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广东工业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826管理学考研必备复习题库及答案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Z 理论

【答案】〔1)Z 理沦的来源Z 理论是由美国加州大学管理学院日裔美籍教授威廉. 大内在比较日本企业和美国企业管理特点的不同和分析日本的企业管理经验基础之上,参照X 理论和Y 理论提出来的新理论。这一理论的提出是鉴于美国企业面临着日本企业的严重挑战。

(2)Z 理论的内容

Z 理论认为企业管理当局与职工的利益是一致的,两者的积极性可融为一体。其研究的重点是人与企业、人与工作之间的关系,具体包括:

①企业对职工的雇佣应是长期的而不是短期的; ②上下结合制定决策,鼓励职工参与企业的管理工作; ③实行个人负责制; ④卜下级之间关系要融洽; ⑤对职工要进行知识全面的培训,使职工有多方面工作的经验; ⑥相对缓慢的评价与稳步提拔; ⑦管理过程既要运用统计报表、数字信息等清晰鲜明的控制手段,又注重对人的经验和潜能进行细致而积极的启发诱导。

2. 学习型组织

【答案】学习型组织(learning organization)是指由于所有组织成员都积极参与到与工作有关问题的学习、识别与解决中,从而形成了具有持续适应和变革能力的一种组织。在学习型组织中,员工们不断获取和共享新知识,并有意愿将其知识用于制定决策或做好他们的工作。学习型组织能认识和适应环境,进而能动地作用于环境。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包括: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体学习和系统思考。

3. 组织的具体环境

【答案】组织的具体环境又称组织的微观环境,是指与具体领域有关的任务环境,它直接影响着组织活动。通常由现有竞争者、潜在竞争对手、替代品生产厂商、用户及供应商等要素构成,主要内容如下:

(1)现有竞争者。包括基本情况,如销售增长率、市场占有率、产品的获利能力,主要竞争对手的情况及其发展动向。

(2)潜在竞争对手。新进入者会促使市场竞争加剧,在位者只有对行业进入难易程度充分了解后,才能做出反击,应对新进入者带来的竞争加剧的局面。

(3)替代品生产厂商。有些产品可以替代企业提供的产品,甚至对企业的经营构成威胁。

(4)用户。用户对产品的总需求决定着行业的发展潜力,从而影响行业内所有企业的发展边界; 不同用户的讨价还价能力会诱发企业间的价格竞争,从而影响企业的获利能力。

(5)供应商。供应商能否按时、按量、按质地提供所需生产要素,直接影响企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原材料的价格决定着产品成本以及企业利润。

4. 组织精神

【答案】组织精神,是组织经过共同奋斗和长期培养所逐步形成的认识和看待事物的共同心理趋势、价值取向和主导意识,是指导组织运作的哲学思想和主导意识,通过领导者的引导、宣传、教育、示范以及员工的积极参与配合,在长期的管理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它反映了一个组织的基本素养和精神风貌,是凝聚组织成员的精神动力。

5. 平衡计分卡

【答案】平衡积分卡是由财务、顾客、内部经营过程、学习和成长四个力面构成的衡量企业、部门和人员的卡片,之所以取名为平衡积分卡是因为它的目的在于平衡,兼顾战略与战术、长期和短期目标、财务和非财务衡量方法、滞后和先行指标。

6. 定点超越(也称管理基准化)

【答案】定点超越(BMK )是指企业将产品、服务和其他业务活动与自己最强大的竞争对手或某一方面的领先者进行连续对比衡量,以发现自己的优势及不足,并寻找出行业领先者之所以领先的内在原因,以便制定适当的战略计划。“定点”和“超越”是构成BMK 方法的两个基本阶段。实施这一方法时,针对组织所要改进的领域或对象,首先必须确定“谁”是最好的。实施BMK 的目的并不在于对榜样的简单模仿,而是在于“超越”对手,使自己成为同业最好的。定点超越有七个步骤包括:①决定定点超越哪项功能; ②识别关键的可测定的绩效变量; ③识别最好的一类公司; ④测定最好的一类公司的绩效; ⑤测定本公司的绩效; ⑥制定缩小这种差距的具体方案和行动; ⑦实施和监测结果。

二、选择题

7. 科学管理理论的中心问题是( )。

A. 解决劳资纠纷

B. 提高劳动生产率

C. 提高工资

D. 进行精神革命

【答案】B

【解析】科学管理理论着重研究如何提高单个工人的劳动生产率的问题。泰勒为了改进管理,进行了大量试验,并在此基础上创建了科学管理理论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①工作定额; ②标准化; ③能力与工作相匹配; ④差别计件工资制; ⑤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

8. 比较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和麦戈雷格的X 理论、Y 理论,马斯洛提出的五种需求中,与Y 理论对应的需求包括( )。

A. 生理和自尊的需要

B. 生理和安全的需要

C. 安全和社交的需要

D. 社交和自尊的需要

【答案】D

【解析】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每个人都有五个层次的需要:①生理需要; ②安全需要; ③社交需要; ④自尊需要; ⑤自我实现需要。麦戈雷格的Y 理论提供了一种积极的人性观点,它认为工人可以自我指导,他们接受甚至主动寻求工作责任,他们把工作视为一项自然而然的活动。其中,社交、自尊和自我实现需要是与Y 理论相对应的。

9. 企业中管理干部的管理幅度,是指他( )。

A. 直接管理的下属数量

B. 所管理的部门数量

C. 所管理的全部下属数量

D.B 和C

【答案】A

【解析】所谓管理幅度,也称组织幅度,是指组织中上级主管能够直接有效地指挥和领导下属的数量。

10.某日,总经理在董事会授权下,在全体员工,包括各管理层人员的大会上传达了这样一项决议:鉴十企业近巧年的发展成长,董事会决定全厂职工将分三批到欧洲旅游一周,费用由企业全部承担。总经理话音一落,有一操作工举手提议到:“我不去行吗? 把平均到我头上的钱给我? ”总经理脸色一沉,说道:“为什么我们的员工还停留在金钱观上? 难道人生中没有更高的追求了吗? ”请问,针对该企业的状况,以下哪种说法更客观地解释出管理中的问题? ( )

A. 该企业缺乏企业文化的建立。

B. 总经理忽视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 针对员工的需要设立激励方案是管理者应具备的常识。

C. 该企业内员工素质比较低。

D. 董事会出于会计审计的要求,寻找了一种提供职工福利的变通方式。

【答案】B

11.管理上有一条重要的格言:“当看上去只有一条路可走时,这条路往往是错误的。”这条格言反映的是( )。

A. 如果只有一个方案是可行的,那么这个方案必然是错的

B. 鼓励人们探求更多的出路,摆脱惟一选择的困境,力争在多种方案中择优

C. 决策方案的拟订是多多益善

D. 以卜都不对

【答案】B

【解析】一个人在进行判断、决策的时候,必须在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中决定取舍。只有拟定出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可能方案供对比选择,判断、决策才能做到合理。毫无疑问,只有一种备选方案就无所谓择优,没有了择优,决策也就失去了意义。

12.组织创新工作经历的内外因素分析,是指( )。

A. 分析公司所面对的内外环境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