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浙江大学医学院727细胞生物学考研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限制点个特定时期,进入
2. 巴氏小体
期,这一特定时期即限制点,在酵母中称为起始点。
1949年
【答案】
在期的晚期阶段,细胞对一些环境因素敏感,如果细胞继续分裂,则可以通过这
【答案】巴氏小体:巴氏小体是雌性哺乳动物体细胞在有丝分裂期间的细胞核中染色很深、由一条失活的X 染色体凝缩而成的染色质小体,又称性染色质小体为所发现。
3. 核糖体VS 核小体
【答案】(1)核糖体
核糖体是一种核糖核蛋白颗粒,由
的蛋白质构成,是细胞内合成蛋白质、
没有膜包被的细胞器,其功能是按照mRNA 的信息将氨基酸高效精确地合成蛋白质多肽链。核糖体按沉降系数分为两类,一类(70S )存在于细菌等原核生物中,另一类(80S )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
(2)核小体
核小体是由DNA 缠绕组蛋白构成的一级染色质结构,是染色体的基本组成单位。每个核小体包括200bp 左右的DNA 和一个组蛋白八聚体(两分子的子的组蛋白 4.
其中
和两分子的
以及一分
稳定核小体,两个相邻核小体之间以连接DNA 相连。
原初反应
【答案】原初反应是指聚光色素分子吸收光量子传到反应中心进行光化学反应的物理过程,包括光能的吸收、传递与转换。
5. 细胞周期蛋白。
【答案】
细胞周期蛋白
是结合并调节
的活性的一类蛋白,其含量随细胞周期进
程变化而变化,一般在细胞间期内积累,在细胞分裂期消失,在下一个细胞周期中又重复出现,其含有一段比较保守的氨基酸序列。
6. 自噬体
【答案】细胞内衰老的细胞器和病理损伤的细胞器首先被来自滑面内质网或高尔基复合体的膜所包裹,形成囊泡状结构,称为自噬体。
7.
【答案】现细胞骨架。
8. 检验点
的中文意思是原核细胞,是指无核膜DNA 游离在细胞质中,染色体
之间,至今未发
为环状,仅有一条,缺少发达的内膜系统的细胞;原核细胞小,多在
又称限制点,指细胞对一些环境因素有一敏感点,可以限制细
增殖的关键。
【答案】
检验点胞通过周期,是控制
9. 核孔运输。
【答案】核孔运输
是指胞质溶胶中合成的蛋白质穿过细胞核内外
膜形成的核孔进入细胞核的过程。核孔运输又称为门运输,核孔是如同一扇可开启的大门,而且是具有选择性的门,能够主动运输特殊的生物大分子。
10.细胞融合
【答案】细胞融合是指在离体条件下通过介导和培养,两个或多个细胞合并成一个双核或多核细胞的过程(或指用人工的方法把不同种的细胞通过无性方式融合成一个杂合细胞的技术)。细胞融合又分为自体细胞融合和异体细胞融合,自体细胞融合来源于同种细胞的融合,可以形成多倍体细胞;异体细胞融合来源于不同物种的细胞融合。
11.有丝分裂
【答案】有丝分裂
是真核细胞分化与增殖的基本方式,分为核分裂和胞质分裂,
及其他物质如蛋白等复制了的细胞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的过程。真核生物细胞在形成染色体和纺锤体等丝状结构的同时发生复杂的核内变化。
12.necrosis
necrosis 的中文名称是细胞坏死。【答案】细胞坏死是区别于细胞凋亡的另一种细胞死亡方式。当细胞坏死时,细胞质出现空泡,细胞质膜破损,细胞内含物,包括膨大和破碎的细胞器以及染色质片段释放到胞外,引起周围组织的炎症反应。
二、简答题
13.线粒体与人类疾病有何关系?
【答案】(1)线粒体病
线粒体是细胞内最易受损伤的一个敏感的细胞器。研究表明,线粒体与人的疾病、衰老与细胞凋亡有关。线粒体的异常会影响整个细胞的正常功能,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故称之为“线粒体病”(MD )。
(2)线粒体病举例
①克山病,是一种心肌线粒体病,患者因缺硒而线粒体含量明显下降。硒对线粒体膜有稳定 作用,缺硒可造成心肌细胞线粒体出现膨胀、嵴稀少且不完整,使ATP 合成酶等活性酶明显下降。
②人体衰老与线粒体的损伤有关。研究发现,随着年龄增长,受损的线粒体DNA (mtDNA )积累增多。
(3)线粒体疾病发生机制
目前有100多种人类线粒体病,其原发性机制都是mtDNA 异常(突变、缺失、重排)引起的遗传性疾病,表现为呼吸链的电子传递酶系和氧化磷酸化酶系的异常。在机体衰老时或疾病时,由于线粒体中的氧自由基生成过多,抗氧化酶(如SOD )等活性下降,导致线粒体的结构与功能的破坏,引起细胞衰老与死亡。
14.脂酶处理法研究红细胞膜蛋白定位原理如何?
【答案】由于红细胞具有血影现象,只要将红细胞置于低离子浓度的溶液中,红细胞就会发生渗漏释放出内含物,得到只有红细胞膜的空壳。然后调整溶液中的小泡的状态。若是从溶液中除去
则形成外翻的小泡,若是加入
离子浓度,改变红细胞则是正常方向的小泡,然
,这种酶也是因为分子后用脂酶分别处理这两种红细胞膜。常用的脂酶是磷脂酶(phospholipase )
量大而不通过细胞膜,所以磷脂酶只能附着在膜泡的外表面,能够被磷脂酶水解的就是位于外表面的磷脂,然后再根据它原来的状态,确定在红细胞膜脂中的定向。
15.试分析纤毛不动症发生机制,并以此为例叙述纤毛和鞭毛的运动机制。
【答案】(1)纤毛不动症发生机制
,是指纤毛超微结构具有特异的、先天性遗传缺陷纤毛不动症即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PCD )
导致的一组疾病。目前认为PCD 的纤毛异常与内、外动力蛋白臂的缺失或纤毛动力蛋白臂中ATP 酶缺乏或代谢异常有关,以致微管滑行缺乏能量,使纤毛摆动受阻。
(2)纤毛和鞭毛的运动机制
纤毛和鞭毛的运动本质是轴丝动力蛋白介导的相邻二联体微管之间的相互滑动。纤毛和鞭毛摆动的特征是从基体产生滑动,沿着轴丝将弯曲传递到尾部,因此,二联管之间的滑动必须转换为弯曲运动。当轴丝上任意两点的滑动速率不等时,滑动即可转换为弯曲。
①滑动速率的差异主要来自维持轴丝结构的连接蛋白,它们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二联管的自由滑动;
②在某一时间某一位置,只有部分动力蛋白臂被激活,激活一半的动力蛋白臂使轴丝朝一边弯曲,激活另一半则朝另一边弯曲。二条动力蛋白臂的作用不同,内臂产生滑动,导致轴丝弯曲,而外臂可以加快滑动的速度。
16.质膜有何基本特性?受哪些因素影响?
【答案】(1)质膜的基本特性 ①流动性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