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内蒙古工业大学MBA教育中心820管理学[专业硕士]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目录
2018年内蒙古工业大学MBA 教育中心820管理学[专业硕士]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一) .... 2
2018年内蒙古工业大学MBA 教育中心820管理学[专业硕士]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二) .. 14
2018年内蒙古工业大学MBA 教育中心820管理学[专业硕士]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三) .. 27
2018年内蒙古工业大学MBA 教育中心820管理学[专业硕士]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四) .. 38
2018年内蒙古工业大学MBA 教育中心820管理学[专业硕士]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五) .. 52
一、简答题
1. 分析企业制度的不同类型。
【答案】不同企业制度的区别主要表现为不同参与者类群在企业经营中相互间权、利关系特点的差异。根据参与企业活动的每一类要素供应者在企业中权力和利益关系中的地位,企业制度的模式包括以下四种类型:
(1)资本逻辑的企业制度。在这种类型的企业制度中,权力派生于资本的供应,利益归属于资本所有者。资本的供应是行使权力、占有成果的唯一依据。资本所有者既是权利主体又是利益主体。劳动者和经营者在这种制度中的利益实现方式都具有成本费用的性质。
(2)劳动逻辑的企业制度。“权力派生于劳动、利益归属于劳动者”,是这种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劳动者既是权力和利益的主体,又是经营者组织生产活动所需利用的一种要素。经营者根据劳动者集体的委托,提供组织日常经营所需的服务,并以这种服务为依据参与经营成果的分配。资本供应者的利益实现与企业经营成果的高低没有任何直接联系,他们对影响这个成果形成的各种权力的运用也无权(利)过问。
(3)知识逻辑的企业制度。“权力派生于知识,经营成果的分配服从经营者的意志”是这种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经营者因为拥有专门知识而实际掌握和行使着组织企业活动所需的各种权力,是权力和利益的主体。不论是劳动还是资本的供应者,他们从企业获得的与其服务相应的报酬,相对于一定时期的经营活动结束后形成的归经营者实际支配的最终成果来说,都是具有成本性质的支出。
(4)综合逻辑的企业制度。这是各参与者类群在权力以及利益关系中均处于相互平等的地位的企业制度,“权力共使、利益分享、风险同担”是这种企业制度的基本原则。
2. 简述群体决策的优势。
【答案】群体决策又称集体决策,它是相对于个人决策而言的。群体决策是指由多个人组成一个决策小组进行决策,同时,该决策小组对其所做决策的后果负责的一种决策方式。当然,在这种决策集体中,有一个组织的负责人,但他不是最高决策者,只不过是决策小组的组织者。群体决策的方法主要有头脑风暴法、名义小组技术和德尔菲技术。群体决策具有以下一些优势:
(1)提供更完整的信息。“两个人的智慧胜于一个人”,一个群体将带来个人单独行动所不具备的多种经验和不同的决策观点。
(2)产生更多的方案。因为群体拥有更多数量和种类的信息,他们能比个人制定出更多的方案。当群体成员来自不同的专业领域时,这个方面的优点就更为明显。多样化的“世界观”常常
产生更多的方案。
(3)增加对某个解决方案的接受性。如果让受到决策的影响或实施决策的人参与决策的制定,那么他们将可能更为接受决策,还可能鼓励他人也接受这项决策,因为群体成员不愿违背他们自己参与制定的决策。
(4)提高合法性。群体决策的制定过程与民主思想相一致,因此,人们觉得群体制定的决策比个人制定的决策更合法。拥有全权的个体决策者不与他人磋商,这会让人感到是出于独裁和武断而做出决策的。
3. 组织部门化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案】要想有效、合理地集合织织资源,安排好组织内全部的业务活动,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因事设职和因人设职相结合的原则
为了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必须将组织活动落实到每一个具体的部门和岗位上去,确保“事事有人做”。另外,组织中的每一项活动终归要由人去完成,组织部门设计就必须考虑人员的配置情况,使得“人尽其能”、“人尽其用”。特别是,组织需要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进一步调整和再设计组织部门结构时,必须贯彻因事设职和因人设职相结合的原则,及时调整与组织环境不相适应的部门和人员。使组织内的人力资源能够得到有效的整合和优化。
(2)分工与协作相结合的原则分工与协作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结果,古典的管理理论强调分工是效率的基础。在组织的部门设计中,必须要对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岗位进行必要的工作分析和关系分析,并按照分工与协作的要求进行业务活动的蛆合。部门设计者可以依据技能相似性的归类方法集合相关的业务活动,以提高专业分工的细化水平。但是,过分强调专业化分工也会造成管理机构增多、部门之间难以协调等问题。这反而会使管理效率下降。这时,可以依据关系紧密性的归类方法,按照业务流程管理的逻辑顺序来集合业务活动,以达到紧凑、连续、利于协作的工作效果。
(3)精简高效的部门设计原则
部门精简高效是每一个部门设计者所追求的理想效果,作为一项基本的原则应当贯彻在部门设计的每一个阶段和每一项活动过程中。按照这一原则,部门设计应当体现局部利益服从组织整体利益的思想,并将单个部门效率目标与组织整体效率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另外,部门设计应在保证组织目标能够实现的前提条件下,力求人员配置和部门设置精简合理,不仅要做到“事事有人做”,而且要“人人有事做”,工作任务充裕饱满,部门活动紧密有序。
4. 典型的消费品市场细分变量有哪些?
【答案】典型的消费品市场细分变量包括以下四类:
(1)地理因素。主要包括地区、区域大小、城市规模、人口密度、气候等;
(2)人口统计因素。主要包括年龄、性别、家庭规模、家庭生命周期、收入、职业、教育水平、宗教信仰、种族、国籍等;
(3)心理特征因素。主要包括社会分层、生活方式、个性特征等;
(4)行为因素。主要包括场合(如定期还是特别场合)、利益(如豪华、中等还是经济的)、使用率(如经常还是偶尔使用)、忠诚度(如不忠诚、中等忠诚、忠诚、专一)等。
5. 简述影响有效沟通的障碍因素; 简述影响有效沟通的障碍因素。
【答案】有效沟通的障碍因素主要包括:
个人因素。主要包括:①有选择地接受; ②沟通技巧的差异。人际因素。主要包括:①沟通双方的相互信任:②信息来源的可靠度; ③发送者与接受者之间的相似;
结构因素。主要包括:①地位差别; ②信息传递链; ③团体规模; ④空问约束。技术因素。主要包括:①语言:②非语言暗示:③媒介的有效性; ④信息过量。
6. 计划的性质。
【答案】(1)计划的含义
①从名词意义上讲,计划是指用文字和指标等形式所表述的,在未来一定时期内以及组织内不同部门和不同成员,关于行动方向、内容和方式安排的管理文件。
②从动词意义上讲,计划是指为了实现决策所确定的目标,预先进行的行动安排。
(2)计划的性质
一方面,计划工作是决策的逻辑延续,为决策所选择的目标活动的实施提供了组织实施保证; 另一方面,计划工作又是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等管理活动的基础,是组织内不同部门、不同成员行动的依据。故计划工作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计划工作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任何组织都必须具有生存的价值和存在的使命。决策活动为组织确立了存在的使命和目标并且进行了实现方式的选择。计划工作是对决策工作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进一步地展开和细化。
②计划工作是管理活动的桥梁,是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管理活动的基础。计划工作的目的就是使所有的行动保持同一方向,促使组织目标实现。
③计划工作具有普遍性和秩序性。所有管理人员,从最高管理人员到第一线的基层管理人员都要进行计划工作。计划工作是全体管理人员的一项职能,但不同部门、不同层级的管理人员的计划工作的特点和广度都不同。
④计划工作要追求效率。可以用计划对组织目标的贡献来衡量一个计划的效率。
二、论述题
7. 请解释企业伦理的功利观、权力观、公平观和综合契约观。目前全球经济形势小容乐观,复苏乏力,可能还会陷入更大的危机。公司的订单在减少,企业管理者压力很大。我们假设有四家公司,其经营者分别持上述四种伦理观点。在面对订单减少、开工不足的压力,他们分别可能会有什么样的行动?
【答案】(1)道德是指规定行为是非的价值观、观念和原则。现实社会中存在着如下几种企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