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工程研究院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之计算机组成原理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分析题

1. 浮点数四则运算的基本公式如下:

其中

.

算器的逻辑结构图。

【答案】浮点乘法和除法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因为尾数和阶码可以独立处理:浮点乘法只需对尾数作定点乘和阶码作定点加,而浮点除法只需对尾数作定点除和阶码作定点减即可。不论乘法和除法,需将结果规格化。

浮点加减法较复杂,原因在于尾数相加或减之前必须对阶。为此,将较小的阶码X 。

对应的尾数

(1)计算

(2)将

(3)计算

(4)将结果规格化。

图为浮点运算器的结构图。该运算器由两个相对独立的定点运算器组成。阶码部件只进行加、减操作,

实现对阶(求阶差)和阶码加减法操作

部件完成。寄存器尾数部分可进行加、减、乘、除运算,并与阶码部件协同完成对阶和规格化等功能。尾数的加、减由加法器完成,尾数乘除由高速乘除和积商寄存器本身具有移位功能,以便完成对阶和规格化等操作。

移右移位以得到一个新的尾数

. 这样就能与进行运算。因此浮点加减法需要四步运算: ; (定点减法)位以形成. ; (定点加法或减法)试画出浮点运

2. CTU 结构如图所示,其中有一个累加寄存器AC 、一个状态条件寄存器和其他四个寄存器,各部分之间的连线表示数据通路,箭头表示信息传送方向。

(1)标明图中四个寄存器的名称。

(2)简述指令从主存取到控制器的数据通路。

(3)简述数据在运算器和主存之间进行存/取访问的数据通路。

【答案】(1))a 为数据缓冲寄存器DR , b为指令寄存器IR ,c 为主存地址寄存器AR , d为程序计数器PC 。

(2)主存M —缓冲寄存器DR —指令寄存器IR —操作控制器。

(3)存储器读:AR 先置数据地址,

存储器写:AR 先置数据地址,

3. 如图表示使用页表的虚实地址转换条件,页表存放在相联存储器中,其容量为8个存储单元,求:

(1)当CPU 按虚拟地址1去访问主存时,主存的实地址是多少?

(2)当CPU 按虚拟地址2去访问主存时,主存的实地址是多少?

(3)当CPU 按虚拟地址3去访问主存时,主存的实地址是多少?

【答案】(1)用虚拟地址为1的页号15作为页表检索项,查得页号为15的页在主存中的起始地址为80000, 故将80000与虚拟地址中的页内地址0324相加,求得主存实地址为80324。

(2)同理,主存实地址

(3)虚拟地址3的页号为48, 查页表时,发现此页面在页表中不存在,此时操作系统暂停用户作业程序的执行,转去查页表程序。如该页面在主存中,则将该页号及该页在主存中的起始地址写入主存;如该页面不在主存中,则操作系统要将该页面从外存调入主存,然后将页号及其主存中的起始地址写入页表。

4. CD-ROM 光盘的外缘有5mm 宽的范围因记录数据困难,一般不使用,故标准的播放时间为60min 。计算模式1和2情况下光盘存储容量是多少?

【答案】扇区总数

模式1存放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其存储容量为模式2存放声音、图像等多媒体数据,其存储容量为

5. 某CRT 显示器可显示128种ASCII 字符,每帧可显示80字×25排;每个字符字形采用7×8点阵,即横 向7点,字间间隔1点,纵向8点,排间间隔6点;帧频50Hz ,采取逐行扫描方式。问:

(1)缓存容量有多大?

(2)字符发生器(ROM )容量有多大?

(3)缓存中存放的是字符ASCII 代码还是点阵信息?

(4)缓存地址与屏幕显示位置如何对应?

(5)设置哪些计数器以控制缓存访问与屏幂扫描之间的同步? 它们的分频关系如何?

【答案】CRT 显示器缓存与屏幕显示间的对应关系:

(1)缓存容量

(2)ROM 容量

(3)缓存中存放的是待显示字符的ASCII 代码。

(4)显示位置自左至右,从上到下,相应地缓存地址由低到高,每个地址码对应一个字符显示位置。

(5)①点计数器(7+1): 1分频(每个字符点阵横向7个点,间隔1个点)。

②字符计数器(80+12): 1分频(每一水平扫描线含80个字符,回归和边缘部分等消隐段折合成12个字符 位置)。

③行计数器(8+6): 1分频(每行字符占8点,行间隔6点)。

④排计数器(25+10): 1分频(每帧25行,消隐段折合为10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