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陶艺是一种在世界上流行广泛的艺术样式之一,也是十分普及的艺术教育形式之一。陶艺课程在当前初中阶段课程体系中,是一门培养学生创造力、动手操作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审美创造的最有效的课程之一,能够让学生感受陶瓷文化、动手学习制作陶瓷技能、平衡情绪、协调身心发展、挖掘空间智能品质,又对培养协作与处理人与人的合作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影响。接受与创造贯穿了陶艺教学的全过程,陶艺教学要培养以上能力和品质的同时,更要教授学生有效接受陶艺制作的技能,提高实践技能,创造优秀的陶艺作品。学校陶艺教学高效率做到“接受与创造”就是本论文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研究工作主要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在理论分析部分,以文献调查法分析课题研究的现状和不足,在这基础上,着重对陶艺、初中陶艺教学的性质做了理论的概述,为第二步的实证研究做好铺垫。
在实证研究部分,本论文以西安市高新一中、高新三中为例,以实际情况分析初中陶艺教学处在发展阶段的现状,由于学校条件的影响,教学内容仅局限在教学生接受简单的成型技法创作作品的造型,存在教育不够全面和系统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初中陶艺教育的发展策略——结合陕西省当地丰富的陶艺教学资源,分别从陶吧、陶瓷工厂、陶艺博物馆和私人陶艺工作室中发掘陶艺教育素材,调查分析其包涵的教学资源情况,探寻将丰富的资源运用到学校陶艺教育中的具体方法,来着重讨论解决学校陶艺教育不够系统、全面的弊端。但要更深层的解决学校陶艺教学面对的瓶颈,更需要从学校自身的陶艺课程着手,探究学校陶艺课程的设计,讨论将与陶吧、陶瓷工厂、陶艺博物馆和私人陶艺工作室的合作方法,具体落实到学校陶艺课程的实践当中。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