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旅游与健康学院355建筑学基础之中国建筑史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抱鼓石
【答案】抱鼓石,又称石鼓、门鼓、圆鼓子、石镙鼓、石镜,因一个犹如抱鼓形态承托于石座之上而得名。抱鼓石属于门枕石,分为“螺蚌”和“如意”两种形态,一般在四合院大门底部,位于宅门入口,由两块形似圆鼓的石制构件组成。抱鼓石是中国宅门中非贵即富的门第符号,是最能标识屋主等级差别和身份地位的装饰品。抱鼓石是物化的礼制文化符号,它是一种内在世界通过装饰符号语言展示于外在世界的典型事例。
2. 中山陵
【答案】中山陵是孙中山先生的陵墓,建于1926~1929年,位于今南京市东郊紫金山南麓,东毗灵谷寺,西邻明孝陵,整个建筑群依山势而建,由南往北沿中轴线逐渐升高,主要建筑物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中山陵各个建筑在型体组合、色彩运用、材料表现和细部处理上均取得极好的效果,色调和谐统一增强着庄严的气氛,含意深刻,气势宏伟,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第一陵”。
3. 大木大式
【答案】“大木大式”是清式大木做法的两种类型之一,另一种是“大木小式”,可简单认为有斗拱和无斗拱建筑的不同处理,其中有斗拱建筑称为大式建筑(殿式建筑),无斗拱建筑称为小式建筑。
4. 和玺彩画
【答案】和玺彩画是清代彩画作中最高级的一种,仅用于宫殿、坛庙的主殿、堂、门。在箍头处用有坐龙的盒子,藻头用齿形衍眼及降龙,枋心用行龙。主要线条及龙、宝珠等用沥粉贴金,主要以蓝、绿底色相间形成对比并衬托金色图案。
二、简答题
5. 中国古代建筑装饰内容。
【答案】中国古代建筑装饰内容可根据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类:
(1)做法
从做法上分,有各类木作、砖石作、瓦作以及油漆、彩画等。
(2)装饰用料与工艺
从装饰用料及工艺分,主要可以归纳为三大类:金饰、彩饰与雕饰。
(3)形态和内容
从形态及表现的内容看,主要有以下几种:几何图案;树木花卉;禽鸟走兽动物图案;山水风景;人物神仙;故事戏曲;博古杂宝;其他题材。
6. 绘图分析明清北京城的城市规划布局。
【答案】
图1 明朝北京布局图
图2 清乾隆年间北京城平面
1-亲王府;2-佛寺;3-道观;4-清真寺;5-天主教堂;6-仓库;7-衙署;8-历代帝王庙;9-满洲堂子;10-官手工业局及作坊;11-贡院;12-八旗营房;13-文庙、学校;14-皇史宸;15-马圈;16-牛圈;17-驯象所;18-义地、养育堂
(1)平面轮廓
明代北京是利用元大都原有城市改建的。明朝将大都北面约5里宽较荒凉的地带放弃,缩小城框。明成祖建都时,在皇城前建立五府六部等政权机构的衙署,又将城墙向南移了1里余。嘉靖三十二年加筑外城,只把城南天坛、先农坛及稠密的居民区包围起来,西、北、东三面的外城没有继续修筑。北京的城墙平面形成凸字形。清朝北京城的规模没有再扩充,城的平面轮廓也不再改变,主要是营建苑囿和修建宫殿。
(2)布局
①城门
明北京外城东西7950m ,南北3100m 。南面3座门,东西各1座门,北面共5座门,中央3门是内城的南门,东西两角门通城外。内城东西6650m ,南北5350m ,南面3座门,东、北、西各两座门。城门都有瓮城,建有城楼。内城的东南和西南两个城角并建有角楼。北京城的布局以皇城为中心。皇城平面成不规则的方形,位于全城南北中轴线上,四向开门,南面的正门是承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