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武汉大学货币金融学(同等学力加试)@参考书目@适用院系@经济与管理学院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概念题

1. 资本(capital )

【答案】资本是可用来创造财富的财富。在经济学意义上,指的是用于生产的基本生产要素,即资金、厂房、设备、材料等物质资源;在金融学领域,资本通常用来代表金融财富,特别是用于经商、兴办企业的金融资产。

2. 净值(权益资本)[networth (equity capital)]

【答案】净值是指一家公司资产和负债之间的差额,即股权资本。股权资本发挥着与抵押品类似的作用。如果公 司的股权资本较大,那么即便它从事了导致亏损的投资,从而在贷款偿付上发生违约,贷款者仍可以取得公司净值的所有权,并将其售出,用销售所得款项补偿一些贷款的损失。另外,公司起初的股权资本越大,其违约的可能性就越小,因为公司拥有可用以偿还贷款的缓冲资产。

3. 钓鱼行为(spinning )

【答案】钓鱼行为是指投资银行把一些热门的、被低估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分配给其他公司的主管,以此换取未 来该公司的投资银行业务的做法。钓鱼行为其实就是一种来说服公司的主管与该投资银行合作的回扣,这种操作可能会提高公司的资本成本,从而降低资本市场的有效性。

4. 冲销式千预(Sterilized Intervention)与非冲销式干预(Un-sterilized Intervention)

【答案】政府对外汇市场的干预按是否会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可分为冲销式干预与非冲销式干预。冲销式干预是指政府在外汇市场上进行交易的同时, 通过其他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是在国债市场上进行的公开市场业务)来抵消前者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 从而使货币供应量维持不变的外汇市场干预行为。为抵消外汇市场交易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而采取的政策措施被称为冲销措施。非冲销式干预则是指不存在相应冲销措施的外汇市场干预, 这种干预会引起一国货币供应量的变动。

5. 翻转的收益率曲线(inverted yield curve)

【答案】翻转的收益率曲线,又称反向收益率曲线,是收益率曲线的一种,它表明长期利率低于短期利率。运用预期理论同样能解释事实②,即在短期利率较低时,收益率曲线趋向于向上倾斜;在短期利率较高时,收益率曲线趋向于向下倾斜。这是因为如果短期利率较低,通常人们预测它在未来会升高到正常的水平,而且相对于当期的短期利率,未来短期利率预期的平均值较高。所以长期利率要比当期的短期利率高得多,从而收益率曲线向上倾斜。反之,如果当前短期利率较高,则人们往往预期它将会下降。这样,未来短期利率预期的平均值较当期的短期利率要低,导

致长期利率低于短期利率,即收益率曲线向下倾斜。

该理论同样能解释事实②,即当短期利率较低时,收益率曲线陡直地向上倾斜,而短期利率较高时,收益率曲线向下倾斜。这是因为对较低的短期利率,投资者通常预期它会上升到正常水平,因此,相对于当期的短期利率来说,未来短期利率预期的平均值就比较高,在加入正的流动性溢价以后,长期利率将比短期利率高出很多,这也是收益率曲线向上陡直倾斜的原因。反之,对于较高水平的短期利率,人们通常的预计是它会下降到正常水平。这导致人们对未来短期利率预期的平均值比当期的短期利率要低得多,从而使得长期利率水平在短期利率之下,虽然加入了正的流动性溢价,收益率曲线的形状依然是向下倾斜的。

6. 股本乘数(EM ) (equity multiplier, EM)

【答案】股本乘数也称权益乘数,是指资产总额相当于股东权益的倍数,是用来衡量企业财务风险的指标之一,权益乘数的计算公式为:

乘数越大,企业负债程度越尚。

7. 滞胀

【答案】滞胀又称为萧条膨胀或膨胀衰退。指经济生活中生产停滞、失业增加和物价水平居高不下同时存在的现象,它是通货膨胀长期发展的结果。长期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一般表现为:物价上涨时期经济繁荣、失业率较低或下降,而经济衰退或萧条时期的特点则是物价下跌。

西方经济学家据此认为,失业和通货膨胀不可能同方向发生。但是,自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以来,西方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经济停滞或衰退、大量失业和严重通货膨胀以及物价持续上涨同时发生的情况。西方经济学家把这种经济现象称为滞胀。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者直接批判凯恩斯主义的通货膨胀政策,认为滞胀是长期实施通货膨胀政策的必然结果,以增加有效需求的办法来刺激经济,实质上是过度发行货币,经济中的自然失业率是无法通过货币发行来消除的。

8. 结构模型实证分析(structural model evidence)

【答案】结构模型实证分析是指先利用数据建立一个模型,并用该模型去解释一个变量通过影响另一个变量的途径,从而揭示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的一种实证分析模式。结构模型实证分析的优点在于它能够帮助人们理解经济是如何运行的。结构模型实证分析方法具有如下优点:(1)由于人们可以独立的考察每一种传导机制,以便判断是否符合实际情况,所以可以获得更多的实证数据。例如,如果发现货币政策对于经济活动有重要的影响,就可以更加肯定地得出结论:货币政策的改变在实际中的确能够导致经济活动的变化,从而可以对这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有更加准确的把握。(2)当知道了货币政策的改变是如何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之后,人们便可以更加精确地预测货币供应量对于经济活动的作用。(3)通过了解经济的具体运行过程,人们可以更加准确地预测经济制度因素的改变对于货币供应量与总产出水平之间的联系的具体影响。结构模型实证分析方法的这三个优势是以模型本身的正确性为前提的。只有在人们对所有的作用途径非常了解

权益乘数体现企业的负债程度,权益

的情况下,结构模型实证分析才会具有以上三个优点。

二、简答题

9. 商业银行何以具有信用创造能力?

【答案】商业银行通过自己的资产负债业务可以创造出信用, 形成货币供给的一部分。

(1)信用创造的两大前提:①非现金结算。即客户在使用资金时可以通过转账结算, 这样大部分存入银行续存的钱不必再取出, 这样实际所需的现金只是货币总量的一部分。②部分准备金制。即商业银行不必将所有存款以库存现金和准备金形式保存, 其中一部分可以加以运用。

(2)信用创造的过程。可以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一过程:

为了简单起见, 假设整个银行体系由一个中央银行和至少两家商业银行所构成。中央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20%, 只考虑活期存款, 不保留超额准备金, 没有现金漏损。

假如, 甲银行接受了其客户存入的10000元现金(原始存款)。在甲银行原来持有的准备金正好满足中央银行规定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条件下, 该银行应再提取准备金2000元, 并将剩余准备金8000元全部用于发放贷款。这样甲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就发生了如下表所示的变化。

甲银行的资产负债

单位:元

当甲银行贷出8000之后, 其取得贷款的客户必将这笔款项用于支付, 而收款人又将把这笔款项全部存入乙银行。乙银行既然已取得了存款, 并且在不留超额准备金的假设下, 它也必将根据中央银行规定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 提取准备金1600元, 然后, 将剩下的6400元又贷放出去。于是乙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就发生了如下变化:

乙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单位:元

同样, 乙银行提供的6400元贷款, 也将被贷款人用于支付给其他银行(如丙银行)的客户, 从而使丙银行也取得存款6400元。丙银行也同样按照中央银行规定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20%, 提取准备金1280, 并将余下的5120元用于贷放。这样, 丙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就发生了如下的变化:

丙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单位: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