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温州大学音乐学院视唱练耳之西方音乐史略(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填空题

1. 17世纪德国歌剧的中心在_____城,根据意大利佛罗伦萨歌剧脚本重新填词和配曲的《_____》是德国最早的歌剧作品,当时较为活跃的德国歌剧作曲家有_____和马特松。

【答案】汉堡; 达夫妮; 凯泽尔

【解析】1627年,德国首次对意大利歌剧作出反应,把佛罗伦萨歌剧《达夫尼》译成德语并稍加修改。1678年在城市汉堡建立了公众歌剧院,用德语演出歌剧,汉堡城成为17世纪德国的中心。先后活跃于汉堡歌剧院的作曲家有凯泽尔(1674-1739)和马特松(1681-1764)0

2. 拉赫玛尼诺夫晚年以帕格尼尼《随想曲》第24首主题写成的大型钢琴与乐队变奏曲《_____》是他最后的交响音乐杰作之一。

【答案】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

【解析】《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以帕格尼尼小提琴《无伴奏随想曲》第24首、中世纪继叙咏“愤怒之日”以及他自己创作的一首优美旋律为主题加以变奏,由于“愤怒之日”的加入,音乐出现阴沉的气氛。

3. 巴罗克时期的协奏曲有三种,_____是巴罗克时期最主要的协奏曲形式,_____是现代协奏曲的主要形式。

【答案】大协奏曲,独奏协奏曲

【解析】协奏曲最早产生于17世纪末,是巴洛克时期最重要的器乐形式。巴洛克时期的协奏曲有大协奏曲、乐队协奏曲或协奏交响曲、独奏协奏曲三种类型。大协奏曲是巴罗克时期最主要的协奏曲形式,著名作品有巴赫的《勃兰登堡协奏曲》。独奏协奏曲是现代协奏曲的主要形式,著名作品有维瓦尔迪的《四季》。

4. 19世纪法国特有的歌剧样式“大歌剧”风靡全欧,使得巴黎成为当时欧洲的歌剧中心。作曲家奥柏创作的《_____》最早为这种歌剧写作树立典范,作曲家梅耶比尔写作的歌剧《恶魔罗勃》达到了这种歌剧的顶峰。还有阿列维创作的《_____》、罗西尼创作的《_____》、瓦格纳创作的《黎恩济》和威尔第创作的《阿依达》都属于这种歌剧样式。

【答案】波尔蒂奇的哑女; 犹太女; 威廉·退尔

【解析】大歌剧一词原指巴黎歌剧院及在该剧院上演的作品,后专指19世纪法国特有的风格宏伟壮丽的歌剧。大歌剧多以历史故事为题材,特别是延续了法国大革命时期的革命题材。代表作有奥柏的《波尔蒂奇的哑女》、梅耶比尔的《恶魔罗勃》、阿列维的《犹太女》、罗西尼的《威廉·退尔》、瓦格纳的《黎恩济》、威尔第的《阿依达》。《波尔蒂奇的哑女》创立了大歌剧的模式,最早

为这种歌剧写作树立典范。

5. 古希腊人使用过两种记谱法,都用字母或类似字母作为符号,一种用来记录_____,另一种用来记录_____。

【答案】音高:节奏。

6. 1834年,舒曼和他的老师维克共同创办了音乐评论杂志《_____》,舒曼是主要撰稿人,他热情赞扬柏辽兹等作曲家的才能,推荐肖邦和_____等崭露头角的新人。为了以不同身份和角度写作评论文章,舒曼拟用了不少笔名,主要有模仿让·保尔小说中的两个名字:_____和埃塞比乌斯,他们代表了舒曼性格中的不同侧面,频频出现于他的评论文章和音乐作品中。

【答案】新音乐; 勃拉姆斯; 弗洛列斯坦

【解析】舒曼(1810~1856)是德国作曲家、钢琴家、音乐评论家,浪漫主义音乐成熟时期代

,1835~1844年独立编辑表人物之一。1834年与克尔诺、茨威格、维克等共同创办《新音乐杂志》

该杂志。作为评论家,热心赞扬柏辽兹(1803~1869)等作曲家,提倡肖邦、勃拉姆斯等新人。舒曼为了宣扬并捍卫自己的艺术观,创造出“大卫同盟”这个虚构的组织和它的成员,在他的“大卫同盟”中,把原型来自让·保尔小说的两个人物:热情奔放的弗洛列斯坦和充满幻想的埃塞比乌斯和(体现舒曼性格的两个方面)与萧邦、帕格尼尼、克拉拉等作为同盟的中坚人物。

7. 巴拉基列夫最著名的音乐作品有交响诗《_____》和钢琴幻想曲《_____》。

【答案】塔玛拉:伊斯拉美

【解析】米里·巴拉基列夫是俄国作曲家,是第一位在作品中体现强力集团创作倾向与风格的

,交响诗作曲家,主要作品有两部交响曲,具有标题性构思的《以三首俄罗斯民歌为主题的序曲》

,钢琴幻想曲《伊斯拉美》《塔玛拉》。

8. 里姆斯基一科萨柯夫的管弦乐组曲《_____》是根据阿拉伯民间文学《一千零一夜》创作的。

【答案】舍赫拉查德

【解析】尼科莱. 里姆斯基一科萨柯夫是“强力集团”中最年轻的成员,是连接着第一代民族主义和20世纪初的俄国作曲家。在交响乐创作领域,最出色的是描写异国风光的交响组曲《舍赫

,取材于阿拉伯民间传说《一千零一夜》,1888。乐曲表达了作曲家读该书后的自由幻想。拉查德》

9. 贝多芬共创作了_____部交响曲,第_____交响曲是最早的标题交响曲,他的第二交响曲第三乐章以_____取代了原先的小步舞曲。

【答案】九,六,谐谑曲

【解析】德国作曲家和音乐家贝多芬,是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一共创作了9部交响曲,其中第6交响曲是最早的标题交响曲,整部作品细腻动人,朴实无华,宁静而安逸,与贝多芬的c 小调第五交响曲同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交响曲之一。他的第二交响曲第三乐章以谐谑曲取代了原先的小步舞曲。

10.亨德尔最重要的创作领域为_____和_____。

【答案】正歌剧; 清唱剧

【解析】乔治·弗里德里克·亨德尔(1685~1759)最重要的创作领域为正歌剧和清唱剧。亨德尔的歌剧延续了意大利正歌剧的传统,或取材于英雄故事,或叙述奇幻故事。清唱剧是为亨德尔带来持久声誉的音乐体裁。

二、名词解释

11.奏鸣曲式

【答案】一种大型器乐音乐结构,定型于18世纪上半叶。由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三大部分组成。呈示部包含在调性和性格上形成鲜明对比的主部和副部,它们是全曲的核心主题; 展开部发展呈示部出现过的主题,调性频繁转移,极大地造就戏剧紧张度; 再现部重现呈示部主题,但所有主题全部统一在主调上,形成音乐戏剧的完满解决。

12.C.P.E. 巴赫

【答案】古典主义时期德国作曲家和羽管键琴家,J.S. 巴赫的次子。主要创作交响曲和键盘作

,他的作品精致洗练、趣味高雅,品,奏鸣曲有200多首,如《普鲁士奏鸣曲》、《沃尔滕堡奏鸣曲》

脱离了纯对位写作的旧有风格,发展了主调音乐的新风格,乐章间的调性对比和形象对比处理日趋成熟,并发展了奏鸣曲的戏剧性因素,是古典钢琴奏鸣曲的重要奠基者。

13.《合唱交响曲》

【答案】贝多芬创作的第九交响曲,晚年唯一的交响曲作品。构思宏大,手法新颖,独创性地在纯器乐的交响曲中加入合唱,以德国诗人席勒的诗作《欢乐颂》作歌词,表达了作曲家对人类和平友爱欢乐境界的追求。

14.《叶甫根尼·奥涅金》

【答案】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创作的三幕歌剧,根据普希金的同名长诗撰脚本,剧情大意为:贵族青年奥涅金拒绝了钟情于他的塔姬雅娜的求爱,而向塔姬雅娜的妹妹奥尔加献殷勤,在与奥尔加的爱人连斯基的决斗中,击毙了连斯基。奥涅金远走他乡若干年后返回,在舞会上重逢塔姬雅娜,求爱不成悻悻离去。歌剧以抒情的笔调,对人物进行了细腻透彻的心理性格描绘,是作曲家富于特色的心理歌剧。

15.《田园交响曲》

【答案】贝多芬创作的第六交响曲,作曲家意欲表达乡间的乐趣在人心里所引起的感受,亲自为每一乐章加上文字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