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新疆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考研强化班模拟试题及答案2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信息饥渴

【答案】受众迫切需要的信息又久候不至,或新闻所传达的信息过于简单,或传播者故意隐匿了某些最重要、最关键的信息,这种种情况下,便产生“信息饥渴”,即信息量供应不足。

2. 固定成见

【答案】“固定的成见”,由美国政论家和舆论学家李普曼在《舆论学》中首先提出,其后又有人将此提法泛化为“浇铸铅版论’夕、“刻板印象论”等,意指人们由于生活在较狭小的一隅,对该环境中生活的某一类人或某一类事会形成固定、概括、笼统的看法。这种看法一经形成,轻易不会改变。因此,人们常依据这种“刻板印象”去理解和接纳从外面传来的信息。新闻传播者只要事先了解这类人的“成见”,可把大致符合这类人口味的新闻信息定时发送,就会收到预期的效果。

3. 经济报道

【答案】经济报道是指有关经济建设、经济政策、经济活动、经济生活和经济动态的报道。经济报道在各类报道总体安排中放在首位,在报纸版面和广播电视节目中,经济报道占据大头。经济报道具有政策性强、业务性强,同人民生活紧密相关等热点。

二、简答题

4. 简述新闻采集过程中,新闻传播者的角色责任是如何体现的。

【答案】以传播新闻信息为角色特征的新闻传播者,他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是同新闻信息的流动进程结合在一起的。换言之,新闻传播者的角色责任,体现在新闻传播的全过程。

(1)新闻采集中新闻传播者的角色责任。

新闻传播者应该尽可能多和尽可能好地满足受传者的多种需求,既正确引导社会前求,又满足多样化的社会需求。要忠实地执行新闻调控机关的法令和指示,务使给定信息具有合法性和合理性。而且还要培养良好的职业技能,以出色的新闻敏感和宣传敏感及时发现与捕捉新闻信息,不遗漏重要的信源与信息。

(2)信息制作中新闻传播者的角色责任。

采集新闻信息后,新闻传播者要对信息的内容与传播形式进行加工处理,包括信息的取舍和

第 1 页,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