清理,北京、广州、武汉、长沙等地的国民党报刊以及反袁报刊被全部查封,对于在上海租界出版的《民力报》等,采取禁止在租界发行的办法,使其被迫停刊。此外报纸报人被警告传讯、打砸搜查、封门停业的事情时有发生,造成大量记者被杀被捕、报业萧条的灾祸。到1913年,全国报纸只剩139家,与1921年初的50多家相比锐减了300多家。时逢农历癸丑年,所以在新闻史上称之为癸丑报灾。
3. 媒体“二次伤害”
【答案】媒体“一次伤害”是指媒体对采访对象的“揭疤式采访”,具体表现为:①缺乏人文关怀,把新闻价值凌驾于生命之上; ②“强mt 式”采访,唤起当事人的黑色回忆。对己经受到创伤的受害人进行相关事件的再次采访。新闻媒体承担着传播信息,报道新闻事实的职责。但如果用错了地方,揭露个人隐私等,又会对社会或采访对象造成巨大伤害。避免媒体“二次伤害”的出现,要求媒体做到:①尊重和保护未成年人、少数民族、女性、残疾人等特殊人群; ②保护消息来源的权益; ③舍弃可能会伤害报道对象名誉的无关紧要的细节; ④舍弃可能会煽动暴力或冲突的有关仇恨的内容; ⑤舍弃可能会引起公众心理伤害或不适的无关紧要的内容; ⑥尚未被法院判罪的犯罪嫌疑人应被认为是无罪的,不在报道中对其进行有罪断定。
4. DEE 结构
【答案】DEE 是指描写(Deeoription}、解释(Explanation )、评价(Evaluation )oDEE 结构是美国《华尔街日报》新闻写作的惯用手法,因此,DEE 结构又称“华尔街日报体”。该结构主要适用于非事件类题材的叙述。DEE 结构的新闻作品一般由四部分组成:①人性化的开头,即与新闻主题有关的人物故事; ②过渡,即从人物与新闻主题的交叉点切入,将真正的新闻内容推到读者
眼前; ③展开,即集中而有层次地阐述新闻主题; ④回归人物,即重新将人物引入新闻,交代此人与新闻主题的深层关系。
5. 新闻性谈话节目
【答案】新闻性谈话节目,是在主持人主持下,邀请嘉宾和观众,就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以平等的对话交流方式,充分表达各自的意见、观点与见解。谈话节目的特点在于:通过各抒己见的谈话,传播观点与见解,反映当代人的心态、观念。谈话节目由主持人、嘉宾、现场观众共同参与、直接对话共同完成,因此,谈话节目成功的很重要原因在于选择好话题、参与谈话的对象和主持人现场的驾驭能力。
6. 媒介批评
【答案】广义的媒介批评,是指根据一定社会和阶级的利益与理想,并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大众传播活动所作的价值判断和理论鉴别。首先,媒介批评是一种活动,是人们有意识地对大众传播活动进行批评的一种特殊活动。第二,媒介批评是人类在自觉利用大众传媒时,对这一自觉行为的道德批判和理论反思。第三,媒介批评是属于意识形态范畴的一种精神活动,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特定社会形态或阶级意识的影响。第四,媒介批评的标准,除了受阶级意识的影响与制约,也存在着永恒的人类社会准则,如正义、人性、理性等等。狭义的媒介批评专指人们对大众传播活动的负面影响所开展的否定性评判。
7. 非事件性新闻
【答案】非事件性新闻报道的是社会问题、社会现象,或者某些可供参考的信息、方法。它们与事件性新闻不同,往往没有明确的行为主体,没有事件所具各的明晰的时间和空间界限,缺少具体的发生发展过程。题材的特殊性决定了非事件性新闻的特点:①非事件性新闻可以进一步拓展新闻的报道面; ②有助于发挥媒体的“主体意识”; ③可以为媒体采制独家新闻创造条件。
8. 现场报道
【答案】现场报道,是指记者在新闻现场边采录音响(画面)、边采访、边解说报道的形式,包括直播和录播两种播出方式。现场报道是主持人在新闻事件现场手持话筒将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向观众做口头叙述,同时通过镜头展示现场动态和环境。现场报道的特征是:主客观音响的同步性和不可分割性(主述与背景); 地点的不可变性; 即时性; 直观性与描述性。其优势是:有利于发挥广播短、平、快的优势; 有利于发挥广播的音响优势,能产生很强的现场感。短处是:地域跨度较大或时间跨度大的新闻内容,不适宜采用这种方式; 现场报道受报道形式的局限,往往容易表象化。
9. 延迟式导语
【答案】延迟式导语又称间接式导语、特写导语、软导语,它的最为突出的特征是,不在导语最开始的时候直接告诉读者新闻中最关键的信息,而是用情节、引语、细节、故事的精彩片段
激发起受众的兴趣、疑问、好奇心或者是求知欲,借此带领受众走进新闻事件的核心。
10.皇家特许出版公司
【答案】皇家特许出版公司是指英国专制王权时代玛丽女王为控制印刷出版行业、采取行业垄断特许方法而设立的管制结构。1557年,玛丽女王将出版行业工会改造成为皇家特许出版公司。皇家特许出版公司委任状中规定:在英国,除公司会员及女王特许者外,其他人的印刷出版行为一律禁止。由于皇家特许出版公司对于整个印刷业的独揽和监督,国家几乎可以不负担任何开支便达到了抑制反对势力舆论的目的,使得英国封建专制王权对新闻印刷出版事业的控制强大而有力。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特许出版公司的权力也大受影响。1641年,“长期国会”取消了臭名昭著的“星法院”和皇家特许出版公司。
11.亲历事件
【答案】亲历事件是指记者身处在事件发生的同时空,作为事件的目击者,从头到尾亲历事件发生、发展的全过程。这通常是在预知事件的采访或体验式采访中才是可行的。由于记者亲历事件,取得的是第一手材料,感受的是当时当地的现场气氛,这种现场材料较为真实可信的。
12.消息结尾
【答案】消息结尾是指为深化新闻主题、强化新闻价值或扩大消息的信息容量,记者根据新闻内容,精心设计的消息的收结部分。它通常是消息的最后一段或最后一句话。消息的结尾方法有其特殊性。它的特点是以事实结尾,事实该讲到哪里,消息就在哪里结尾,戛然而止,无需再加。结尾对消息而言也是重要的,好的结尾可以使主题更鲜明,使文章有回味的余地,甚至也有审美价值,还可以带来妙趣。
二、简答题
13.什么是“二元化”新闻传播体制?
【答案】(1)二元化新闻传播体制是指新闻传播事业史上一种独特的新闻传播体制,最典型的代表是德国和日本。“二元”结构,最为简略的概括是传统因素与现代因素对立和并存的社会结构。具体到这两个国家中,就是以往的封建因素和近代的资本因素在这两个国家近代历史中长期并存与对立的现象。
(2)日本和德国的一元社会结构,特别是一元君主立宪政体,对两国近代新闻传播事业根本性质、基本职能的确立及发展的未来方向起到了决定性的制约作用,并使得两国的新闻传播事业体系也深深地打上了“二元”结构及“二元”因素的特征烙印,从而成长为不同于正统欧美诸国的另一种近代新闻传播事业类型,即二元化新闻传播体制。
(3)日本和德国的近代新闻传播事业“二元”体制实际上是一种介乎封建集权与资本主义市场体制之间的半集权、半市场自由化的新闻传播体制,其中,集权的因素以政治系统的形式占据着主导性的支配地位。它的特殊的质、特殊的点就在于这种体制所包含的“二元”结构、因素及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