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713药学综合二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基本氨基酸。

【答案】组成蛋白质的常见氨基酸有20种,又称组成蛋白质的基本氨基酸,除R 为氢原子(即甘氨酸)外都是L-氨基酸。

2. A 位点(aminoacylsite ,acceptor site)和 P 位点(peptidyl site)。

【答案】A 位点即氨酰基位点,是新掺入的氨酰

是延伸中的肽酰

3. 酶原的激活。 的结合位点。 的结合位点;P 位点即肽酰基位点,【答案】有些酶在细胞内合成和初分泌时,并不表现有催化活性,这种无活性的酶的前身物称为酶原。酶原的激活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受某种因素的作用,酶原分子的部分肽键被水解,使分子结构发生改变,形成酶的活性中心,无活性的酶原转化成有活性的酶的过程。

4. 第二信使。

【答案】第二信使是指细胞外第一信使与其特异受体结合后,通过信息跨膜传递机制激活的受体,刺激膜内特定 的效应酶或离子道,而在胞浆内产生的信使物质。这种胞内信息分子起到将胞外信息传导、放大、变为细胞内信息的作用,包括环磷酸腺苷(cAMP )、环磷酸鸟苷(cGMP )、三磷酸肌醇(IP3)、二酰基甘油(DG )等。

5. 限制酶图谱

【答案】限制酶图谱是指同一DNA 用不同的限制酶进行切割,从而获得各种限制酶的切割位点,由此建立的位点图谱,有助于对DNA 的结构进行分析。

6. 核小体(nucleosome )。

【答案】核小体是用于包装染色质的结构单位,是由DNA 链缠绕一个组蛋白核构成的。

7. 核苷酸的从头合成途径。

【答案】核苷酸的从头合成途径是指利用氨基酸、磷酸戊糖等简单的化合物合成核苷酸的途径。

8. 葡萄糖-丙氨酸循环。

【答案】葡萄糖-丙氨酸循环是一种氨的转运过程。在肌肉中,由酵解产生的丙酮酸在转氨酶的作用下,接受其他氨基酸的氨基形成丙氨酸,丙氨酸是中性无毒物质,通过血液到达肝脏,在

谷丙转氨酶的作用下,将氮基移交or 酮戊二酸生成丙酮酸和谷氨酸。谷氨酸在谷氨酸脱氢酶的作用下脱去氨基,氮进入尿素合成途径,丙酮酸在肝细胞中异生为葡萄糖再运回至肌肉氧化供能。

二、填空题

9. 合成代谢一般是_____能量的,分解代谢一般是_____能量的。

【答案】消耗,释放

10.动脉粥样硬化可能与_____代谢紊乱有密切关系。

【答案】胆固醇

11.核糖体上有A 和P 两个位点,A 位点是_____结合位点,P 位点是_____。

【答案】氨酰

跟30S 颗粒上的

位置叫做肽基位置肽酰

-结合位点 附着的位置,一个位置叫做氨基酰附位置

结合的地方。在“A”位置上,的反密码子可以分所带的氨基酸可以在50S 颗粒上进行肽键形成。另一【解析】完整的核糖体有两个

供“A”),是进入的密码子对合,而这位置非常靠近“A”位置,或者两者紧密相接。进入的子在它所带的氨基酸形成肽键后,就从A 位置移到P 位置。

12.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是生成_____。 【答案】5-磷酸核糖

13.Dickerson 通过对脱氧核糖核苷酸十二聚体X 射线衍射实验得出碱基对_____面,并称此现象为_____扭曲。

【答案】不在同一平;螺旋桨状

14.影响核酸的主要因素除GC 含量外,还有_____和_____。

【答案】离子强度;

15.PRPP 是_____的缩写,它是从_____转变来得。 【答案】

16. 末端的序列为_____,用来接受活化的氨基酸。

【答案】CCA

17.人类嘌呤化合物分解代谢的最终产物是_____,痛风病人尿酸含量升高,可用_____阻断尿酸的生成进行治疗。

【答案】尿酸;别嘌呤醇

18.G 蛋白通过_____锚定在细胞膜的内侧,而Ras 蛋白则通过_____锚定在细胞膜上。

【答案】异戊二烯;脂酰基

三、单选题

19.膜蛋白的功能不包括( )。

A. 作为信号受体

B. 作为离子通道

C. 作为酶

D. 储藏能量

【答案】D

20.细胞色素氧化酶分子中含有金属离子( )。

【答案】B

【解析】细胞色素类是含铁的电子传递体,铁原子处于卟啉的结构中心,构成血红素,由血红素与构成了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活性中心。

21.遗传密码的非重叠性可被下列哪一个事实证实( )。

A. 多聚指导合成多聚

B. —个碱基的突变只改变生产蛋白质中的一个氨基酸

C. 大多数氨基酸由一个以上的三联体所编码

D. 三核苷酸促进

E. 发现了好几种终止三联体

【答案】B

22.人体活动主要的直接供能物质是( )。

A. 葡萄糖

B. 脂肪酸

C. 磷酸肌酸

D.

E.

【答案】E

【解析】人体直接供能物质是主要来源于葡萄糖,最多贮存能量来源是脂肪。

23.未消化的氨基酸通过肠道细菌作用产生的物质有( )

A. 胺类

与核糖体的结合