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广西大学商学院MBA中心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国际贸易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跨国公司
【答案】跨国公司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拥有矿山、工厂、销售机构或其他资产,在母公司统一决策体系下从事国际性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它可以由一个国家的企业独立创办,也可以由两个或多个国家企业合资、合作经营,或控制当地的企业使其成为子公司。
2. 福利恶化型增长
【答案】
福利恶化型増长是由已故美国经济学家巴格沃蒂命名的,是指一种不但对本国经济没有好处,反而使社会的经济福利水平下降的增长。
福利恶化型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贸易条件的恶化。如果增长后贸易条件恶化所造成的利益损
失超过增长本身带来的利益,就会出现“恶化增长”。造成福利恶化型增长至少要具备两个条件:
(1)这种增长必须发生在出口部门,而该国的出口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又必须是举足轻重的,因为只有大国才会出现出口增加价格下跌的情况。
(2)国际市场对此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必须是较低的,需求量不会因为价格的上升而下降多少,也不会因价格的下跌而增加多少,因此,当出口供给增加价格下跌时,需求量并没因此而増加多少,过剩商品会使价格继续猛跌直到很低的水平在一般情况下经济增长会使一国的社会福利水平提高,但贸易大国的出口扩张型增长最终引起的贸易条件恶化有可能使该国的福利水平下降,这种情况被称为“福利恶化型增长”。
3. 服务贸易
【答案】服务贸易又称劳务贸易,是指国与国之间互相提供服务的经济交换活动。服务贸易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服务贸易是指一国以提供直接服务活动形式满足另一国某种需要以取得报酬的活动。广义的服务贸易既包括有形的活劳动,也包括服务提供者与使用者在没有直接接触下交易的无形活动。服务贸易一般情况下都是指广义的。
根据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达成的“服务贸易总协定”,服务贸易是指:“从一成员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境内提供服务;在一成员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以商业存在提供服务;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以自然人的存在提供服务。”服务部门包括如下内容:商业服务,通信服务,建筑及有关工程服务,销售服务,教育服务,环境服务,金融服务,健康与社会服务,与旅游有关的服务娱乐、文化与体育服务,运输服务。
服务贸易有四种提供方式:①跨境交付;②境外消费;③商业存在;④自然人流动。
4. 自由贸易区
【答案】自由贸易区又称为对外贸易区、自由区、工商业自由贸易区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通过达成某种协定或条约取消相互之间的关税及其他非关税贸易壁垒的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各成员国对区外国家仍然维持贸易壁垒,但保护政策不求一致,由成员国自行订立。
5. 关税配额
【答案】关税配额是将关税与配额结合起来的一种限制进口的措施。其做法是对商品进口的绝对数额不加限制,而对在一定时期内,在规定配额以内的进口商品,给予正常关税、减税或免税待遇;对超过配额的进口商品则征收正常关税、附加税或罚款。
6. 反倾销
【答案】反倾销是指对外国商品在本国市场上的倾销所采取的抵制措施。一般是对倾销的外国商品除征收一般进口税外,再增收附加税,使其不能廉价出售,此种附加税称为“反倾销税”。如美国政府规定:外国商品刚到岸价低于出厂价格时被认为商品倾销,立即采取反倾销措施。
7. 放大效应
【答案】
放大效应是指要素价格的变动幅度大于产品价格的变动幅度。斯托尔珀一萨缪尔森定理不仅指出了国际贸易对本国各种要素收益的可能影响,而且分析了这种影响的大小。他们指出,通过关税保护,美国相对稀缺资源(劳动)收益(工资)的提高幅度会超过进口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价格提高的幅度,从而使得实际工资上升。斯托尔珀和萨缪尔森认为,生产要素价格的变动会超过产品价格的变动。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琼斯则进一步研究和证明了这种效应,并把这一结果称为放大效应。
8. 经济同盟
【答案】经济同盟是指一个有机的经济实体,在这个经济实体内部,各成员国实现了商品、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建立了共同对外关税,并且制定和执行统一对外的某些共同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逐步废除政策方面的差异,使一体化的程度从商品交换扩展到生产、分配乃至整个国民经济。
二、思考题
9. 美国国会在2000年就是否给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地位一案进行投票表决。此案在美国国内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各方都在努力游说。反对该提案的主要是美国的各个工会组织,而支持的多是大公司。为什么?
【答案】根据斯托尔珀一萨缪尔森定理:在出口产品生产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本国的充裕要素)的报酬提高;在进口产品生产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本国的稀缺要素)的报酬降低,而不论这些要素在哪个行业中。
给与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地位意味着增加与劳动力充裕的中国的贸易。自由贸易的趋势是增加出口产品密集使用的要素的收益,减少进口产品中密集使用的要素的收益,所以美国一旦扩大了与中国的贸易就会改变国内各要素的收益,降低美国国内的劳动力的收益,同时增加国内资本的收益,所以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工会组织反对该提案,大公司支持该提案。
10.假设在自给自足条件下,中国的汽车价格是20万元/辆,需求量为100万辆。中美两国进行汽车贸易,国际市场价格为15万元/辆,中国自己生产60万辆,从美国进口60万辆。中国的消费者是获得收益还是受到损失?生产者呢?总福利増加了吗?请用图和数值说明。
【答案】中国的消费者从价格的下降中获益,生产者受损。社会总福利增加了,如图所示。 (1)从图中可以看出,由于价格从20万元/辆降至15万元/辆,消费者剩余增加了面积生产者剩余减少了面积ABCDE , 社会总福利增加了面积CED 。
图
(2)对于消费者来讲,在自给自足的情况下,汽车价格为每辆20万元,生产量与消费量相等,都为100万辆,贸易后的价格跌至每辆15万元,国内生产减少至60万辆,此时消费者剩余増加:
(3)对于生产者来讲,贸易后,生产者剩余减少:
因此生产者损失了400亿元。
(4)社会的总福利为生产者损失与消费者收益之和:
福利増加了700亿元。
(亿元),因此社会总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