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服装学院商学院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国际金融新编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概念题
1. 蒙代尔的货币、财政政策搭配模型
【答案】蒙代尔在论述政策搭配时,用预算作为财政政策的代表(用横轴表示),用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代表(以纵轴表示),来表述其思想方法(见图)。
图 蒙代尔模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
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图中,IB 曲线表示内部均衡,在这条线上国内经济达到均衡。在这条线的左边,预算过小,国内经济处于衰退和失业;在这条线的右边,预算过大,国内经济处于膨胀。EB 曲线表示外部平衡,在这条线上国际收支达到平衡。在这条线的上边,表示国际收支逆差;在这条线的下边,表示国际收支顺差。沿预算轴线向右移动,表示财政政策的扩张、预算增加;向左移动,表示财政政策的紧缩、预算削减。沿货币扩张轴线向上移动,表示货币政策的扩张,银根放松(对应的是利率下降);向下移动,表示货币政策紧缩,银根收紧(利率上升)。IB 曲线和EB 曲线的斜率都为负,表示当一种政策扩张时,为达到内部均衡或外部平衡,另一种政策必须紧缩;或一种政策紧缩时,另一种政策必须扩张。蒙代尔假定,预算对国民收入、就业等国内经济变量影响较大,利率对国际收支影响较大。譬如在收缩货币的同时,只需要较少的预算扩大即可使国内经济平衡;而在预算扩大时,只需要较少的货币收缩就可以使国际收支平衡。这样的关系在图1上表现为,IB 曲线比EB 曲线更为陡峭。
基于这样的假定,蒙代尔认为,当国内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都处于失衡状态时(比如在区间I 的点A 时),就采用财政政策来解决经济衰退问题,扩大预算,使点A 向点B 移动。同时,应采用紧缩性货币政策来解决国际收支问题,使点B 向点C 移动。对扩张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如此反复搭配使用,最终会使点A 切近点0。点0表示国内经济达于均衡和国际收支达于平衡,即内外同时均衡。
需要指出的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果都不是单一的,并不是说财政政策只会影响内部
均衡,而货币政策只影响外部平衡。譬如,当政府扩大预算时,国民收入增加,一方面,收入增加会带来进口需求增加,形成经常账户的逆差;另一方面,在货币政策不变的情况下,利率会上升,进而形成资本账户的顺差,这都会对外部平
衡带来影响。之所以用财政政策来调节内部均衡,用货币政策调节外部平衡,完全是基于预算和利率对国内外经济变量影响各有强弱这一假设之上的。只有选择影响力较强的政策对相应变量进行调节,才可能以较小代价使经济重新回到内外均衡的位置上,这就是蒙代尔提出的最优指派原则在政策搭配中的运用。上述政策搭配的原理可同样推广到区间1[、区间III 和区间IV ,由此我们得到如下几种搭配(见表4-5所示)。
表4-5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
2. 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
【答案】
汇率的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弗兰克
和比尔森
等人首先提出的。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建立在三个假定基础上:①垂直的总供给曲线;
②货币需求是国民收入和利率的稳定函数;③购买力平价成立。该方法的核心思想是汇率可以自由调整以反映各种因素对汇率水平决定的影响。
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的基本模型为:
项表示本国和外国利率的差额。
3. 货币政策
【答案】货币政策指货币当局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有关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的方针、政策和措施,包括宏观经济最终目标、政策工具、操作目标、中介目标(中间目标)及货币政策操作技巧的总和。货币政策按其执行主体的不同范围,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货币政策,是指政府、中央银行以及宏观经济部门制定的所有与货币相关的各种规定,以及采取的一系列影响货币数量和货币收支的措施的总和。而狭义的货币政策,即现代通常意义的货币政策所涵盖的范围则限定在中央银行行为方面,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
在现代经济社会,市场经济运行始终与货币流通和资金运动紧密结合在一起,货币关系和信用关系覆盖整个社会,其中包括货币流通状况、货币供应与信用总量增长速度,以及结构比例等,
第一项表示本国和外国货币供给水平的差额,第二项表示本国和外国实际国民收入水平的差额,第三
对各项经济活动和整体经济运行具有决定性影响。
以调控货币流通、货币供应和信用规模为中心内容的货币政策对经济的作用是总体性的和全方位的,突出表现为:(1)通过调控货币供应总量,保持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J2)通过调控利率和货币总量控制通货膨胀,保持物价总水平的稳定;(3)调节国民收入中消费与储蓄的比重,引导储蓄向投资转化,并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经济增长。
4. 可贸易品
【答案】
可贸易品是指区域间价格差异能够通过套利活动消除或减少的商品。一般来说,工业产品和不易变质的农业产品都属于可贸易品。可贸易品在经济活动中:首先,位于不同地区的该商品是同质的,也就是说不存在任何商品质量及其他方面的差别;其次,该商品的价格能够灵活地进行调整,不存在任何价格上的黏性。如果满足这样的条件,那么,若该商品在不同地区的价格存在差异,套利者就可以在低价地区买入这种商品,然后在高价地区卖出以牟取差价。套利者的持续套利行为将不断改变两个地区的商品供求状况,使低价地区的商品价格上升,高价地区的商品价格下降。最后,两个地区的商品价格会接近。
5. 最优指派原则
【答案】最优指派原则由蒙代尔提出,这一原则的含义是:每一目标应当指派给对这一目标有着相对最大影响力,因而在影响政策目标上有相对优势的工具。如果在指派问题上出现错误,则经济会产生不稳定并且距均衡点越来越远。根据这一原则,蒙代尔区分了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在影响内外均衡上的不同效果,提出了以货币政策实现外部平衡目标、财政政策实现内部均衡目标的指派方案。
6. 离岸交易
【答案】离岸(Offshore )交易是指交易双方都是非居民的交易3离岸交易又包含两种形式:第一种是交易的实际发生地与交易的记录地相一致;第二种是交易的实际发生地与交易的记录地不一致。后一种交易是指交易实际发生在一地但却记录在另一地。例如,一笔发生在伦敦的欧洲货帀交易,记录在某太平洋或加勒比海的岛国上的一家公司账上。离岸市场最早形成于欧洲,故也称为欧洲货币市场,即在一国货币当局管辖之外的市场。离岸市场(offshore market)不是指某一市场的地理位置,而是相对于在岸(onshore )市场(传统的国内市场)而言,以区别市场中交易货币的性质。20世纪50年代以后,国际金融领域出现重大变化,将特定货币的存放业务转移到货币发行国境外进行,从而摆脱发行机构的管制和影响,人们将此类市场称作离岸市场。 7. 货币-价格机制
【答案】货币-价格机制的较早阐述者是18世纪英国哲学家和经济学家大卫. 休谟,其论述被称为价格-现金流动机制。货币-价格机制与价格-现金流动机制的主要区别是货币形态。在休谟的时代,金属铸币参与流通,而在当代,则完全是纸币流通。不过,这两种机制论述的国际收支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