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83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之生物化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内部控制区(internal control regions ICG)。

【答案】内部控制区是指tRNA 和5S rRNA基因的启动子位于转录起始点的下游区域(转录区)。

2. 结合蛋白质。

【答案】结合蛋白质是指除含有氨基酸外还含有其他化学成分(如糖、脂肪、核酸、磷酸及

,保证蛋白质的正常生物学活性的蛋白质分子。例如:核蛋白、糖蛋白、脂蛋白、金属蛋色素等)

白、黄素酶、磷蛋白等。

3. 蛋白质 1C 向输送(protein targeting )。

【答案】蛋白质合成后经过复杂机制,定向输送到最终发挥生物功能的目标地点的过程。

4. 神经节苷脂(gangliosides )。

【答案】神经节苷脂是由神经酰胺和至少含有一个唾液酸残基的寡糖组成,寡糖链与神经酰胺Q 上的羟基以糖苷键相连,主要存在于大脑灰质和神经节细胞。

5. 乙醇发酵

【答案】乙醇发酵是指在缺氧的条件下,糖酵解产生的

6. 氢键(hydrogen bond)。

【答案】氢键是稳定蛋白质和DNA 二级结构的主要化学键。由电负性强的原子与氢形成的基团如N-H 和O-H 有很大的偶极矩,成键电子云分布偏向负电性大的原子,使正电荷的氢原子在外侧裸露。当带正电荷的氢原子遇到另一个电负性强的原子时,就产生静电引力,而形成氢键:X-H „Y 。

7. 嘌呤核苷酸的补救途径(salvage purine nucleotide synthesis)。

【答案】嘌呤核苷酸的补救途径是指当从头合成途径受阻时,可以利用体内已有的嘌呤碱或嘌呤核苷合成嘌呤核苷酸,是更经济的合成方式。

8. 分子病。

【答案】分子病是指基因突变引起的某个功能蛋白的某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发生了遗传性替代从而导致整个分子的三维结构发生改变,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从而引发的疾病。镰刀状细胞

第 2 页,共 37 页 还原乙醛,得到乙醇的过程。

贫血病是最早被认识的一种分子病。

二、单选题

9. 四种二级结构分别按照稳定性和生物活性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次序是( )。 A. B. C. D.

【答案】B

10.ATP 合酶又可称为复合体V ,描述正确的是( )。 A.

B.

D.

是都是亲水的 组分中都含有寡霉素敏感蛋白 酶的组成 的通道 C.ATP 合酶参与

E.ATP 合酶仅存于线粒体膜内

【答案】D

【解析】A TP 合酶中,朽是亲水的不含有寡霉素敏感蛋白。

霉素敏感蛋白。ATP 合酶不参与

绿体。原核藻和光合细菌中。

11.DNA 受热变性时,出现的现象是( )。

A. 多聚核苷酸链水解成单核苷酸

B. 在260nm 波长处的吸光度增高

C. 碱基对以共价键连接

D. 溶液黏度増加

E. 最大光吸收峰波长发生转移

【答案】B

【解析】DNA 变性时,碱基对间的氢键断裂,双链分开形成单链,但连接多核苷酸链的磷酸二酯链并不断裂,变性后DNA 溶液的粘度降低,浮力密度增加,旋光偏振光改变,在260hm 波长处的紫外吸收増加。变性后的单链可以和其他来源的互补核酸链(如互补RNA )在退火条件下杂合形成双螺旋结构,但不会形成三股螺旋。由于G-C 对间可以形成三对氢键,A-T 对之间只有两对氢键,因此,G-C 对含量越高,相应的A-T 对含量就越低,DNA 的双螺旋结构越稳定,变性时的融解温度越高。

12.糖原合成酶催化形成的键是( ) A.

B. 6-糖苷键 6-糖苷键

第 3 页,共 37 页 是疏水的,是通道,含有寡酶的组成,除了分布于线粒体外,还广泛分布于叶

C.

D. 4-糖苷键 4-糖苷键

【答案】C

13.在禁食状态下,肝细胞内激活丙酮酸转变成草酰乙酸的代谢物来自( )。

A. 糖原分解

B. 糖酵解

C. 脂肪酸氧化

D.PPP

E. 糖异生

【答案】C

14.下列哪一种物质能够抑制糖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 )

A. 利福霉素

B.AC 的抑制剂

C.GC 的抑制剂

D. 嘌呤霉素

E. 霍乱毒素

【答案】D

【解析】糖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涉及特定的基因表达,而嘌呤霉素作为蛋白质合成的抑制剂必然抑制它的生理作用。

15.激素与受体的结合有高度特异性,这是由于( )。

A. 两者结合亲和力高

B. 可逆性的非共价键结合

C. 两者分子上有专一的结合位点

D. 激素的结合量与生物效应有正比关系

【答案】C

16.三羧酸循环和有关的呼吸链反应中能产生

A. 柠檬酸→异柠檬酸

B. 异柠檬酸→-酮戊二酸 C. -酮戊二酸→琥珀酸

D. 琥珀酸→苹果酸

【答案】C

最多的步骤是( )

第 4 页,共 3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