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湖南科技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计算机网络(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目录

2017年湖南科技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计算机网络(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一) . .... 2

2017年湖南科技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计算机网络(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二) . .... 5

2017年湖南科技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计算机网络(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三) . .... 8

一、综合题

1. 假设主机A 要向主机B 传输一个长度为512KB 的报文,数据传输速率为50Mbps ,途中需要经过8个路由器。每条链路长度为1000km ,信号在链路中的传播速度为200000km/s, 并且链路是可靠的。假定对于报文与分组,每个路由器的排队延迟时间为lms , 数据传输速率也为50Mbps 。那么,在下列情况下,该报文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到达主机B?

(1)采用报文交换方式,报文头部长为32字节;

(2)采用分组交换方式,每个分组携带的数据为2KB , 头部长为32字节。

【答案】本题主要考查对互联网中数据交互的理解。

(1)如果采用报文交换方式,由于报文头部长为32字节,报文携带的数据为512KB ,整个报文长为

时延为

1000/200000=0.005s=5ms。

因此,该报文从主机A 到主机B 所需的总时间

=传输时延

+传播时延

+

排队时延

(2)如果采用分组交换方式,由于分组头部长为32字节,每个分组携带的数据为2KB ,每个分组的总长度为分组的个数N 为512/2=256。已知数据传输速率为

50Mbp/s,则发送该一个分组所需的传输时延为

1000/200000=0.005s=5ms。

因此,从主机A 到主机B 发送所有分组所需的总时间为主机A 发送(N-1)个分组的传输时延加上最后一个分组从主机A 到主机B 的总时间,即等于(N-l ) ×传输时延+

播时延+排队时延=

2. 搜索引擎可分为哪两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传输时延+传 已知数据传输速率为50Mbps , 则发送该报文所需的传输

另外,报文经过每个路由器的排队时延为lms , 在每条链路上的传播时延为另外,每个分组经过每个路由器的排队时延为lms , 在每条链路上的传播时延为

【答案】搜索引擎可以划分为两类:全文检索搜索引擎和分类目录搜索引擎。

(1)全文检索搜索引擎是一种纯技术型的检索工具。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搜索软件到因特网上的各网站收集信息,找到一个网站后可以从这个网站再链接到另一个网站,然后按照一定的规则建立起一个很大的在线数据库供用户查询。用户在查询时只要输入关键词,就可以从已经建立起的索引数据库上进行查询(并不是实时地在因特网上检索到的信息),因此很可能有些查到的信息是已经过时了的。建立这种索引数据库的网站必须定期对已建立的数据库进行更新维护;

(2)分类目录搜索引擎并不采集网站的任何信息,而是利用各网站向搜索引擎提交网站信息时填写的关键词和网站描述等信息,经过人工审核编辑后,如果认为符合网站登录的条件,则输入到分类目录的数据库中,供网上用户查询。分类目录的好处就是用户可根据网站设计好的目录有针对性地逐级查询所需要的信息,查询时不需要使用关键词,只需要按照分类(先找大类,再找下面的小类),因而查询的准确性较好。但分类目录查询的结果并不是具体的页面,而是被收录网站主页的URL 地址,因而所得到的内容就比较有限。相比之下,全文检索可以检索出大量的信息(一次检索的结果是几百万条,甚至是千万条以上),但缺点是查询结果不够准确,往往是罗列出了海量的信息(如上千万个页面),使用户无法迅速找到所需的信息。

3. 为什么说UDP 是面向报文的,而TCP 是面向字节流的?

【答案】UDP 是面向报文的。发送方UDP 对应用程序交下来的报文,在添加首部后就向下交付IP 层。UDP 对应用层交下来的报文,既不合并,也不拆分,而是保留这些报文的边界。接收方UDP 对IP 层交上来的UDP 用户数据报,在去除首部后就原封不动地交付上层的应用进程,一次交付一个完整的报文。

TCP 是面向字节流的。虽然应用程序和TCP 的交互是一次一个数据块,但TCP 把应用程序交下来的数据仅仅看成是一连串的无结构的字节流,但接收方应用程序收到的字节流必须和发送方应用程序发出的字节流完全一样。

4. 试给出两个例子分别在细粒度和粗粒度上使用QoS 显式路由选择。

【答案】细粒度:按照源点和终点间的每一个应用流定义QoS 需求,细粒度的例子是为特定源主机和目的主机之间的特定应用指派的FEC ;

粗粒度:按照一组网络前缀或两个网络之间的应用流定义QoS 需求,粗粒度的例子是与特定出口LSR (不管数据流是从哪一个源结点发送过来的)相关联的FEC 。

5. 为什么LLC 子层的标准已制定出来了但现在却很少使用?

【答案】以太网在局域网市场中取得了垄断地位并且几乎成为了局域网的代名词,由于因特网发展很快而TCP/IP体系经常使用的局域网只剩下DIXEthernetV2而不是标准中的局

IEEE802委员会制定的逻辑链路控制子层LLC 的作用已经消失, 域网,因此,现在已经很少使用。

6. 计算机通信网有哪些非性能特征?非性能特征与性能指标有什么区别?

【答案】计算机通信网的非性能特征包括:费用、质量、标准化、可靠性、可扩展和可升级性、易于管理和维护等方面。

非性能特征与性能指标的区别:性能指标和非性能特征分别从定量和定性两个不同的角度来描述计算机通信网络的特征。非性能指标对于计算机通信网来说同样重要。

7. 网络协议的三个要素是什么,各有什么含义?

【答案】网络协议的三个要素:语法,语义和同步。

(1)语法:即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

(2)语义:即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响应;

(3)同步:即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8. 试给出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并说明其主要组成构件的作用。

【答案】如图所示,一个数据通信系统可划分为三大部分,即源系统(或发送端、发送方)、传输系统(或传输网络)和目的系统(或接收端、接收方)。

(1)源系统:一般包括源点和发送器两部分。源点设备产生要传输的数据,又称为源站或信源;通常源点生成的数据比特流要通过发送器编码后才能在传输系统中进行传输;

(2)目的系统:包括接收器和终点两部分。接收器接收传输系统传送过来的信号,并将其转换为能够被目的设备处理的信息;终点设备从接收器获取传送来的信息,又称为目的站或信宿;

(3)传输系统:在源系统和目的系统之间的传输系统可以是简单的传输线,也可以是连接在源系统和目的系统之间的复杂的网络系统。

图 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