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湘潭大学商学院812西方经济学之宏观经济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持久收入假说
【答案】持久收入假说由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VI.Friedman )提出,认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主要不是由他的现期收入决定,而是由他的永久收入决定。永久收入是指消费者可以预计到的长期收入。永久收入大致可以根据观察到的若干年收入的加权平均数计得,距现在的时间越近,权数越大; 反之,则越小。根据持久收入假说,政府想通过暂时增减税收来影响总需求的政策是不能奏效的,因为人们减税而增加的收入,并不会立即用来增加消费。
与生命周期假说不同的是,持久收入假说偏重于个人如何预测自己未来收入问题。持久收入假说认为:
(1)消费不只同现期收入相联系,而是以一生或永久的收入作为消费决策的依据。
(2)一次性暂时收入变化引起的消费支出变动甚小,即其边际消费倾向很低,甚至近于零,但来自永久收入变动的消费倾向很大,甚至接近于1。
(3)当政府想用税收政策影响消费时,如果减税或增税只是临时性的,则消费者并不会受到很大影响,只有永久性税收变动,政策才会有明显效果。
2. 挤出效应
【答案】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在IS-LM 模型中,若LM 曲线不变,政府支出增加,IS 曲线向右移动,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重新均衡时引起利率的上升和国民收入的增加。但是,利率的上升会抑制一部分私人投资,降低原有的乘数效应,因此,财政支出增加引起国民收入增加的数量小于不考虑货币市场的均衡(即LM 曲线)或利率不变条
件下的国民收入的增加量。这两种情况下的国民收入增量之差,就是利率上升引起的“挤出效应”。
挤出效应的大小取决于以下四个因素:
(1)支出乘数的大小;
(2)货币需求对产出变动的敏感程度;
(3)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
(4)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即投资的利率系数的大小。
在凯恩斯主义极端情况下,货币需求利率系数为无限大,而投资需求的利率系数等于零。因此,政府支出的挤出效应为零,财政政策效果极大。反之,在古典主义极端情况下,货币需求利率系数为零,而投资需求的利率系数极大。因此,挤出效应是完全的。
3. 平衡预算
【答案】预算盈余BS=政府的收入一政府的支出。平衡预算有以下两层含义:
(1)BS=0,即政府的收入完全等于政府的支出,政府完全实现了收支相等。
(2)△BS=0,即政府收支的变动量等于0。
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之前,各国普遍采取年度平衡预算,要求每个财政年度都收支平衡。年度平衡预算后来演变成周期平衡预算,是指政府在一个经济周期中保持预算平衡,即在经济衰退时实行扩张政策,有意安排预算赤字,在繁荣时期实行紧缩政策,有意安排预算盈余,以繁荣时的盈余补衰退时的赤字,实现整个周期盈余与赤字相抵。
4. 货币政策
【答案】货币政策指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例如,在经济萧条时增加货币供给,降低利息率,刺激私人投资,进而刺激消费,使生产和就业增加。反之,在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率太高时,可通过紧缩货币供给量以提高利率,抑制投资和消费,使生产和就业减少些或增长慢一些。
货币政策分为扩张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是通过提高货币供应增长速度来刺激总需求,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更为容易,利息率会降低。因此,当总需求与经济的生产能力相比很低时,使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最合适。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是通过削减货币供应的增长率来降低总需求水平,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较为困难,利息率也随之提高。因此,在通货膨胀较严重时,采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较合适。
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有公开市场业务、改变贴现率、改变法定准备率以及道义上的劝告等。这些货币政策的工具作用的直接目标是通过控制货币供给量,影响利率与国民收入,从而最终实现稳定国民经济的目标。
5. 节俭悖论
【答案】传统的观点认为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但是凯恩斯却提出了与之相矛盾的观点。根据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国民产出由包含消费支出的总需求决定,也就是说,消费支出的增加会引起国民产出的增加,消费支出的减少会引起国民产出的减少,即消费变动与国民产出变动呈正向变动关系。同时由凯恩斯的消费理论知道消费与储蓄具有互补关系,因而可得出储蓄变动与国民产出变动呈反向变动关系。也就是说,增加储蓄会减少国民产出,使国家经济衰退,对十社会来讲是恶的; 而减少储蓄会增加国民产出,使经济繁荣,对十社会来讲是好的。这种矛盾被称为“节俭悖论”。
6. 名义GDP 和实际GDP
【答案】名义GDP 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实际GDP 是用以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由于物价不同,名义GDP 一般和实际GDP 会有些差异,差异越大,说明基期到现期的物价变动越大。实际GDP=名义
GDP ÷GDP 折算指数。
二、简答题
7. (1)假设现制定并公布来年有一个持续一年的投资税收抵免(减免)政策,则这一做法对近几年(四五年)内的投资有何影响?
(2)假如上述政策是长期的,则又有何影响?
(3)简述投资税收减免政策对调控经济的作用。
【答案】投资税收减免就是政府允许企业在其投资支出中扣除一定比例的税收,这会降低资本租用成本,从而增加意愿资本存量。由于投资是在长期中进行的,一项工程的投资往往需要多年才能完成,具体在什么时期、投资多少是有灵活性的
(1)按题意,由于税收减免政策仅持续一年,企业将充分利用该优惠政策,将几年内的投资相当集中地在来年中完成,而大量减少今年及来年以后各年的投资。
(2)按照题意,由于投资税收减免政策是长期的,因此对投资时间的确定就影响不大,仅会减少今年的投资量。长期投资税收减免会长期地减少资本租用成本,从而增加意愿资本存量,即增加投资量,但这投资量是长期均匀分布的。
(3)由上可知,政府运用投资税收减免这一政策可以使投资在时间上提前或延后,而投资波动是引起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故可以将投资税收减免政策作为稳定经济的重要政策手段。在经济衰退时,可增加投资税收减免来刺激投资或使投资提前; 而在经济繁荣时也可通过减少投资税收减免来抑制投资或使投资推后,这样就有稳定经济的作用。但是也应注意:由于企业的预期和政府在该政策时间和力度选择上的失误,可能反而加剧经济波动。
8. “凯恩斯的理论陷入了循环推论:利率通过投资影响收入,而收入通过货币需求又影响利率; 或者反过来说,收入又依赖利率,而利率又依赖于收入。”凯恩斯的后继者是如何解决这一貌似“循环推论”问题的? 请用经济学术语加以说明。
【答案】凯恩斯的后继者希克斯发现了凯恩斯理论循环推论的错误,并把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结合起来,建立了一个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模型,即IS-LM 模型,以解决循环推论的问题。分析如下:
在IS 曲线上,有一系列使产品市场均衡的利率及收入组合点; 在LM 曲线上,有一系列使货币市场均衡的利率及收入组合点。IS 曲线与LM 曲线交于一点,在该点上,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其数值可通过解IS 与LM 的联立方程组得到。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