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电子科技大学821经济学基础之微观经济学考研强化班模拟题及答案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单位需求价格弹性
【答案】需求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其弹性系数等于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其价格变动的百分比。如果用。表示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用Q 和ΔQ 分别表示需求量和需求量的变化量,用P 和ΔP 分别表示价格和价格的变化量,则需求价格弹性公式为:
需求价格弹性等于1称为单位需求价格弹性,单位需求价格弹性表示商品价格变动引起需求量的同比例变动。单位需求弹性是区分富有弹性和缺乏弹性的标准,若e>1,则称为富有需求价格弹性,若e<1,则称为缺乏需求价格弹性。
在单位需求价格弹性下,厂商的收益与产品价格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即厂商通过对商品涨价和降价的措施,都会带来需求数量的同比例变动,从而使得总收益不变,因而在单位需求价格弹性下,厂商无法通过调整价格来提高收益。
2. 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
【答案】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并且这种满足程度纯粹是一种消费者主观心理感觉。效用有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之分。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的大小可以用设想的数字来表示,并加以计算和比较。如消费者消费第一个包子的效用为5,第二个包子的效用为4,因此第一个包子比第二个包子的效用大1。序数效用论认为,效用仅仅是次序概念,而不是数量概念,因此在分析商品效用时,无法用具体数字来描述商品效用,只能用第一、第二等序数来说明各种商品效用谁大谁小或相等。
虽然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在效用的认识方法上存在差异,但是它们说明的问题和得出的结论却是一致的。它们都认为边际效用具有递减规律,都能用各自的方法推导出商品需求曲线,只是它们用来表述的工具不同。其中,基数效用论的工具是边际效用,而序数效用论的工具是无差异曲线。
3. 庇古税
【答案】在解决因外部性引起的市场失灵时,传统的方法是由政府提供干预。干预可以采取
税收的方式,如向产生消极外部影响的厂商征收税金,使它向政府支付由于污染等导致的社会成本增加的部分,把厂商造成的外在成本内部化,促使它们消除或减少消极的外部影响。对产生积极外部影响的机构,政府应进行补贴,这就是庇古税。
采取庇古税的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外部性的问题,但是这类政策不能完全杜绝外部性,并且它的实施需要有相当人的机会成本。如政府向产生负的外部性的企业征税时,政府要能对外部性活动进行直接度量,以确定征税金额,这显然成本很高。
科斯定理为解决外部性提供了新的思路,它强调明确所有权的重要性,认为可以不需要政府干预,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其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少,则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
4. 拍卖人假设
,经济学家瓦尔拉斯假定市场存在一位【答案】实现经济一般均衡采取的是一种“试探过程”
,其任务是寻找并确定能使市场供求一致的均衡价格。 “拍卖人”
拍卖人寻找均衡价格的方法是:首先, 他随意报出一组价格,家户和厂商根据该价格申报自己的需求和供给。如果所有市场供求均一致,则他就将该组价格固定下来,家户和厂商就在此组价格上成交; 如果供求不一致,则家户和厂商可以抽回自己的申报,而不必在错误的价格上进行交易。拍卖者则修正自己的价格报出另一组价格。改变价格的具体做法是:当某个市场的需求大于供给时,就提高该市场的价格, 反之,则降低其价格。这就可以保证新的价格比原先的价格更加接近于均衡价格。如果新报出的价格仍然不是均衡价格,则重复上述过程,直到找到均衡价格为止。
5. 以牙还牙策略
【答案】以牙还牙策略的内容是:所有的成员一开始是合作的。对于每一个成员来说,只要其他成员是合作的,则他就把合作继续下去。但只要有一个成员一旦背弃合作协议采取不合作的策略,则其他成员便会采取“以牙还牙”的惩罚和报复策略,即其他成员都采取相同的不合作策略,并将这种不合作的策略在重复博弈中一直进行下去,以示对首先破坏协议者的惩罚和报复。
博弈论分析中,寡头厂商的合作是不稳定的,易陷入“囚徒困境”。在具有“以牙还牙”策略的无限次重复博弈中,所有的寡头厂商则都会遵守协议,采取合作的策略。
二、简答题
6. 说明短期总产量曲线和短期总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
【答案】在技术水平和要素价格既定不变的前提下,成本函数与生产函数存在着直接对偶关系。成本函数是在生产函数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短期生产函数与短期成本函数之间,相应地,短期总产量曲线和短期总成本曲线之间,都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在短期内,假定企业仅用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生产一种产品,其中,劳动的投入量是可变的,资本的投入量是不变的。企业的短期生产函数和要素的价格两者共同确定了短期总成本函数,即有:
其中,可变成本部分,为固定成本部分,两部分之和构成短期总成本。根据上式,可以很容易地由厂商的短期总产量曲线求得相应的厂商的短期总成本曲线。
由短期总产量曲线推导相应的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具体做法是:在总产量曲线上,找到与每一产量水
,平相对应的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L ,再用所得的L 去乘已知的劳动价格、便可得到每一产量水平上的可变成本。将可变成本曲线向上垂直移动
产量的增加变得越来越陡直。
7. 什么是委托——代理问题?
【答案】委托——代理间题产生于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得二者的利益不一致甚至出现完全不同的情形。委托人委托代理人处理与自己有关的一些事物,并支付给代理人相应的报酬。由于代理人的利益往往与委托人的利益并不一致,有时甚至可能完全不同,委托人对代理人的情况往往缺乏足够的了解,委托人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监视代理人的一举一动,即使有这样的时间和精力,也可能缺乏必要的知识和能力。更何况,在许多场合,监督本身也许都不可能。因此对于委托人来说,如何确保代理人按照自己的要求行事的问题就是委托一代理问题。
8. 什么是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
【答案】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是指所有竞争性市场均衡都是帕累托有效的。也就是说,如果所有的个人和企业都是以自我利益为中心的价格接受者,则竞争性均衡具有帕累托最优效率。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隐含了以下三层意思:
(1)竞争均衡的结果是帕累托有效的,但它与分配无关,利润最大化只保证效率,不保证公平。
(2)竞争均衡是帕累托有效均衡,只有在竞争均衡实际存在时才有效,因此排除了较大的规模收益递增的区域。
(3)假定任何一家厂商的选择并不影响它们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也就是说不存在生产的外部效应和消费的外部效应。
9. 为什么大多数商品供给的长期价格弹性大于短期价格弹性? (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供给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它是商品供给量变动率与其价格变动率之比。商品的供给价格弹性在短期和长期并不相同,大多数商品供给的长期价格弹性大于短期价格弹性,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
(1)在大多数商品市场上,决定供给价格弹性的一个关键因素是所考虑的时间长短。当商品价格发生变化时,厂商对产量的调整需要一定时间。在很短的时间内,厂商若要根据商品的涨价及时增加产量,或者根据商品的降价及时缩减产量,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 相应地,供给价格弹性是比较小的。但在长期,生产规模的扩大与缩小,甚至转产,都是可以实现的,供给量可以对价格变动做出较充分的反应,供给价格弹性也就比较大了。
(2)除此之外,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生产成本的变化情况也是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重要因素。如
单位,就能得到总成本曲线。 从曲线的变动趋势来看,总产量曲线随投入要素数量的增加变得越来越平缓,而总成本曲线则随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