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829公共政策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目录

2017年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829公共政策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一).... 2

2017年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829公共政策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二).. 16

2017年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829公共政策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三).. 29

2017年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829公共政策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四).. 40

2017年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829公共政策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五).. 50

一、简答题

1. 澄清和确定目标有哪些途径及方法?

【答案】政策目标是指决策者凭借决策手段所要取得的东西,是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制约着公共决策及政策分析的全过程。对不同政策目标的澄清和认定是分析者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澄清和确定目标的具体途径及方法如下:

(1)价值分析和政治分析

价值判断构成政策目标的基本前提或依据,政治因素也在目标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要认定政策目标必须考虑价值因素和政治因素,即价值分析和政治分析。

价值研究通过价值的确认与分析使隐含着的价值问题清晰起来; 它假定价值观是人类行为或行动的一个主要决定因素。价值分析中主要涉及:政策及其目标的价值含义、价值的一致性,绝对价值和相对价值; 对明确价值观的可行性限制; 价值组合、价值冲突、价值观的加强和改变以及进一步假定的价值内容。为澄清目标而做的价值分析,主要解决目标反映谁的价值观,目标相关群体的利益等问题,因此,要着重考虑决策者及其他政策参与者的价值判断。政策目标往往是少数人的价值观的体现,因而价值分析首先要问谁的价值观在起作用,谁的偏好、利益得到了反映。价值观主要是一种超理性的东西,因而不能作理性的分析或定量研究。目前可以利用的最好方法有:对上述提到的各种价值表征进行人为研究; 对作为规范性的价值系统即社会政治意识形态进行分析; 决策分析(包括不同价值的敏感性进行分析):预测分析(资源分配是价值观最突出的表征之一); 面谈; 利用德尔菲法进行详细调查; 识别出目标群体及个人价值观的基本含义和范围等。

同时,必须考虑影响政策日标的政治因素尤其是决策者的政治立场和政治需要以及各种利益团体对政策日标的影响。政治家或决策者本身是与政策目标密勿相关的因素,不能假定他们是超脱于各党派、集团利益之上的中介者或调停者,必须弄清他们的政治立场、政治需要和政治观点,评估这些立场需要和观点是如何影响相关的政治目标的。在政治分析中,还应考虑利益团体的政治影响,这种影响有时甚至左右政府的政策目标。在代议制民主社会中,许多决策者是利益团体的代言人,受利益集团影响的政策不一定能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或真正反映公共利益。

(2)处理多重的和冲突的日标

处理多重的和冲突的目标是确定目标的一个基本而又困难的任务。奎德认为,如果在政策目标问题上存在着争论,即人们不能在目标问题上达成一致或无法确定目标,那么就应努力寻找一个能取得共识的更高一级或更一般性的目标。寻求这种更高目标的一个方法是看看高一级的组织层次,通过更高层次的目标分析或通过原初目标的一致性检验,也许人们可以做出选择。如果这种达成单一目标的努力失败,可以采取两种另外的程序或途径,即通过最优化途径和“满意”途径来确定一个偏好的目标。具体内容如下:

①最优化途径

寻求最优化途径是一个由如下三步组成的分析程序:

a. 在目标之间确立一个相对价值和交易的系统:

b. 确定目标的偏好顺序和优化序列;

c. 除最重要的目标外,在最低限度上的目标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将其他目标转变为约束或限制。

②“令人满意”的途径

“令人满意”途径不寻求最优化的解决办法,不必考虑目标应如何排列或口标冲突应如何加以解决,采用这种途径者(满意者)不必为这种事情担忧—因绩效标准过于“严密”而找不到可能的解决办法。

③两种途径的关系

与“最优化者”力求在特定的场合找到问题的最好的解决办法不同,“满意者”认为,在现实世界的问题中,存在着太多的不确定性和价值冲突,不要去指望获得任何“最优化”东西,最可能的是找出“足够好的”东西。为做到这一点,‘瞒意者”根据自己的判断来确定界限并寻求可行的解决办法。

(3)目标最优化的方法及技术

多目标的最优化问题实质卜是在各种目标和各种限制条件(约束)之间寻求一个合理的妥协问题。在一般决策分析以及公共决策分析中,人们提出了种种方法及技术来解决多目标决策问题。陈湛匀在《现代决策分析概论》一书中提出丁目前常用的几种多目标决策分析的方法和技术及其应用。

①化多为少法。由于直接解决多目标问题最优化比较困难,因此应把它们化解为容易解决的单目标问题。

②重排次序法。先把多日标决策问题的劣解(指从各个日标分量上考虑,它比不上另外的可行解)去掉,留下的是非劣解集; 然后另外制定一些规划,使这些非劣解有可能重新排列次序。通过使用这一方法,一些原来无法比较的方案变成可比的。

③分层列序法。由于同时处理K 个目标较麻烦,可以采用分层序列法。其要点是把目标按重要性次序选排一个队,即分为最重要目标、次重要目标等。

④直接求非劣解法。尽可能先把非劣解都找出来,然后让决策者自己进一步挑选。

⑤层次分析法。首先根据问题的性质和要求达到总目标,将问题按层次分解成不同因素,同一层次L 内各个不同因素的权重,可以通过它们之间进行成对判断比较而得到。下一层次L+1的因素的重要程度,既要考虑本层次,又要考虑上一层次的权力,因此,一般要列组合权重并一层一层列下去直到最后一层,由于它们的相对重要性都列出来了,所以,哪个方案及目标更重要就很清楚了。该方法有五个步骤:明确问题,划分和选定有关因素; 建立分层结构; 同层次求单权重; 同层次求组合权重; 一般性检验,分析并定结论。

2. 简要回答类别分析的规则。

【答案】政策问题的类别分析是指对政策问题情势加以界定和区分,这是一种用以澄清、界定和区分问题情势的方法。在对政策问题情势进行分类分析时,为了保证实现逻辑上的一致性,必须遵循以下几种规则:

(1)实质相关原则。应以分析的目标和问题形势的性质为基础进行分类,即所分的大类及次类都应尽可能地与问题形势的实质相关。

(2)类目穷尽原则。对分类系统中各要素在列举与排序中要穷尽到底,对分析有意义的项目和问题形势都要“用尽,,。

(3)类目排斥原则。类别之间是要互相排斥的,每一个问题和问题形势都只能在一类或次类中存在。

(4)单一分类原则。所列出的问题情势类别必须能涵盖所有要素,所列出的每一个问题情境类目要与其他类目在同一时空中,对问题情境的分类只能使用同一类分类标准。

(5)等级可辨原则。同层次类别(类、次类、亚次类)的界定,必须严格分开。类别有高低之分,分类要按层次次序进行。在构建问题时,应避免经常出现的忽视类别组成要素及其类别系统本质差别的错误。

3. 备选力案有哪些主要来源?

【答案】(1)备选方案的概念备选方案是决策者解决政策问题的行动过程的选择,或是达成政策目标的可供利用的手段、措施或办法。

(2)备选方案的主要来源①由政策问题的性质以及政策目标所派生; ②现有的政策(它本身是一个应考虑的方案,也是许多新的方案产生的基础); ③从别人或别处处理相同问题的经验中得到借鉴; ④某些特殊政策案例的启示; ⑤从类似的问题中加以类比或推广; ⑥向专家请教; ⑦根据权威的要求; ⑧从政策参与者的价值观及信念、法律的规定和科技知识中进行推导等。

4. 简述全体一致规则的基本特征。

【答案】全体一致规则是指一项集体行动方案,只有在所有参与者都同意,或者至少没有一个人反对的前提下,才能实现的一种表决方式。此时每一个参与者都对将要达成的集体决策享有否决权。

全体一致规则的基本特征可以归纳为四个:

(1)由全体一致规则得出的集体行动方案,对于所有参与者来说都具有一个特点:对该方案的任何改动,都不可能在不损害任何一方利益的前提下,使参与者中某些人受益,即这时行动方案的任何变化,在使一部分人受益的同时,至少会使某‘个参与者的利益受到损害。这种状况被称为帕累托最优。

(2)在全体一致规则下,由于每一个参与者都享有否决权,个人选择对集体选择至关重要,任何成员都不能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他人,也小能将自身的利益凌驾于他人的利益之上,因此,所有参与者的权利在一致同意规则下,能够绝对平等地得到保障,个人意愿也可以获得满足,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