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818综合考试[语言传播语言艺术]考研内部冲刺班模拟题及答案1
● 摘要
一、解释概念
1. 新闻事业的社会控制
【答案】新闻事业的社会控制,是指一定社会的阶级、集团、政治法律、思想观点、文化传统等对新闻事业所施加的影响,目的在于规范新闻传播活动,最终使传播内容更符合施控者的利益。控制了新闻事业也就控制了新闻自由。
2. 隐私权
【答案】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生活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受他人侵扰、知悉、使用、披露和公开的权利。隐私权的主要含义包括:①隐私权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 ②隐私的内容包括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生活信息; ③侵害隐私权的方式通常包括侵扰自然人的生活安宁,探听自然人的私生活秘密,或在知悉他人隐私后,向他人披露、公开,或者未经许可进行使用。隐私权的主要内容包括:个人生活安宁权,个人生活信息保密权,个人通讯秘密权和个人隐私使用权。
3. 总体失实新闻
【答案】割裂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 或者忽视了运动和发展是事物的根本属性这一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用静止的眼光看待事物的发展,结果在反映构成生活实际的总体事实上失实,它给人们以“片面”、“不符合实际情况”、“不可信”的印象。这类失实新闻我们称之为“总休失实新闻”。总体失实新闻与具体失实新闻的区别在于:这类失实新闻,虽然对某个具体客观事实的反映是真实的。但它和整个生活实际不符。这一类型的失实新闻危害性更大,原因也复杂。
4. 反“客里空”运动
【答案】反“客里空”运动是指解放战争期间解放区新闻界为了反对新闻失实而发起的一场维护新闻真实性的运动。“客里空”是苏联剧本《前线》中专门捕风捉影、编造假新闻的记者的名字,后来“客里空”被借用为“假新闻”的代名词。在解放区土改运动中,新闻宣传存在右倾偏向,针对一些失实报道,党中央及时加以纠正。1947年6月巧日起,《晋绥日报》率先在报纸上展开自我批评,引发了维护新闻真实性的运动。此后,这一运动迅速扩展到整个解放区的新闻事业,掀起了我国新闻史上声势浩大的反“客里空”运动。通过反“客里空”运动,发扬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维护了新闻真实性原则; 纠正了土改宣传中的右的倾向,提高了新闻工作者的政
第 1 页,共 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