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西财经大学889审计实务之会计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概念题
1. 未达账项
【答案】未达账项是指企业单位与银行之间,对同—项经济业务由于凭证传递上的时间差所形成的—方已登记入账,而另—方因未收到相关凭证,尚未登记入账的事项。例如,企业存入银行的存款,企业己登记入账,增加了银行存款,但银行因尚在办理手续,在编制对账单时还未入账以增加企业的存款等。
未达账项主要是因为企业和银行收到结算凭证的时间不—致所产生的。企业和银行之间可能会发生以下四个方面的未达账项:①银行己经收款入账,而企业尚未收到银行的收款通知因而未收款入账的款项,②银行己经付款入账,而企业尚未收到银行的付款通知因而末付款入账的款项,③企业已经收款入账,而银行尚未办理完转账手续因而未收款入账的款项,④企业己经付款入账,而银行尚未办理完转账手续因而未付款入账的款项,如,企业已开出支票而持票人尚未向银行提现或转账等。
2. 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
【答案】会计凭证按其填制的程序和用途可以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原始凭证也称作单据,是证明经济业务己经发生或完成情况,明确经济责任,并作为记账原始依据的会计凭证。原始凭证—般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时直接取得或填制的,它是最初记录经济业务内容或完成情况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证明。会计工作中所用的原始凭证种类有很多,如收货单、发货单、领料单、各种报销凭证、银行结算凭证等都属于原始凭证。原始凭证根据其来源不同,可分为自制原始凭证和外来原始凭证。而记账凭证是根据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的经济内容,应用会计科目和复式记账法确定会计分录,并作为记账依据的—种会计凭证。记账凭证,按其反映的经济业务的内容不同,可分为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在会计工作中,会计人员根据取得的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据以登记账簿。
3. 双倍余额递减法
【答案】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指在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后的余额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种方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加速折旧法的—种,是假设固定资产的服务潜力在前期消耗较大,在后期消耗较少,为此,在使用前期多提折旧,后期少提折旧,从而相对加速折旧。
二、简答题
4. 企业哪些税金应通过“营业税金及附加”账户核算?
【答案】“营业税金及附加”账户,是用来核算企业日常活动应负担的税金及附加。包括营业
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和教育费附加等。该账户借方登记按照规定计算的与经营活动相关的税金及附加; 贷方登记企业收到的先征后返的消费税、营业税等原记入本科目的各种税金,以及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中的营业税金及附加。期末结转后本账户应无余额。另外与投资性房地产相关的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在本科目核算。
5. 企业哪些税金应计人管理费用? 哪项税金不通过“应交税费”账户核算?
【答案】(1)企业按规定计算应交的房产税、车船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矿产资源补偿费、印花税,借记“管理费用”账户,贷记“应交税费—应交房产税”、“应交税费—应交车船税”、“应交税费—应交城镇土地使用税”账户、“应交税费—应交矿产资源补偿费”账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账户;
(2)应交税费除印花税、车辆购置税、耕地占用税、契税不通过应交税费科目核算,其他都要通过应交税费科目核算。
6. 新《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的存货计价力法有哪几种,它们之间有何区别?
【答案】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在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时,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移动加权平均法、月末—次加权平均法和个别计价法等方法。企业不得采用后进先出法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
(1)先进先出法。先进先出法是以先购入的存货应先发出(销售或耗用)这样—种存货实物流转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采用这种方法,先购入的存货成本在后购入存货成本之前转出,据此确定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成本。
采用先进先出法,优点是使企业不能随意挑选存货计价以调整当期利润,缺点是工作量比较繁琐,特别是对于存货进出量频繁的企业更是如此。而且当物价上涨时,会高估企业当期利润和库存存货价值; 反之,会低估企业存货价值和当期利润。
(2)移动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指以每次进货的成本加上原有库存存货的成本,除以每次进货数量与原有库存存货的数量之和,据以计算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作为在下次进货前计算各次发出存货成本的依据。
移动加权平均法的优点在于能使管理当局及时了解存货的结存情况,而且计算的平均单位成本以及发出和结存的存货成本比较客观。但采用这种方法,每次发货都要计算—次平均单价,计算工作量较大,对收发货较频繁的企业不适用。
(3)月末—次加权平均法。月末—次加权平均法是指以当月全部进货数量加上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当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当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的—种方法。采用月末—次加权平均法,只在月末—次计算加权平均单价,比较简单,而且在市场价格上涨或下跌时所计算出来的单位成本平均化,对存货成本的分摊较为折中。但是,这种方法平时无法从账上提供发出和结存存货的单价及金额,不利于加强对存货的管理。
(4)个别计价法。个别计价法亦称个别认定法、具体辨认法、分批实际法,其特征是注重所
发出存货具体项目的实物流转与成本流转之间的联系,逐—辨认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所属的购进批别或生产批别,分别按其购入或生产时所确定的单位成本计算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成本。即把每—种存货的实际成本作为计算发出存货成本和期末存货成本的基础。对于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货、为特定项目专门购入或制造的存货以及提供的劳务,通常采用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
在实际工作中,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会计处理,个别计价法可以广泛应用于发出存货的计价,并且该方法确定的存货成本最为准确。采用这种方法,实务操作的工作量繁重,困难较大,适用于—般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货以及为特定项目专门购入或制造的存货,如珠宝、名画等贵重物品。
新《企业会计准则》取消了后进先出法的存货计价方法。
7. 简述收入确认与计量应注意的要点。
【答案】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其中,日常活动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活动。收入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按照企业从事日常活动的性质,可将收入分为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建造合同收入等。
(1)销售商品收入
销售商品收入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①企业己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 ②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己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 ③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④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⑤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2)提供劳务收入
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提供劳务交易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的,应当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提供劳务收入。提供劳务交易结果能够可靠估计。提供劳务交易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是指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①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是指提供劳务收入的总额能够合理的估计。通常情况下,企业应当按照从接受劳务方已收或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确定提供劳务收入总额。随着劳务的小断提供,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或减少己收或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此时,企业应及时调整提供劳务收入总额。
②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是指提供劳务收入总额收回的可能性大于不能收回的可能性。企业在确定提供劳务收入总额能否收回时,应当结合接受劳务方的信誉、以前的经验以及双方就结算方式和期限达成的合同或协议条款等因素,综合进行判断。
企业在确定提供劳务收入总额收回的可能性时,应当进行定性分析。如果确定提供劳务收入总额收回的可能性大于不能收回的可能性,即可认为提供劳务收入总额很可能流入企业。通常情况下,企业提供的劳务符合合同或协议要求,接受劳务方承诺付款,就表明提供劳务收入总额收回的可能性大于不能收回的可能性。如果企业判断提供劳务收入总额不是很可能流入企业,应当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