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女性,30岁,因咳嗽、咯血、持续性高热等2周住院。入院后查体:T:39.1℃,P:108次/分,R:21次/分,BP:130/80mmHg,两肺可闻及湿性啰音;实验室检查WBC:3.6×10<sup>9</sup>/L,RBC:3.0×10<sup>12</sup>/L,Hb:100g/L,BPC:103×10<sup>9</sup>/L;X线胸片示肺纹理增粗,两肺中、下野可见片状模糊的阴影入院1周后此患者的骨髓涂片示:骨髓增生明显活跃,有成堆的异形组织细胞。此患者可确诊为() A.反应性组织细胞增多症。 恶性组织细胞病。 多发性骨髓瘤。 噬血细胞性组织细胞增多症。 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
下列哪项不是消渴病的病机() 肝气郁结。 胃热。 肾虚。 津气两伤。 肺胃热盛。
白虎加人参汤证中的舌燥病机是() 水热互结,热盛伤阴。 下焦阳虚,不能气化水液。 湿阻中焦,津不上承。 饮停于胃,津不上承。 肺胃热盛,津气两伤。
配制抗坏血酸注射液:在配制容器中,加配制量80%的注射用水,通二氧化碳饱和,加维生素C溶解后,分次缓缓加入碳酸氢钠,搅拌使完全溶解,加入预先配制好的依地酸二钠溶液和亚硫酸氢钠溶液,调节药液PH6.0~6.2,添加以C02饱和的注射用水至足量,滤过,灭菌。下面关于注射液调节PH值的目的,哪一条是错误的() A.增加药物的稳定性。 增加药物的溶解度。 减少刺激性。 避免引起酸碱中毒。 增加药物吸收速度,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栝蒌瞿麦丸证的病机为() 肾阳不足,水气内停。 膀胱气化不行。 肺热伤津。 肾阳不足,下寒上燥。 水饮停胃。
配制抗坏血酸注射液:在配制容器中,加配制量80%的注射用水,通二氧化碳饱和,加维生素C溶解后,分次缓缓加入碳酸氢钠,搅拌使完全溶解,加入预先配制好的依地酸二钠溶液和亚硫酸氢钠溶液,调节药液PH6.0~6.2,添加以C02饱和的注射用水至足量,滤过,灭菌。对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稳定性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哪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