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湖南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网络(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目录
2017年湖南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网络(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一) . 2 2017年湖南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网络(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二) . 6 2017年湖南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网络(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三) . 9 2017年湖南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网络(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四) 12 2017年湖南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网络(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五) 15
一、综合题
1. 用香农公式计算一下,假定信道带宽为3100Hz ,最大信息传输速率为
S/N再増大到10倍,问最大信息速率能否再增加20%?
【答案】根据香农公式输速率増
加那
么
易
如果在此基础上将信噪比
可得
信息速率增加为:
所以最大信息速率只能再增加左右。 得信噪比所
以
应增大到大约110倍。 由香农公式
而 所以最大可得其中若使最大信息传而由原始
的故那么若想使最大信息传输速率增加60%, 问信噪比S/N应增大到多少倍?如果在刚才计算出的基础上将信噪比再増大到10倍,那么
2. 设TCP 的ssthresh 的初始值为8(单位为报文段)。当拥塞窗口上升到12时网络发生了超时,TCP 使用慢启动和拥塞避免。试分别求出第1次到第15次传输的各拥塞窗口大小。
【答案】首先拥塞窗口初始值为1,采用慢启动,接下来窗口值按指数规律增长,因此随后窗口大小分别为2、4、8。当拥塞窗口cwnd=ssthresh时,进入拥塞避免阶段,其窗口大小依次是9、10、11、12, 直至上升到12为止发生拥塞。
然后,cwnd 重新设置为1,ssthresh 值更新为6,慢启动阶段的窗口大小依次是1、2、4、6。
接着进入拥塞避免阶段,窗口大小依次是(仅列出到第15次传输的情况)7、8、9。
所以第1次到第15次传输的各拥塞窗口大小依次为1、2、4、8、9、10、11、12、1、2、4、6、7、8、9。
3. 报文的保密性与完整性有何区别?什么是MD5?
【答案】(1)报文的保密性和完整性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保密性的特点:即使加密后的报文被攻击者截获了,攻击者也无法了解报文的内容;
完整性的特点:接收者收到报文后,知道报文没有被篡改或伪造。
(2)MD5是RFC1321提出的报文摘要算法,目前已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它可以对任意长的报文进行运算,然后得出128bit 的MD5报文摘要代码。算法的大致过程如下: ①先将任意长的报文按模计算其余数(64bit ),追加在报文的后面;
②在报文和余数之间填充1〜512bit ,使得填充后的总长度是512的整数倍。填充比特的首位
是1,后面都是0;
③将追加和填充后的报文分割为一个个512bit 的数据块,512bit 的报文数据分成4个128bit 的数据块依次送到不同的散列函数进行4轮计算。每一轮又都按32bit 的小数据块进行复杂的运算,一直到最后计算出MD5报文摘要代码(128bit )。
这样得出的MD5代码中的每一个比特,都与原来报文中的每一个比特有关。
4. 网络允许的最大报文段长度为128字节,序号用8bit 表示,报文段在网络中的生存时间为30秒,试求每一条TCP 连接所能达到的最高速率。
【答案】具有相同编号的TCP 报文段不应该同时在网络中传输,必须保证,当序列号循环回来重复使用的时候,具有相同序列号的TCP 报文段已经从网络中消失。现在存活时间是30s ,那么在30s 的时间内发送的TCP 报文段的数目不能多于255个。这样
每条TCP 连接所能达到的最高速率是8.704kb/s。
5. TCP 的拥塞窗口cwnd 大小与传输轮次n 的关系如表所示。
表 TCP 的拥塞窗口与传输轮次的关系
所以
(1)试画出图1所示的拥塞窗口与传输轮次的关系曲线。
图1 慢开始和拥塞避免算法的实现举例
(2)指明TCP 工作在慢开始阶段的时间间隔。
(3)指明TCP 工作在拥塞避免阶段的时间间隔。
(4)在第16轮次和第22轮次之后发送方是通过收到三个重复的确认还是通过超时检测到丢失了报文段?
(5)在第1轮次、第18轮次和第24轮次发送时,门限ssthresh 分别被设置为多大?
(6)在第几轮次发送出第70个报文段?
(7)假定在第26轮次之后收到了三个重复的确认,因而检测出了报文段的丢失,那么拥塞窗口cwnd 和门限ssthresh 应设置为多大?
【答案】(1)画出如图1所示的拥塞窗口与传输轮次的关系曲线,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拥塞窗口与传输轮次的关系曲线
(2)慢开始工作间隔:[1, 6]和[23, 36];
(3)拥塞避免的时间间隔:[6,16]和[17, 22];
(4)第16轮次之后发送方通过快恢复方法来发送数据,因此断定为收到了三个重复的确认;第22轮次后发送方采用慢开始方法来发送数据,因此可以断定通过超时检测机制来确认报文段的丢失;
(5)在第1轮次发送时,阈值ssthresh 被设置为32。在第18轮次发送时,阈值ssthresh 被设置为发生拥塞时的一半,即21。在第24轮次发送时,阈值ssthresh 是第18轮次发送时设置的21。
(6)将各次传输轮次的发送数据相加可知,在第7轮次发送出第70个报文段;
(7)在第26轮次后收到三个重复的确认,因此检测出报文段的丢失,根据拥塞控制的算法应该采用快恢复算法,门限ssthresh 减半,而拥塞窗口cwnd 设置为慢开始门限ssthresh 减半后的数值,因此均设置为4。
6. 试说明IP 地址与硬件地址的区别,为什么要使用这两种不同的地址?
【答案】物理地址是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使用的地址,而IP 地址是网络层和以上各层使用的地址,是一种逻辑地址。IP 地址放在IP 数据报的首部,而硬件地址则放在MAC 帧的首部。在网络层和网络层以上使用的是IP 地址,而数据链路层及以下使用的是硬件地址。
在IP 层抽象的互联网上,我们看到的只是IP 数据报,路由器根据目的站的IP 地址进行路由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