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护理学(医学高级)题库>三、换药室工作题库

问题:

[单选,A4型题,A3/A4型题]

患者男性,32岁。胆囊炎行胆囊切除术后5天,体温低热,换药时发现针眼处皮肤红肿,未见脓液。

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 . A.0.02%呋喃西林湿敷
B . B.10%鱼石脂软膏外敷
C . C.70%乙醇湿敷
D . D.30%硫酸镁湿敷
E . E.拆线引流

患者男性,32岁。胆囊炎行胆囊切除术后5天,体温低热,换药时发现针眼处皮肤红肿,未见脓液。该伤口换药应使用() A.过氧化氢。 B.呋喃西林。 C.苯氧乙醇。 D.含氯石灰硼酸溶液。 E.依沙吖啶。 患者男性,32岁。胆囊炎行胆囊切除术后5天,体温低热,换药时发现针眼处皮肤红肿,未见脓液。若渗出脓液呈草绿色,有甜腥臭味,则考虑是() A.厌氧菌感染。 B.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C.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D.大肠埃希菌感染。 E.白色念珠菌感染。 患者男性,32岁。胆囊炎行胆囊切除术后5天,体温低热,换药时发现针眼处皮肤红肿,未见脓液。若处理不当,针眼处渗出脓液,按压后脓液渗出更多,体温增高应如何处理() A.30%硫酸镁湿敷。 B.拆线引流。 C.10%鱼石脂软膏外敷。 D.70%乙醇湿敷。 E.0.02%呋喃西林湿敷。 患者男性,32岁。胆囊炎行胆囊切除术后5天,体温低热,换药时发现针眼处皮肤红肿,未见脓液。此伤口发生了() A.针眼处脓肿。 B.正常伤口。 C.缝线反应。 D.切口裂开。 E.切口感染。 患者女性,40岁。行乳房纤维瘤摘除术,术后伤口因出汗及不注意清洁,出现红肿、硬结,皮温增高,但无脓液渗出,无波动感。该患者伤口愈合属于() A.Ⅰ类甲级。 B.Ⅰ类乙级。 C.Ⅱ类甲级。 D.Ⅱ类乙级。 E.Ⅲ类甲级。

患者男性,32岁。胆囊炎行胆囊切除术后5天,体温低热,换药时发现针眼处皮肤红肿,未见脓液。

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