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862金属材料科学基础之材料科学基础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间隙固溶体

【答案】间隙固溶体是指若溶质原子比较小时可以进入溶剂晶格的间隙位置之中而不改变溶剂的晶格类型所形成的固溶体。

2. 非稳态扩散

【答案】非稳态扩散是指在扩散过程中任何一点的浓度都随时间不同而变化的扩散。

3. 晶体

【答案】晶体是原子、分子或离子按照一定的规律周期性排列组成的固体。

4. 金属键

【答案】金属键是金属正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所构成的金属原子间的结合力。

5. 晶族

【答案】按晶体含轴次(高于2)的高次轴或反轴的情况可将晶体划分为高、中、低三类晶族。只含唯一一个高次主轴(含反轴)的晶体属于中级晶族,包括三方晶系、四方晶系、六方晶系三种晶系;无高次轴或反轴的晶体属低级晶族,包括三斜晶系、单斜晶系和正交晶系三种晶系;含多个高次轴的晶体属高级晶族,只有立方晶系一种。立方晶系必有与立方体对角线方向对应的4个三重轴或反轴。

二、简答题

6. 举例或画图说明什么是小角晶界的位错模型?描述大角晶界有何模型?其含义是什么?

【答案】(1)小角晶界主要是指相邻晶粒位相差小于10°的晶界,而根据相邻晶粒之间位相差的形式不同又可将其分为倾斜晶界、扭转晶界和重合晶界等。

对称倾斜晶界可看做把晶界两侧晶体互相倾斜的结果,其晶界结构可看是由一列平行的刃型位错所构成,位错的间距与柏氏矢量之间的关系为

不对称倾斜晶界结构可看成由两组柏氏矢量相互垂直的刃型位错交错排列而成。

扭转晶界可看成是两部分晶体绕某一轴在一个共同的晶面上相对扭转一个0角所构成的,扭转轴垂直于这一共同的晶面,其结构可看成由互相交叉的螺型位错所组成。

(2)大角度晶界多为多晶体材料中各晶粒之间的晶界。大角度晶界上原子排列比较紊乱,但也存

在一些比较整齐的区域,因此其晶界可看成由坏区与好区交替相间组合而成,主要有“重合位置点阵”模型、非晶模型和小岛模型。

7. 画出立方晶系的[100]、[101]晶向的(111)、晶面。

【答案】如图所示。

晶面及六方晶系的晶向、(0001)

8. 解释常用的扩散机制。有两种激活能分别为

温度从25°C 升高到600°C 时对这两种扩散的影响,并对结果作出评述。

【答案】常用的扩散机制有空位机制和间隙机制。两种激活能分别

的扩散在温度从25°C 升高到600°C 时,由

度从298K 提高到873K 时,扩散速率D 分别提高

和得:当温的扩散,观察在倍,显示出温度对扩散速率的重要影响。激活能越大,扩散速率对温度的敏感性越大。

9. 原子的热运动如何影响扩散?

【答案】热运动增强将使原子的跃迁距离、跃迁几率和跃迁频率均増大,即増大扩散系数。

10.写出图所示立方晶胞中ABCDA 晶面及BD 晶向的密勒指数。

;BD 晶向:【答案】ABCDA 晶面:(Oil )

11.分析回复与再结晶阶段空位与位错的变化及其对性能的影响。

【答案】(1)在低温回复阶段,主要表现为空位的消失。冷变形后所产生的大量空位,通过空位迁移至表面或晶界,空位与间隙原子重新重合,空位与位错发生交互作用,空位聚集成空位片等方式,使得空位数量急剧减少。

(2)在中温回复阶段,温度升高,使位错容易滑移,同一滑移面上的异号位错相遇会相互吸引而抵消,不但使亚晶内部的位错数目减少,而且胞壁缠结位错的减少更为显著,重新调整排列规则,胞壁变得明晰,形成回复亚晶。即该阶段主要表现为位错的滑移,导致位错重新结合,异号位错的汇聚而抵消以及亚晶的长大。

(3)在高温回复阶段,位错运动的动力学条件更为充分,滑移同时也发生攀移,使得多层滑移面上的位错密度趋于相同,各位错之间的作用力使得同一滑移面上的位错分布均匀,间距大体相等,形成规则排列的垂直于滑移面的位错墙,即多边形化的过程。多边形化构成的位错墙即是小角度晶界,它将原晶粒分隔成若干个亚晶粒。

12.什么是空间点阵与晶体结构?对于同一种空间点阵,晶体结构是否唯一,为什么?请指出图中Cr 和CsCl 的晶体结构个属于那种空间点阵,并说明理由。

【答案】(1)空间点阵是指周围环境相同的阵点在空间规则排列的三维阵列;晶体结构是指晶体中实际质点的具体排列情况。

(2)对于同一种空间点阵,晶体结构不唯一,因为晶体结构指的是实际质点的具体排列情况,它们能组成各种类型的排列,实际存在的晶体结构是无限的。

Cr 属于体心立方点阵,CsCl 属于简单立方点阵。Cr 的晶胞中,Cr 占据体心和八个顶角位置,(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