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843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之现代汉语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分析操作题
1. 指出下列各词的构成方式。
(1)年轻
(2)热爱
(3)减少
(4)司令
(5)书本
(6)眼红
(7)讨论
(8)黑板
(9)目标
(10)提议
【答案】(1)主谓
(2)偏正(状中)
(3)补充
(4)动宾
(5)补充
(6)主谓
(7)并列
(8)偏正(定中)
(9)偏正(定中)
(10)动宾
2. 对下面的结构做层次分析。
(1)三班的同学立刻跑步到操场集合。
(2)学习外语需要坚持下去。
【答案】(1)三班的同学 立刻 跑步 到操场 集合。
(2)学习外语 需要 坚持下去。
3. 分析下面两组词在意义和用法上的区别。
(1)不、没
(2)能、会
【答案】(1)不、没
①语法上的区别
“不”是副词,“没”兼属副词和动词。当“没”跟动词组合时是副词,具体表现是:
a. “不”没有时态的限制,可以用于过去、现在、将来:我以前不会,现在不会,以后也不会。“没”不能用于将来时。我以前没说过,现在没说过。
b. “不”可以和任何助动词组合。不喜欢、不想要、不应该、不可能。“没”和部分助动词组合:没可能、没能、没敢。
c. “不”可以修饰形容词和动词。不喜欢、不漂亮。“没”原则上只修饰动词。没想到。 ②意义上的区别
不表示主观意愿,例如,他不想去英国,他想去法国。没则表示客观情状,例如,他没去英国,他去了法国。
(2)能、会
①语法上的区别
“能”和“会”都属于能愿动词,表示有某种技能时可以用“能”也可以用“会”。如“会开车”“能开车”。区别在于“会”还是动词,可以直接用在名词前面,比如“会韩语”。用在动宾词组前面,“会”还可以作动词的补语,比如“我学会了跳舞”。“能”没有这种用法。
②意义上的区别
a. ,“能”强调的是“能力”表示可以按质按量地完成某个任务,具有这个资质或素质; 而“会”用于抽象概念,它强调的是领悟或掌握了某种能力,因此,在表示“我会了”这个意思的时候,其实表达的是“我明白了,我领会到某个本质了,我的思考力跟问题的本质碰在了一起”。但领会了并不代表就能把事情做好,能力的问题往往跟“实践”有莫大的关系。
b. “能”的概念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后,再次回到了感性,是有既往事实作为基础参照的; 而“会”的概念还停留在理性阶段,只是“认识能力”和“(自认为的)真相”碰到了一起,并没有返回到感性实践中去,没有被实践所验证。
4. 下面是汉语方言湖南衡山前山话中“你、我、他”在具体句子里的不同发音:
(1)我(2)你(3)他(4)他(5)我来找他不要怕我妈妈就是你要我娘在到处找你。 哥哥 姐姐的老师 告诉你娘 十消息
前山话的“你、我、他”有没有语法范畴? 如果有,是用什么语法手段表达了什么语法范畴?
【答案】(1)前山话的“你、我、他”没有语法范畴。
(2)前山话的语法手段
①词形变化所表现的语法意义的聚合称为“语法范畴”。语法范畴必须有词形变化的形式体现。汉语没有形态,严格地说也就没有语法范畴。
②前山话的“你、我、他”在具体句子里的不同位置分别有不同的发音,只是声调的变化,而词语本身并没有词形变化,即没有表现出可区别的语法意义,所以它们没有语法范畴。它们用来表示不同的对象,使用的是词汇意义,而不是语法意义。
5. 分析下列各词的构成方式,指出其各属哪一大类,什么小类。
妹妹 妻子 动力 甚至 构成
踌躇 国立 砖头 悠然 姥姥
【答案】(1)“妹妹”属于重叠式合成词,由相同的词根语素“妹”重叠构成。
(2)“妻子”属于后加式合成词,由词根语素“妻”和后缀“子”构成。
(3)“动力”属于偏正型合成词,由前一词根“动”修饰、限制后一词根“力”。
(4)“甚至”属于联合型合成词,由两个意义相近的词根并列组合而成。
(5)“构成”属于补充型合成词,由后一词根“成”补充说明前一词根“构”。
(6)“踌躇”属于单纯词,是双声联绵词,两个音节声母相同。
(7)“国立”属于主谓型合成词,前一词根“国”表示被陈述的事物,后一词根“立”陈述前一词根。
(8)“砖头”属于后加式合成词,由词根“砖”和后缀“头”构成。
(9)“悠然”属于后加式合成词,由词根“悠”和后缀“然”构成。
(10)“姥姥”属于单纯词,是叠音词,由不成语素的音节“姥”重叠构成。
二、简答题
6. “啤酒”“酒吧”分别由几个语素构成? 请分析并阐明理由。
【答案】“啤酒”是一个语素,它是通过音译加义类式借词; “酒吧”半音译半意译式借词,有两个语素。
(1)判断一个词有几个语素,可以使用替换法,即分别用每一个字另组新词,若在新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