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初中数学自主学习中的问题式教学法研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习,自主学习,问题教学

  摘要

进入新时期以来,大力推动基础教育改革,已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一个重点。为了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完善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不但需要对课程内容、体系进行调整变革,还需要对基础教育结构予以优化,其中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教育改革的核心。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对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意义重大,是课程标准的重点内容。其中自主学习方式与问题式教学法是教育改革的两大重要手段。
自主学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在元认知理论的监控指导下,依照不同的学习任务,根据学生差异化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对为什么学习、能否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从而自主调整学习策略、计划,以达到学习目标。
问题教学法是以问题为起点,以思维训练为核心,包括让学生定向思维、逆向思维、类比、想象等等。
本文是以课程标准素质教育为要求,研究在自主学习方式下,如何将问题教学法更好地运用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具体课程实践,全面推进课程标准的实施,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的经验。
本文主要分析了:1.自主学习的重要性;自主学习的教学原则、过程、方法及学习形式;2.问题教学法的内涵、理论、环节;3.通过在自主学习中对初中数学问题教学课堂模型构建,提出了关于问题教学法针对初中数学课堂的一些改进建议。
同时本文提供了两个案例,案例1:不等式和它的基本性质;案例2:垂直。通过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实施,提供了问题教学法针对初中数学教学的改进方案,并得出了以下结论:(1)加强自主学习,鼓励探索,学生应当成为课堂教学的真正主角。多鼓励学生,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创造独立探求新知的时间和空间。不轻易讲解,不轻易暗示,让学生自己去领悟发现新知。给予适时适度的讲解,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独立探索知识的能力,从而达到教与学的有机结合;(2)鼓励学生自由的展开自己的思路,形成自己的观点,相对于旧有的问题教学法,学生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3)通过对教学法的改善,使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也就是相互的合作交流中,同学之间关系更加协调,展示了一种在真正意义上尊重人的创造性、充分发掘人的潜力、促进人与人的交流与合作的崭新的教育理念。最后谈到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一些建议与体会。
本文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在于通过改进旧有的教学方法,从而使学生变旧有的被动式、依赖式的学习方式为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方式,提供了在课程标准下的一种问题教学模式。同时也为课程改革的实施,提供了必要的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