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920艺术学概论[专业硕士]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精神分析学

【答案】精神分析学是20世纪最重要的心理学流派。它是用一种独特的精神分析方法来研究人的无意识的理论和科学,主要包括无意识沦、本能论、泛性论、梦论、人格论等。精神分析学美学是在运用精神分析学的基本观点来解释美和艺术问题的基础上产生的,它的最基本的美学主张,就是强调人的无意识与本能冲动在艺术创造与审美活动中的决定作用和深层动因。创始人为奥地利心理学家西格蒙德一弗洛伊德,代表人物还有荣格、阿德勒等,该学派用无意识、泛性欲主义和梦幻来解释文艺和审美现象,把艺术看成是性欲的转移和升华。

2. 艺术风格

【答案】艺术风格是艺术作品在整体卜呈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面貌,它是通过艺术作品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更为深刻、更为本质性的时代、民族及艺术家个人的审美理想等内在特征的外部印记。艺术风格既有鲜明的多样性特点,又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3. 古典主义音乐

【答案】古典主义音乐有狭义和广义两种解释:一是指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形成于维也纳的一种乐派,即“维也纳古典乐派”; 二是泛指17、18、19三个世纪的音乐创作,其中包括古典时期以前的巴洛克音乐、罗可可音乐和古典时期以后的浪漫派音乐,也包括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音乐。

4. 艺术管理

【答案】艺术管理是五种传统管理的应用——计划、组织、实施、监督和控制。艺术管理有助于表演和视觉艺术作品,并把艺术家的作品展示给观众。从理论上讲,主要有几个途径,首先是目标管理、行政手段、法制管理。

5. 普列汉诺夫《论艺术——没有地址的信》

【答案】《论艺术——没有地址的信》是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普列汉诺夫的著作,发表于1899~1900年。全书分为六个部分:《第一封信》至《第四封信》及两个《札记》。《论艺术——没有地址的信》是马克思主义美学史上第一部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研究艺术起源的成功之作,也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经典著作之一。作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通过对原始音乐、舞蹈、绘画艺术以及它们同生产劳动实际联系的分析,系统地论述了艺术的起源及其发展问题,认为艺术不是起源于“游戏”,而是起源于生产劳动。该著作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建设马克思主义美学与文艺学体系方面都起了重要作用。

6. 《格尔尼卡》

【答案】油画《格尔尼卡》是毕伽索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一件具有重大影响及历史意义的杰作。此画是毕伽索受西班牙共和国政府的委托,为1937年在巴黎举行的国际博览会西班牙馆而创作。画面结合立体主义、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风格,表现了1937年德国空军疯狂轰炸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时民众的痛苦、受难和法西斯的兽性:画中右边有一个妇女举手从着火的屋上掉下来,另一个妇女拖着畸形的腿冲向画中心; 左边是一个母亲与她己死的孩子,地上有一个战士的尸体,他那只断了的手上握着断剑,剑旁是一朵正在生长着的鲜花。这幅画中给人印象深刻的“点灯眼”和“比目牛”成为日后毕伽索的代表形象。

7. 主观精神说

【答案】主观精神说是艺术史上关于艺术本质问题的主要观点之一,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或“生命本体的冲动”。德国古典美学家康德认为,艺术纯粹是艺术家们的天才创造物,这种“自由的艺术”丝毫不夹杂任何利害关系,不涉及任何目的。德国哲学家尼采将其推向极端,认为人的主观意志是世界万事万物的主宰,也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因。在中国古代文艺理论批评史上,南北朝时期的文艺评论家把“情”、“志”归结为艺术家个人的心灵和欲念的表现,根本否认文艺与社会现实的联系。宋代严羽的“妙悟”说和明代袁宏道的“性灵”说,也是把主观精神的表现和抒发当作艺术的本质特征。

8. 移情

【答案】移情是指在审美或欣赏时,人们把自己的主观感情转移或外射到审美对象身上,且对之进行欣赏和体验,从而使知觉表象与情感相融合的过程。移情的概念由德国美学家菲舍尔提出,立普斯则是“移情说”最重要的代表,该学说认为人在审美过程中,把物化成人,以人度物,设身处在物的地位,把原来没有生命的东西看成有生命的东西,仿佛它也有了感觉、思想、意志,从而使人与物发生同情与共鸣,达到物我交融、物我同一的境地,产生美感。“移情说”对西方现代派艺术产生过非常重要的影响。

9. 浙派

【答案】浙派是明代前中期中国画坛的重要绘画流派之一,其开山鼻祖是丁敬,主要成员包括戴进、吴伟、蓝瑛、张路、蒋篙、汪肇等人。丁敬(1695~1765年),字敬身,清代书法家、篆刻家,西泠八家之一,浙派创始人。爱好金石碑版,曾搜访石刻,著成《武林金石录》,另著有《砚林诗集》、《龙泓山人集》。吴伟(1459~1508),学戴进而更为豪放,后形成浙江派的支流——“江夏派”。浙派画家在继承的同时,更注意个人笔墨技法与画风的变化,他们的笔墨粗简放纵、洒脱爽劲、酣畅淋漓,富有较强的节奏感。所绘物象,结构严谨,描绘准确。明代中期以后,浙派画家因一味追求恣肆、狂放,流于草率,逐渐失去画坛主流地位。

10.包豪斯

【答案】包豪斯是1919年德国创办的一所设计学院,它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设计学院,创始人是德国著名的建筑家格罗皮乌斯。包豪斯学院在教学思想上强调集体工作方一式,强调标准化,强调科学的、逻辑的工作方法和艺术表现的结合,试图将教学的中心从比较个人的艺术型教育体系转移到理工型体系的方向上来,培养了一大批具有艺术与技术双重才能的设计人才。包豪斯学院在建筑设计乃至整个工业设计发展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二、简答题

11.园林艺术的基本审美特征是什么?

【答案】园林艺术的基本审美特征主要表现为:

(1)综合性

园林不单纯是一种艺术形象,还是一种物质环境。园林艺术是对环境加以艺术处理的理论与技巧,它是与功能相结合的艺术,是有生命的艺术,是与科学相结合的艺术,是融会多种艺术于一体的综合艺术。

(2)实用性和审美性

作为实用艺术之一,园林艺术的基本审美特征同样是实用性与审美性、技术性与艺术性相结合。但是,园林的实用功能主要就是供人们游憩玩赏,这种特殊的实用功能要求园林更加侧重于审美性和艺术性。

12.什么是艺术的创作方法? 艺术创作方法与表现手法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案】(1)艺术创作方法的内涵

艺术的创作方法是指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对主体思想感情和客观生活的关系所持的基本态度和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它是在艺术思维中要遵循的最一般的原则,也是艺术表现中所遵循的最一般的方法。

(2)艺术创作方法和表现手法的关系

①二者的联系

一定的创作方法往往更多地使用与它相适应的艺术表现手法。如现实主义往往运用写实的朴素的艺术语言,冷静细腻的描绘; 浪漫主义往往运用激情的艺术语言,想象、夸张的描绘等等,从而构成创作方法的外部特征。

②二者的区别

艺术创作方法与表现手法的区别主要表现为二者定义的不同:

创作方法是艺术家在创作中对主体思想感情和客观生活的关系所持的基本态度和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某种艺术思想在创作中的体现,是指导整个创作活动的最一般的原则,因此对创作的影响是全局性的。

艺术表现手法是塑造形象的具体方法,仅仅是艺术表现中的一些具体的表现手段,如绘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