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第一单元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单选] 维持组织液生成量与回流量平衡的机制是()

A . 改变毛细血管前后阻力比
B . 多余的生成部分经毛细淋巴管回流
C . 毛细血管通透性发生改变
D . 主要受局部代谢产物的调节
E . 毛细血管交替性开放和关闭

无火回送要做好哪些工作,注意事项? 例举历代画论中关于“变法”的论述。 抗原抗体结合力包括() 静电引力。 范德华引力。 氢键结合力。 疏水作用力。 共价键结合力。 在转速设定精密调压阀中,扳动车钟手柄,使上滑阀下移3mm,则可调弹簧的变化为()。 被压缩大于3mm。 被压缩3mm。 伸长大于3mm。 伸长3mm。 患者男,25岁。烧伤后2小时入院,Ⅲ度烧伤面积共约40%,体重约60kg。第一个24小时,应输入的液体总量约为() 2400ml。 3600ml。 4600ml。 5600ml。 6500ml。 维持组织液生成量与回流量平衡的机制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凡是能影响有效滤过压和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因素,都可影响组织液的生成和回流。①毛细血管血压:毛细血管血压升高时,组织液生成增多。例如,微动脉扩张时,进入毛细血管内的血量增多,毛细血管血压升高,组织液生成增多,在炎症局部就可出现这种情况而产生局部水肿。右心衰竭时,静脉回流受阻,毛细血管血压升高,引起组织水肿。②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可使有效滤过压升高,组织液生成增多而引起组织水肿。例如,某些肾脏疾病时,由于大量血浆蛋白随尿排出体外或蛋白质性营养不良以及肝脏疾病导致蛋白质合成减少,均可使血浆蛋白浓度降低,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有效滤过压增加,使组织液生成增多,出现水肿。③淋巴液回流:由于一部分组织液经淋巴管回流入血,如果回流受阻,在受阻部位以前的组织间隙中,则有组织液潴留而引起水肿,在丝虫病或肿瘤压迫时可出现这种情况。④毛细血管通透性:正常毛细血管壁不能滤过血浆蛋白,而在通透性增高时则可滤出。在烧伤、过敏反应时,由于局部组胺等物质大量释放,血管壁通透性增高,致使部分血浆蛋白滤出血管,使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升高,有效滤过压升高,组织液生成增多,回流减少,引起水肿。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