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当前,我国正在着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是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需要特别重视的一个问题就是作为精神文化建设重要领域的出版业的和谐问题。出版业在我国处于特殊的地位,肩负着重要历史使命。解决好出版业和谐发展的问题,这不仅是出版行业自身发展的要求,而且与我国和谐社会的建构关系密切。本文力图从和谐社会建构的大背景出发,运用社会学、新闻传播学、编辑出版学和系统论等相关原理,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对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和谐出版的问题进行探讨,期望在前人已有研究的成果的基础上作出理论上的新概括,并以之对我国出版业发展的实际加以考察,进而对我国出版和谐的构建提出自己的看法。
本文共分四个部分展开论述:
第1章 引言。主要结合和谐社会构建的背景对和谐出版问题的提出、研究的意义、和谐出版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方法做了概要性的阐述,以期对本文写作的背景和概况作一先期性的介绍。
第2章 和谐社会与和谐出版的理论阐释。首先从和谐社会思想的历史渊源入手,进而结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对和谐出版进行了阐释,说明和谐出版的提出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坚实的指导思想。其次,对和谐出版的内涵、特征和维度进行了界定、分析和理论性的说明。最后,对和谐社会与和谐出版的内在联系进行了分析,阐明和谐出版的构建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和谐社会的构建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3章 我国和谐出版现状分析。主要研究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30年间我国出版业的发展现状,说明我国出版业在30年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对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社会的进步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但是成绩背后也存在着一系列不和谐现象。文中重点对这些不和谐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阐述,目的是在于找出不和谐问题产生的根源,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第4章 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和谐出版的着力点。主要依照前文对出版产业现状的分析结果,对我国出版业自身的和谐构建作出了理论上的思考,认为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和谐出版应以出版体制改革为根本、融合新技术为保障、内容创新为重点、人才队伍为关键。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