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山东财经大学软件工程(同等学力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重用性

【答案】利用标准化的软件模块快速构建特定的应用系统,不做修改或稍加改动就可以在不同环境中多次重复使用。

二、简答题

2. 程序流程图的特点有哪些?

【答案】(1)程序流程图的优点

流程图的优点是直观清晰、易于使用,是开发者普遍采用的工具。

(2)程序流程图的缺点

①可以随心所欲地控制流程线的流向,容易造成非结构化的程序结构。编码时势必不加限制地使用GOTO 语言,导致基本控制块多入口多出口,这样会使软件质量受到影响,与程序设计的原则相违背。

②流程图不易反映逐步求精的过程,往往反映的是最后的结果。

③不易表示数据结构。

3. 什么是软件生存周期模型?有哪些主要模型?

【答案】(1)软件生存周期模型的定义

软件生存周期模型是描述软件开发过程中各种活动如何执行的模型。软件生存周期模型确立了软件开发和演绎中各阶段的次序限制以及各阶段活动的准则,确立开发过程所遵守的规定和限制,便于各种活动的协调,便于各种人员的有效通信,有利于活动重用,有利于活动管理。

(2)软件生存周期模型的分类

主要的软件生存周期模型有瀑布模型、增量模型、螺旋模型、喷泉模型、变换模型和基于知识的模型。

4. 说明对象模型的特征。

【答案】(1)对象模型表示了静态的、结构化的、系统数据性质,描述了系统的静态结构,表现了对象间的相互关系。

(2)模型主要关心系统中对象的结构、属性和操作使用对象图来描述。

5. 需求分析方法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答案】(1)必须能够表达和理解问题的数据域及功能域

数据域包括数据流(即数据通过一个系统时的变化方式)、数据内容和数据结构,而功能域

反映上述三方面的控制信息。

(2)可以把一个复杂问题按功能进行分解并可逐层细化

通常软件要处理的问题如果太大、太复杂就很难理解,划分成几部分,并确定各部分间的接口,就可完成整体功能。在需求分析过程中,软件领域中的数据、功能、行为都可以划分。

(3)建模

建立模型可以帮助分析人员更好地理解软件系统的信息、功能、行为,这些模型也是软件设计的基础。

6. 什么是软件配置管理?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案】(1)软件配置管理的定义

软件配置管理是在软件的整个生命期内管理变化的一组活动。

(2)软件配置管理的主要任务

软件配置的主要任务是控制变化,同时也负责各个软件配置项(包括程序、文档和数据)、软件各种版本的标识、软件配置审计以及对软件配置发生的任何变化的报告。

7. 试说明主动服务与被动服务的区别。

【答案】(1)主动服务

主动服务是不需要接收消息就能主动执行的服务,它在程序实现中是一个主动的程序成分,例如用于定义进程或线程的程序单位。

(2)被动服务

被动服务是只有接收到消息才执行的服务,它在编程实现中是一个被动的程序成分,例如函数、过程、例程等。

(3)区别

被动对象的服务都是被动服务,主动对象应该有至少一个主动服务。在定义服务的过程中,对于主动对象应指出它的主动服务。

三、综合应用题

8. 人机对话由操作员信息和系统信息交替组成。假设一段对话总是由操作员信息开始以系统信息结束,用 Jackson 图描绘这样的人机对话过程。

【答案】人机对话过程如图1、2、3、4所示。

图1 人机对话Jackson 图(a )

图2 人机对话Jackson 图(b )

图3 人机对话Jackson 图(c )

图4 人机对话Jackson 图(d )

9. 假设自己的任务是对一个已有的软件做重大修改,而且只允许从下述文档中选取两份:(a )程序的规格说明;(b )程序的详细设计结果(自然语言描述加上某种设计工具表示);(c )源程序清单(其中有适当数量的注解)。

应选取哪两份文档?为什么这样选取?打算怎样完成交给自己的任务?

【答案】应该选取(a )和(b )两份文档,理由如下:

(1)“对一个已有的软件做重大修改”意味着对软件功能做较大变更或增加较多新功能,这往往需要修改软 件的体系结构。因此,了解原有软件的总体情况是很重要的。程序的规格说明书准确地描述了对软件系统的数据 要求、功能需求、性能需求、可靠性和可用性要求、出错处理需求、接□需求、约束、逆向需求及将来可能提出的需求,对了解已有软件的总体情况有很大帮助。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