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心力衰竭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A.心室重构。 B.心内膜炎。 C.心室内附壁血栓。 D.活动风湿。 E.心内膜下心肌梗死。
人体自身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形成许多疾病,在分子流行病学中用易感性标志来测量人体自身因素的情况。下列描述正确的有() A.暴露前已经存在的可测量遗传性标志。 B.其存在可导致某种肿瘤的发生。 C.易感性基因标志仅表现在遗传性疾病中。 D.传染性疾病的易感性只能从特异性免疫力水平判断。 E.易感性标志在特定的环境因素作用下才能促成疾病的发生。
患者男,45岁,因“活动后胸闷、气促5年,加重1小时”入院。有扩张性心脏病史。查体:颈静脉充盈明显。双肺呼吸音低,有少许湿啰音。心率180次/分,律齐,心尖区闻及2/6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腹平软,肝剑突下2cm,质软。双手无杵状指,双足有杵状趾。双下肢水肿明显。血压105/60mmHg(1mmHg=0.133kPa)。心电图:室性心动过速。抗心律失常药物应选择()。 A.盐酸决奈达隆。 普萘洛尔。 普罗帕酮。 盐酸胺碘酮(可达龙)。 利多卡因。
视物旋转动荡,如在舟车之上,称为() 目昏。 目痒。 目眩。 雀目。 内障。
三十岁女性,采用短效口服避孕药避孕,在服药第9天因漏服出现阴道流血,出血量少于月经量,第二天下午前来就诊。妇科检查阴道内有少量血液,余未发现异常。针对她出现的短效口服避孕药的副反应,指导她的正确方法是()。 A.饭后服药可以减轻类早孕反应。 改服长效口服避孕药。 口服短效避孕药同时服用地西泮。 改用长效避孕针。 改服探亲避孕药。
患病5天,为鉴别伤寒和粟粒型结核,最有意义的检查方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