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818综合考试[语言传播语言艺术]考研内部冲刺班模拟题及答案3

  摘要

一、解释概念

1. 新闻自由

【答案】新闻自由是指新闻传播领域内实施的言论自由与出版自由,包括新闻采访自由、传递自由、报道自由和收受的自由、报纸的出版自由、广播和电视的播送自由、发表新闻评论及开展批评的自由。新闻自由这个口号,是1644年英国资产阶级政论家约翰·密尔顿在《出版自由》一文中提出的,1789年载入法国《人权宣言》,美国独立战争后正式列入宪法条款。资产阶级曾利用它作为反对封建文化专制主义,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武器; 无产阶级也借此宣传自己的主张,打破统治阶级对社会舆论和精神交往的垄断。“新闻自由”推动了近代新闻事业的迅速发展。

2. 电子时代

【答案】电子传播时代,是一个十分宏观的概括,它的内涵非常丰富,主要是指以广播和电视为主体的电子传播。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期一系列的重要发明,标志着电子新闻传播时代的到来。如电报、电话、留声机、摄影机、无线电报和广播电视等。电子传播时代的到来,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收受信息的诸多智力限制,使新闻传播进一步成为真正的大众化传播,也使新闻传播真正成为一种全球化的传播、无边界的传播,使信息自由流动在潜力上进入一个新的伟大的时代。

3. 新闻道德

【答案】新闻道德,是职业道德体系中的一种,是新闻职业道德的简称。新闻道德是一个内涵比较丰富的概念,反映的是主体在新闻传播活动中遵循的各种道德原则、道德规范,拥有的道德观念、道德品性等的总和。新闻职业道德,是指从事新闻信息传播活动的人们,在长期的职业实践中形成的调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新闻道德,是指新闻传播(大众传播)业的行业道德。新闻从业人员或者大众传媒自身,遵循一般的社会公德(新闻职业道德与一般的社会公德联系较为密切)和本行业的专业标准,对其重要行为进行理性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

4. 新闻舆论

【答案】新闻舆论,是指通过新闻传播营造的舆论。通常传播者通过强化(淡化)报道某一或某类新闻、强化(淡化)评论某一或某类新闻事件的方式,营造一定的新闻舆论环境,使广大的新闻收受者接受传播者的“洗礼”,以传播者期望的方式议论相关舆论客体,最终形成传播者期望的

第 1 页,共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