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国际经济学(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目录

2017年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国际经济学(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一) . 2 2017年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国际经济学(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二) . 6 2017年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国际经济学(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三) 10

一、名词解释

1. 等价值线

和产量是和

那么等价值线是由等式【答案】等价值线是描述市场产出价值的曲线,同一条等价值线的产出价值相等且不变。例如,如图所示,有两种产品A 和B ,价格分别是所确定的。V 越大,等价值线的位置离原点越远,对应的产出价值就越高。

2. 贸易转移

【答案】贸易转移是关税同盟的静态福利效果之一,是指原来从同盟外非成员国的更低成本的进口被同盟内成员国相对更高成本的进口所取代。建立自由贸易区或关税同盟,实现经济一体化,实质上是在一些国家之间签署特惠贸易协定,对世界贸易有如下两种影响:

(1)更加自由的贸易政策导致这些国家之间的贸易代替了过去各自的国内生产和消费,即创造出了新的贸易;

(2)这些国家之间更为自由的贸易政策,使得它们之间的贸易代替了它们过去同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活动,即贸易活动由它们与其他国家之间“转移”到签约国内部。

前者称为“贸易创造”,能够促进世界经济效率和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后者是“贸易转移”,它将损害其他非签约国的利益,降低世界经济效率和社会福利水平。

3. 货币供给

【答案】货币供给是指某一国家或地区的银行系统向经济体中投入、创造、扩张(或收缩)货币的金融过程,即银行主体通过其货币经营活动而创造出货币的过程,它包括商业银行通过派生存款机制向流通供给货币的过程和中央银行通过调节基础货币量而影响货币供给的过程。

决定货币供给的因素包括中央银行増加货币发行、中央银行调节商业银行的可运用资金量、商业银行派生资金能力以及经济发展状况、企业和居民的货币需求状况等因素。货币供给还可划

分为以货币单位来表示的名义货币供给和以流通中货币所能购买的商品和服务表示的实际货币供给等两种形式。

4. 完全垄断

【答案】完全垄断是与完全竞争相反的、完全排斥竞争的一种市场结构。垄断的主要特征是:①卖方垄断企业的产品很难找到替代品;②卖方垄断企业具有控制产品价格和产量的能力;③由于政府干预或技术和市场需求等原因,市场存在着新企业进入障碍。完全垄断只是一种理论抽象,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很少见,但对完全垄断的分析具有基础性的理论意义。

5. 私人储蓄

【答案】私人储蓄指社会公众或居民将个人可支配收入扣除消费以后所余下的部分。在内容上,私人储蓄由个人储蓄和企业储蓄两部分构成。它是市场经济中投资活动的主要来源,因此是一国资本形成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进行私人储蓄的行为是典型的市场自主决策行为。所以,经济学中关于储蓄的理论(如储蓄动机、储蓄倾向、储蓄水平等)大部分是围绕着私人储蓄来展开的。由于私人储蓄可能大于或小于意愿的投资水平,因此政府需要采取宏观政策以公共储蓄进行调节,或引入国外储蓄进行补充。

6. 贸易谈判回合

【答案】贸易谈判回合是指由关贸总协定发起,为削减关税和其它贸易壁垒而举行的一系列多边贸易谈判。大多数国际贸易自由化最大的进展都是在贸易谈判回合中取得的。贸易谈判回合不是指某一项问题、某一次的谈判,而是采用一揽子解决问题的方式,把多边要谈的所有议题都纳入其中。正因为如此,一个贸易谈判回合是旷日持久的,有的甚至长达七八年。这种一揽子解决问题的方式,比逐项谈判有许多优势:

(1)一个贸易谈判回合允许参加方就广泛的问题寻求并争取利益;

(2)采取一揽子方式使减让比较容易达成;

(3)发展中国家和其他较弱小的参加方在这种贸易回合谈判中有很大的机会对多边贸易体制施加影响,而在其与主要贸易国家间的双边关系中,由于主要贸易国占主导地位,他们施加影响的机会就小得多;

(4)这种全球一揽子方式使对政治敏感领域的全面改革较为易行。

世贸组织及其前身关贸总协定通过八轮回合谈判,各成员大幅度削减了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极大地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7. 机会成本

【答案】机会成本又称“择一成本”,是指因一种选择而放弃的最优替换物或失去最好机会的价值,即是指在经济决策中应由中选的最优方案负担的、按所放弃的次优方案潜在收益计算的那部分资源损失。任何一种资源供给的有限性和稀缺性是分析机会成本的现实前提,当一种资源同时存在多种用途时,每一个使用这种资源的决策者或选择主体都会面临使用这一资源的机会成

本问题。

8. 汇率的货币分析法

【答案】货币分析法是一种长期而非短期理论,该理论基本不考虑价格刚性。货币分析法认为,价格水平总是立即调整的,从而使得经济始终保持在充分就业状态并满足购买力平价条件。货币分析法的基本方程为:

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汇率等于本国产出价格与外国产出价格之比,而这两种价格水平又是由它们各自国内的货币供求关系决定的。汇率的货币分析法预示:两种货币的汇率,即两种货币的相对价格,从长期来看完全取决于两种货币的相对供给量与相对实际需求量。利率和国内产出的变化只有在影响了货币需求的情形下才会使汇率发生变动。

二、综合分析题

9. 假定一个国家对出口产品进行补贴,而另一国家对这种产品征收高关税来抵消补贴产生的影响,从而使得后者的产品相对价格不发生变化。在这种情形下,两国的贸易条件如何变化?两国的福利有何变化?另一方面,假定另一国针锋相对地对自己的出口产品进行补贴,其结果与上述情形有什么不同?请对比分析。

【答案】如果一国对出口产品进行补贴,那么世界相对供给和世界相对需求的变化将导致该国的贸易条件恶化。如果另一国家对这种产品征收高关税来抵消补贴产生的影响,那么第一国的福利水平不仅会因为贸易条件恶化而有所下降,而且会受到新的内部相对价格扭曲的负面影响。相反,第二国不仅会从第一国的出口补贴中获得好处,而且还会从自己的关税中受益。如果第二

“报复”国实行出口补贴作为对第一国的“报复”,那么这将抵消其贸易条件带来的好处。所以,

性的出口补贴对第一国有益,对第二国有害。

10.最近,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印度)的计算机程序人员已经开始做原来只在美国完成的工作。这种转移无疑导致美国程序员收入实质下降,请回答以下两个问题:在美国技术工人的工资普遍上涨的情况下,为何会出现这一情况?把削减工资作为防止计算机编程外包的理由,对此,贸易经济学家会提出什么论据并加以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